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不喜欢老教师上课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大的原因
你的关注就是最好的喜欢七年级历史老师的脚受伤了,请假一个月,为了同学们学业不中断,学校指派做管理的临近退休的老李顶岗教学。老李五十多岁,年轻时候常年教学一线带学生,是老班主任,也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从教研组长干起,年级长、中层干部样样都做过,按说顶岗上课是老本行了,不会有什么大的意外出现,但是在随后的学生评教中被孩子们“委婉否定”了,也就是说老李的顶岗工作“翻车”了。事情是这样的。在接到顶岗教学任务后,老李踌躇满志,跃跃欲试,誓要在退休前再“灿烂”一下。首先认真备课,历史学科是本专业,专业知识没得说,信心满满。看课标要求,读教材内容,研究教法和学法,预设问题,生成知识点,最后归纳总结,强化记忆,当堂解决课堂任务,预留作业巩固复习。一套备课流程下来,轻车熟路,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代的激情岁月里。怀着满满的自信,老李“雄赳赳气昂昂”奔向了课堂。看着求知惹渴的孩子们,老李马上就进入了角色,开始了绘声绘色滔滔不绝的知识讲解中,学生们面对新老师讲课也很新奇,听得很认真很投入,少有人小动作,老李对学生很满意,对自己也很满意。讲着讲着,下课铃响了,但是课程任务还有个“尾巴”,老李没有在意,又讲了5分钟才结束。这个时候,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早已人声鼎沸,教室内的学生也是东摇西摆“蠢蠢欲动”不断向外张望。老李见此匆忙结束教学任务,宣布下课,只见学生们一下子“瘫”下来,大声叫嚷“好累啊”,老李也捶捶老腰,收拾好教科书和教案,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就奔向了下一个授课班级的教室,如此这样重复着教学工作。随后的作业和辅导课,虽然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的解决了。老李对待工作还是积极努力,丝毫不敢任何松懈,唯恐落下学生们的成绩。总的来说,一个月的顶岗工作,老李是辛苦而欣慰,劳累而快乐的。但是,不久后在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活动”中,老李评分仅仅获得了85分,属于“良好”等级。老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后来查询,在学生评教中,老教师的评分普遍不高,85分还是比较高的分值,有低的是60分,估计是“照顾面子分”。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待见”老教师了,倒是对那些年轻漂亮有活力而且能说会跳整天嘻嘻哈哈的“小年轻”围着团团转呢?经过深入的调研和查摆,发现学生不满意老教师的地方有:1.课堂照本宣科满堂灌,知识情景联系少,没有现实作参照对比,老教师讲的多,学生参与少,课堂缺乏分享,学生没有课堂主动性,再加上老教师的既定教学模式缺乏灵活,从而让学生失去了课堂参与兴趣。2.老教师课堂说教多,使用老一套古板模式方法,没有真正说到学生内心深处,不能引起学生认知共鸣,少了信任感,不能真正理解学生思想。新的教学手段又少,多媒体运用不够熟练,就不能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从而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3.老教师与学生们的年龄相差悬殊,隔代思想“不在线”。老教师属于爷爷奶奶辈,学生们对老教师课下称为“那个老头子、那个老婆子”,虽没有不尊重的意思,但戏谑的称谓减少了师生信任度,“不能亲其师”,“焉能信其道”?4.面对问题课堂、问题学生,宽容不足,严格有余。老教师因为延续即有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恨铁不成钢”思路导致对待学生过于严格,师生双方不能在新的社会认知上获得融洽和谐,使学生“压而不服”,以致产生矛盾,有时候甚至引起了家校矛盾,导致“晚节不保”。5.老教师年龄过大,虽有经验,但身体机能不适应紧张的教学进度,不能更好的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的锲合度、亲和度、和睦度都需要进一步加强,面对学生不尊重的行为时又放不下身段,心神不够坚定,于是工作中就难免出现不到位的尴尬现象。与医生相比,教师不是养老的职业,不是越老越吃香。时代在演变,社会在进化,教育生态也在重新架构,无论老教师或是年轻教师都要有新的正确的认识,要时刻跟随时代积极改变。因为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给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