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藏友喜欢和田玉,却对玉种产地之类的东西一头雾水,想学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其实在入门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这十个为什么,对和田玉先有个大致的理解。

为什么籽料的价格比山料高?
所谓物以稀为贵,和田玉里数量最少的就是和田籽料,尤其是里面极少数精品籽,几公斤原生矿也很难产出一块。
而且和田籽料的玉质也更出色,细腻熟糯、柔和致密,加上卖点十足的皮色,市场竞争力明显更高。

为什么老玩家偏爱传统和田玉?
传统和田玉一般是指新疆地区出产的狭义和田玉,比如于田白玉、且末糖料、和田籽料等等,都是更符合传统审美的经典玉种。
从长期发展来看,传统和田玉也比新和田玉更有收藏价值,因为广义和田玉会不断调整,但传统和田玉却始终如一。

为什么籽料经常闪青闪灰?
一方面当然是矿物成分的影响,籽料的闪石含量较高,在阳起石的影响下,玉色就比较容易闪青。
另一方面则是老河道料的特性,自然环境的复杂度决定了和田籽料的复杂性,致色离子的侵入也会影响最终的玉色和白度。

为什么俄料和青海料会特别白?
山料普遍比籽料要白,这是原生矿的基本特性。俄料一般偏冷白色,却是一种有点不健康的“傻白”。
青海料的白玉偏水白色,看上去透光度也比较高,盘玩之后却很容易返灰,都没有和田籽料那种脂白柔和的高级感。

为什么俄碧是饰品级和田玉?
饰品级玉石不但要漂亮,而且不能有明显瑕疵。这种相对苛刻的要求,只有俄碧的老坑料才能达到。
老坑俄碧作为唯一的饰品级和田玉,玉色明艳亮气,没有白棉黑点也比较少,从欣赏的角度来看确实极具吸引力。

为什么有黄玉却没有红玉?
关于红玉是否存在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很大争议,准确来说应该是现行的和田玉国标中,还没有红玉这种玉色。
黄玉已经明确有黄口料和原生黄玉籽料,红玉却往往都只是红沁籽料,恐怕只有到国标加入红玉的那一天才能盖棺定论。

为什么重皮料和沁色料容易返碱?
重色料虽好,却要花不少心思,玉质疏松、老熟度不足的料子,很容易出现返碱起性。
况且沁料和皮色都是僵皮料的重灾区,如果再遇上会封蜡泡油的商家,给籽料做个“美容”处理,时间久了白皮僵棉就都出来了。

为什么光白籽会被低估?
光白籽本身是很不错的籽料,但不懂行的人很容易把它当成山料,这肯定会影响到它的市场认可度。
加上这几年籽料市场重皮不重玉的整体取向,很多玩家甚至宁愿牺牲玉质来换皮色,这种舍本逐末的方式实在是不太可取。

为什么和田玉鉴定的效力有限?
和田玉鉴定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常见的材质鉴定只看材质,无法确定产地、产状、玉种,对皮色成因也并不涉及。
价格昂贵的n1证书目前尚未成熟,不同鉴定机构执行标准不同,权威性严重不足,恐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规范。

为什么不能在线上买玉?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图片与实物的差距有多大,看看美颜相机的效果就知道了。
像和田玉这样的玉石文玩,当面交易都会吃药打眼,想隔空捡漏就更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