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1月15日晚间,当巴勒斯坦民众得知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的消息后,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街头瞬间被人群填满。210万民众仿佛从漫长的噩梦中惊醒,迫不及待地涌上街头,用欢呼和泪水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他们眼中闪烁着希望,似乎在这一刻,战争的阴霾即将彻底消散。然而,这看似圆满的结局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复杂的因素,一场持续467天的激战,真的能如此轻易地画上句号吗?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23年10月底,哈马斯越过以色列的围墙,发起了“阿克萨洪水”行动,就此拉开了这场漫长战争的序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以军和哈马斯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双方的炮火无情地摧毁着这片土地。据统计,在这场长达467天的激战中,打“红眼”的双方在军事行动里造成了大量附带损伤。光是在加沙地带,死亡的巴勒斯坦人就已超过了4.67万人,其中包括近1.75万名无辜儿童,甚至有刚刚出生几个小时就被以军炸死的婴儿。曾经充满生机的加沙,如今已化为一片废墟,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加沙地带(资料图)
战争的残酷不仅体现在人员伤亡上,还对双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色列在国际上逐渐成为众矢之的,尽管其防空系统在战争中的表现吸引了外国买家,军售创下历史新高,但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依然不可忽视。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9日报道,在过去一年里,以色列的防空技术——如“铁穹”系统、“箭”导弹防御系统和坦克防御系统,因其在战争中的实战表现,吸引了不少外国客户。斯洛伐克国防部上个月签署了一项价值5.6亿欧元的协议,采购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巴拉克MX”防空系统。该国国防部在声明中表示,以色列在防空领域的丰富经验毋庸置疑,且该系统价格“优惠”。以色列国防部称,该国最大的三家防务企业——埃尔比特系统公司、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有限公司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占据了该国防务出口的约70%,这些公司去年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额有望刷新纪录。2024年前三季度,这三家公司的积压订单总额就已达到630亿美元,比2023年全年总量增长逾25%。然而,军售的增长并不能掩盖以色列在战争中面临的困境。在国内,战争导致大量资源被投入军事领域,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也在逐渐增加。
以色列国防部(资料图)
对于哈马斯来说,这场战争同样是一场艰难的考验。尽管他们顽强抵抗,但在以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加沙地带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然而,哈马斯并没有被打倒,他们在巴勒斯坦民众的支持下,坚守着自己的立场,为了巴勒斯坦的独立和自由,与以色列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国际社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一直是以色列的重要盟友,但在此次冲突中,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即将归位的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在促成以哈和解的议题上立下了汗马功劳。1月10日,特朗普的以哈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抵达以色列,与以色列高层进行会晤,传达了特朗普希望在1月20日总统就职仪式之前看到以哈问题解决的态度,要求以色列和哈马斯都要展现出“灵活性”。随后,本轮以哈冲突的谈判进入了快车道,以色列情报部门、军方以及政府组成的联合谈判小组前往加沙地区,与哈马斯官员进行当面会谈。特朗普的施压,成为推动双方和谈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以色列的网友们却对这次和谈非常不满意,在互联网上痛骂特朗普是“叛徒”,甚至制作了带有阿拉伯服饰和哈马斯绿色头巾的特朗普表情包,以表达他们的不满。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除了美国,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对巴以冲突表示了关注和担忧。土耳其、阿联酋、约旦及联合国等方面,均对停火协议的达成表示欢迎。中国也一直呼吁巴以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秉持着公正、公平的原则,为推动巴以和平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国际社会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以色列和哈马斯坐到了谈判桌前,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途径。
经过艰难的谈判,当地时间1月15日,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宣布,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已与以色列就加沙地带停火达成协议。该协议将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1月19日开始,为期42天。在这一阶段,哈马斯与以色列将交换囚犯,以军将从加沙地区的中心地带撤军,并逐渐撤出驻扎在费城走廊(加沙与埃及边境)的以军士兵。哈马斯将释放33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这些人是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音乐节当天从以色列境内掠走的。而以色列则释放抓捕的约1000名巴勒斯坦人。这一交换比例看似以色列吃亏,但从加沙地带的巨大伤亡来看,以色列的行为并不能得到巴勒斯坦人民的谅解。仇恨的种子早已在巴勒斯坦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即便停火,也难以轻易消除。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资料图)
巴以停火的第二阶段,是巴以双方继续展开谈判,达成永久停战协议,以色列从加沙地点全面撤军。然而,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一直有着霸占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战略目标,其认为的本国国土疆域要比现在大4倍左右,除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外,还包含西奈半岛东北部、约旦西部、叙利亚西部甚至伊拉克的一部分。在去年末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倒台后,以色列立即出兵控制了叙利亚国土上的整个戈兰高地,宣称这块土地将永远属于以色列。以色列之前也曾占领过埃及的西奈半岛,后在美苏大国压力下被迫归还。如今,以色列实际控制了91%以上的巴勒斯坦地区,其领土野心并不会因为此次停火协议而永远放弃,所谓的永久停火协议,或许只是以色列的缓兵之计。
第三阶段的停火协议内容,是巴以双方互换亡者遗体,加沙人民从各地返回加沙地带,开始重建家园。埃及、卡塔尔、美国将作为该停火协议的担保国,保障这三个阶段从1月19日开始得到充分执行。然而,就在协议签署的15日当晚,以军再次袭击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方面称共造成28人死亡、多人受伤。这无疑给停火协议的执行蒙上了一层阴影,让人对以色列的诚意产生怀疑。
回顾这场持续467天的巴以冲突,它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战争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即便以色列在军事上拥有优势,但在国际舆论和道义上却处于劣势。而巴勒斯坦人民,虽然顽强抵抗,但付出了惨重的生命和家园的代价。停火协议的达成,虽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永久停火协议能否顺利达成,以色列是否会真正从加沙全面撤军,加沙人民能否顺利重建家园,这些问题都悬而未决。国际社会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巴以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实现中东地区的长期和平与稳定。毕竟,和平才是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最珍贵的东西,只有和平,才能让210万加沙民众真正迎来美好的未来,让中东地区摆脱战争的阴霾,走向繁荣与发展。
以色列不亡,战争永远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