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年,全球电信行业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裁员潮。
全球电信巨头掀起“裁员潮”从欧洲到美洲,再到亚洲,各大电信巨头纷纷宣布大规模裁员计划。
去年底,韩国电信(KT)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重组,计划向最多6000名员工提出买断式裁员或部门调动的方案,平均每人最高可获得4.3亿韩元(约合223万元人民币)的补偿。

2023年5月,电信巨头沃达丰宣布三年裁减1.1万人,相当于每2.4小时消失1个岗位;
英国电信计划在2030年年底前裁减掉5.5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削减现有员工的三分之一以上;
2024年2月,加拿大贝尔宣布将裁员4800人,以应对竞争、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为了“降本增效”,全球各地的电信巨头纷纷开启 “瘦身” 模式。

先说那些国外巨头为啥要裁员。第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控制成本。电信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市场份额就这么大,大家都争得头破血流。
为了在这场 “战争” 中活下去,企业只能想尽办法削减开支,裁员就成了最直接的手段。比如说澳洲电讯,裁员之后每年能节省 2.33 亿美元的成本,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三大运营商是个“例外”再把目光拉回国内。三大运营商居然有点 “与众不同”。在全球电信裁员的大浪潮里,移动、电信、联通的情况似乎要好一些。

2023年三大运营商在职员工总数为97.3万人,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0.8%。
尽管如此,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了24.2%,市场销售类人员数量则同比下降了6.3%。这表明,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运营商的人才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研发人员逐渐成为主力。
现在科技发展太快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不断涌现,很多以前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现在机器就能轻松搞定。

英国电信CEO Philip Jansen曾表示,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效率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自动化数字化将使该公司减少约1万个职位。
尽管国内运营商整体表现稳健,但局内人的焦虑与彷徨却并未因此减少。随着市场的饱和、竞争的加剧以及不切实际的KPI考核指标,运营商员工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不少员工开始重新审视“这碗饭”的价值,甚至有人发出了“局外人想进,局内人想逃”的感慨。

其实,这种焦虑与彷徨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饭碗能够永远端稳。特别是在通信行业这个技术更新迭代极快的领域,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时代淘汰。
因此,对于运营商员工来说,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竞争力,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才是关键所在。
因此,为了应对当前的“危机”,三大运营商早早便开始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务赛道发力。它们利用自身基础网络资源的优势,加大研发投入,成功打造出了拉动营收增长的 “第二曲线”。

在这个裁员风潮肆虐的时代,国内运营商能够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实属不易。它们不仅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更为员工们提供了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保障。
对于愿意拥抱变化、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的人来说,无论是研发还是市场销售,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对于那些仍然固守传统观念的人来说,或许真的到了该“敬重”这碗饭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