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是中国古代延续下来的一则俗语,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好的事情不容易被传播,而坏的事情却往往能够迅速地在很大范围内传开。事件一:胖东来起诉和拟起诉事件4月5日晚,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发布《胖东来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五)》,以下称为《公示(五)》。在第一部分的“正在进行诉讼案件”中序号第一位的是起诉“两个小段”。2月4日,网红“两个小段”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称,在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掉色,有品质问题,造成过敏、接触性皮炎并在进行投诉后,感到胖东来善后处理不尊重她。胖东来认为此人借助其自媒体账号粉丝量大量转发,引发名誉与信任危机,严重损害品牌形象。此次胖东来以名誉权纠纷为由起诉段某,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元。网红“两个小段”坐拥几十万粉丝,在不经核实的情况下,随意发视频“背书”胖东来,并且利用粉丝力量施压,严重侵害了胖东来声誉和利益,这给人们一个警醒,“身正不怕影子歪”,不论何时何地,人都不能太张狂,不能自己有了所谓的影响力就恣意妄为,看看胖东来的53页报告,就知道做了亏心事,报应那是来的多么的快,打脸是多么的“啪啪啪”。人要谦虚谨慎低调放下才能平平安安。第二部分的“拟起诉案件”中序号第二的拟起诉宋清辉。微博名为“宋清辉”账号在“胖东来基层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的微博超话中评论“胖东来是一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能变着花样靠流量活着”的言论,胖东来称上述言论涉嫌对胖东来公司品牌形象进行贬损,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据传,宋清辉曾为法治周末、证券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自称著名经济学家,网友评价他就是个网红,靠流量生活的人。宋清辉于4月6日发文回应称“死磕到底”,理由是“自己行使的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的权利”“我微博上言简意赅的几句话,指出的是一种企业流量乱象……完全不存在任何贬损名誉的行为”。宋确实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如果能从经济学的底层逻辑证明胖东来的虚张声势和无能与华而不实的话,大家或许会佩服,但用讽刺和横加指责几近侮辱的言语去评论一个未加调研就信口雌黄的企业,任谁都不能容忍啊,为了蹭胖东来流量,也像前面的“两个小段”一样利用自己的粉丝量达到影响社会认知的言论,那么就不能怪胖东来起诉你了。据说,宋清辉还以此手法评论过华为和孟晚舟,要人们“不买华为产品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孟晚舟被羁押事件是个营销文案”,评论过比亚迪“是下一个恒大”。他的评论犹如美国对中国的评论一样“精彩”。大家始终认为,不论评论什么,如果一切以使坏为目的的言行终将会受到必然的惩罚!事件二:小米SU7事件小米新能源汽车SU7因交通事故爆燃而在网络上传播的沸沸扬扬,大有全体网民赤膊对阵之势。支持者慷慨激昂的声明小米无责,SU7是因为驾驶不当碰撞而起火燃烧,虽有三个无辜生命遇难,但不是小米的错,是多方面的综合原因导致。这部分群体大部分都是小米雷军的“真粉丝”,全力维护小米来之不易的正面形象和小米汽车制造中的艰辛付出。反对方,站在道德制高点,以人死为大义愤填膺的指责小米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过硬,在产品宣传方面夸大其词有误导消费者嫌疑,要求小米雷军给以说法,至于什么说法,没有明确表达,大概是不是要赔钱?可能。这里面也不排除有竞争对手在混淆视听带节奏误导网民的江湖人。第三方参与群体是事件的旁观的清醒者,他们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冷静分析,驾驶人的驾驶问题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指出小米汽车在宣传智驾方面有夸张和超越技术运用不实的嫌疑,结果误导了消费者,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导致了这起悲剧事故。但也申明在交警部门没有完成调查工作之前,在没有官方正式公告之前,大家不要先入为主盲目下结论。这两个事件都是当下最热门的新闻,或许我们正在见证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