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1月《沁园春·雪》公开发表,顿时轰动山城,堪称一词定国

宝宝聊过去 2025-02-13 19:04:53

我们都知道1945年11月,毛主席《沁园春·雪》公开发表,顿时轰动山城,可以说是惊涛骇浪,卷起千堆雪,如此壮景在中华几千年的文学历史上尚无二例,堪称一词定国。美国著名作家罗斯特里尔评价毛主席说:“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

毛主席就是这个世界的传奇,他身上充满了无数神秘色彩。他的一首《沁园春·雪》,让各民主人士认为,只有他能取天下。

《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

这首词,后来经广泛传播,整个山城轰动了,连对手都不得不服,蒋介石精心谋划的主场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没过几天,就发电报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蒋介石可不是真的想和平,当时他的军队大部分都在大西南、大西北,他需要时间做战争部署。

毛主席接到电报后与同志们商量,大家意见基本就是不让毛主席冒险去重庆,对蒋介石的为人,大家伙可是太清楚了。蒋介石见毛主席没有要来的意思,又接连追发两封电报。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还是要去重庆走一趟,从整体利益来说,去比不去要好。一是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和平呢?为了天下百姓也该争取;二是避免将来蒋介石把战争的责任推给共产党,而且蒋介石料定共产党不敢去。

正好,毛主席打了蒋介石一个措手不及,此去重庆,生死难料,毛主席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工作交给了刘少奇同志和其他几位同志后,毛主席踏上了飞往重庆的飞机,毛主席还特别示意飞行员,在延安上空盘旋3圈,他要跟延安的百姓告别,延安的老百姓望着天空,挥泪依别。

1949年8月,毛泽东和老朋友柳亚子在一起。

飞机到达重庆后,各民主党派人士都来机场迎接毛主席,其中就有毛主席的老朋友柳亚子,他对毛主席的诗文特别喜爱,后来的一次会面中,柳亚子请毛主席写一首诗词,毛主席把1936年写的一首《沁园春·雪》送给柳亚子,收到毛主席的赠词后,柳亚子激动异常,看后认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作,认定天下非润之兄莫属。

《沁园春·雪》

后来,这篇词作公开发表在《新民报》晚刊上,该词一经发表,整个山城为之震动,进而轰动全国。据说蒋介石看到报纸后,又惊又气,把手下骂了个遍。让手下文豪组织全国文化精英,一定要写出压倒这首词的作品,还专门派人挑刺,说什么他有帝王思想?他想复古,想效仿唐宗宋祖称王称霸。赶紧组织一批人,批评他的帝王思想,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毛主席来重庆不是为了和谈,而是为称帝而来的。在国民党中宣部的推动下,一大批御用文人开始了对毛主席咏雪词的曲解,非议和误导,打着反对复古,反对封建的旗号,向毛词和进步文化机构展开攻势。一时之间,整个山城的文化人热闹异常。在当时国民党控制的数个报刊,刊登以唱贺为名,行歪曲之实的“沁园春雪”近30首,但却没有一首能盖过或与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相提并论,反而把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宣传得人尽皆知,连不识字的街边伙计也能吟上几句。蒋介石被气得快吐血,好好的重庆主人,却被毛主席给反客为主了。

对于《沁园春·雪》,毛主席1958能曾解释说:“雪,反对封建主义,批判2000年封建主义一个反对侧面;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但蒋介石不这样想,他认为毛主席就是想称帝,想取代他的地位。

写诗作词仅仅是毛主席的业余爱好,他老人家可是职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之后,毛主席一系列的大格局操作和战略眼光之深远,影响之大,直到今天我们也只能略知皮毛。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