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的和田玉假皮色!存疑料都有哪些特点?

尔天工乐物 2025-03-26 18:44:39

和田籽料最常见的造假就是皮色造假,很多看上去颇为靓丽的好皮,其实都是烤色做皮的结果。而这些存疑的假皮料,往往都有下面这些特点。

一、用力过猛!

籽料的皮色造假一般都以红皮为主,模仿对象则是艳丽夺目的玛丽艳老河道料,但却往往会过犹不及。

玛丽艳的红皮艳而不妖,仿籽做皮却是妖而不正。无论色调还是色度都有种药水泡制的感觉,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刺鼻的化学味道。

二、位置突兀!

和田籽料的皮色往往聚集在玉质疏松的部位,和原石的细密度紧密相连。存疑料却是随心所欲,猜都猜不到会出现在哪里。

虽然和田玉不讲究色根,但皮色的产生终究要有原因,像这样随机出现的真是莫名其妙。

三、缺乏变化!

和田籽料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皮色,就连同一块料子,不同位置皮色也会不同。可是假皮色就能做到整齐划一,想要一片就一片,想要一面就一面。

这种十分刻意的皮色,几乎不可能出现天然籽料上,如果出现就要提高警惕了。

四、过渡生硬!

老玩家看皮色总是强调过渡自然,意思是皮色有深浅变化,厚度也会随玉质而改变。假皮色因为是烤色染色,很难模仿自然的过渡感。

即使做到有深有浅、有薄有厚,却无法让中间地带出现自然的变化,更谈不上所谓的过渡了。

五、皮肉割裂!

和田籽料的皮色和玉肉本质上都是透闪石玉,只不过皮色被致色离子沁染,二者之间不会有特别分明的界限。

假皮色因为要用化学制剂烧灼表面,所以皮肉之间就会比较割裂。看到的皮色就像浮在玉肉上,与玉质本身没什么关系。

六、色素沉积!

这也是老玩家看皮色的一大技巧,因为假皮色要用染色剂浸泡,很容易在绺裂处或者喷砂毛孔中形成色素沉积。

虽然天然籽料也会有皮色集中在绺裂里,但却是包裹在缝隙内部,而不是夹在缝隙之间,好像某种污垢没有洗干净。

七、混沌一片!

和田籽料的皮色虽然有随机性,但却杂而不乱,看上去很有层次感。做皮料却是一片浑浊,缺乏天然皮色的基本美感。

尤其是一些滚籽染色的原石,怎么就能染出这样的皮色,但凡能多翻两面也不会这么糊啊。

八、伤痕累累!

染色做皮的原理是用酸碱腐蚀玉石表面,再用染色剂进行染色。烧的不够无法着色,烧的过了容易伤料,里面的程度要自己掌握。

但就算再小心也会留下瘢痕,所以很多染色的料子都是坑坑洼洼,就像开放的伤口一样触目惊心。

九、玉质离谱!

现在好的和田玉山料也不便宜,能用来大批量仿籽的肯定不是什么好玉,比如罗甸玉做的红皮白肉这两年就特别多。

这种料子玩家只要上手一看就知道不是籽料,连籽料都不是怎么会有皮色?恐怕也只能骗骗外行了。

十、不舒服、不自然、不顺眼!

为了讲解说明,这里展示的都是比较夸张的假皮,其实很多玩家看玉都是靠个人感觉。有些料子也说不上哪里不对,但就是看着不太舒服,不太顺眼。

皮色鉴别本身就是排除法,对这种不够开门的存疑料,最好还是敬而远之吧。

1 阅读:19

尔天工乐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