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个六年级小学生发视频吐槽他的小学生涯中“最难受的三个问题”,并表示自己反映问题是为了学弟学妹,也是为了对得起佩戴的红领巾。这三个问题分别是“老师拖堂”、“升旗仪式上讲话冗长”、“学校图书馆不被开放”。1.老师拖堂:课间总共 10 分钟,很多老师会拖堂几分钟,再加上学校提前 3 分钟打预备铃,导致学生几乎没有完整的课间,上厕所的时间都很紧张。课间不允许下楼运动,只许在楼道活动。2.升旗仪式讲话冗长:每次升旗仪式本身用时不长,但领导讲话却要四五十分钟。领导们是在太阳光背阴里讲话而学生则站在操场上晒着太阳,学生被晒得头晕脑胀根本听不进去,并且不止一次出现因讲话时间过长导致体质弱的同学或呕吐或体力不支晕倒的现象。3.学校图书馆不开放:图书馆墙上虽然写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他的小学六年以来,他和同学们从未被允许进入图书馆。因为学校不让学生进入,他也不知道原因。看了这段视频,确实感到汗颜。因为,他反映的问题很真实,更现实,现在大多数学校几乎都存在着一或是二个问题,甚至三个问题全中的。一个孩子具有这么敏锐的观察力,又有这么逻辑严谨的总结,还有如此的胆量和魄力表达出来,真的很难得,只能说后生可畏啊!回到问题的症结,剖析“怪现象”出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1.老师拖堂是学校普遍的现象,大多数老师都干过这事。表面看是老师所谓的“认真负责”,其实是老师备课精准度不够、课堂时间分配能力和把控度不够、课堂知识生成没有完成任务,还有就是“满堂灌”后不相信学生导致。你发现没有,凡是拖堂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好,啰里啰嗦,非要 一句话掰开说上十句才罢休,有强迫症的感觉,这些都说明了这个老师的专业不自信的表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老师在备课阶段不但要吃透教材,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预设课堂问题,逐步由浅入深的生成课堂知识。如果一课时解决不了问题就再来一节课,千万不能不分“坷垃粪草”的往前推进,不然就会拖堂或是勉强讲完课而遗留下知识的生疏点,再补课就很难补过来,不但得不偿失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2.升国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必须的,但是领导拿着话筒当成个人的专场则是不称职的管理者,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影响学生爱国主义认识而怀疑爱国主义教育则是人性之大恶了。这种现象其实是教育行政化的恶果,有的校长就没有经历过一线教学教育的锻炼和打磨,不熟悉教育教学岗位的流程,一心扑倒在利益和官位上,难免就“外行领导内行”了,结果自己狂妄自大心眼朝天,导致师生民愤极大,被大家“口吐芬芳”也就在所难免了。3.图书馆不开放,也是眼下大多数学校的普遍现象固定动作。一方面是缺乏专职人员,老师们因授课任务繁重而不愿做校内兼职,就没法开展借阅活动,至于语文老师要求的课外经典读写就只能拜托家长购书家中阅读了,这也是语文老师最后的倔强。另一方面,图书馆的书籍大都是上级机关配备,要入学校固定资产,还要接受上级行政机关的检查和督导,不论场地和图数量都是有要求的,如果图书缺角少页、场地破败肮脏,那就是损毁学校声誉的事情了。所以宁可借阅记录造假也不愿意学生进去搞得一塌糊涂。说白了,还是学校的管理不到位,还是学校领导不愿下气力去做这些利“生”利“师”的事情罢了。另外,除了以上所反映的“最难受的三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些问题也不容回避。比如大多数学校的配餐问题、教辅购买问题、乱收费问题等等。配餐问题主要表现在食材不新鲜以次充好、分量不够价格偏高、食品卫生和就餐环境等问题上,因为大多数学校食堂或配餐实行外包还牵涉资质和利益分配问题,都是家长和社会所关心的。教辅购买问题和乱收费问题不但增加了家庭开支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又牵扯到家校矛盾和社会舆论问题,所以这些都在考验着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领导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所以,教育的小问题其实并不小,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如果不重视起来,势必就会出现不稳定因素。所以在这里真诚呼吁:希望各级教育机关和基层学校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