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个地铁口,不知道咋的就被大家盯上了,好多人瞅着它的样子直犯嘀咕:“这玩意儿咋看咋像口棺材呢?”您还别说,这话题一下子就冲上了热搜,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咱今天就来说说这事儿。
事儿发生在杭州创景路地铁站的G出入口。这个出入口2022年9月就开通了,位置在余杭中央公园里头,属于杭州未来科技城CBD的核心区域。要说它的设计,确实和别的地铁口不太一样,是杭州地铁目前唯一一个异型出入口。远远看去,整个出入口呈“马鞍形”,顶部铺着蓝色的玻璃穹顶,官方说设计初衷是融入科技与现代元素,灵感来自星空和科幻,核心区域的图案设计还是“虫洞”的形象呢,想着通过艺术灯光塑造出不一样的空间氛围,而且周边都是规划的高端商务写字楼,所以设计上提取了现代写字楼的建筑语言,用玻璃幕墙和周边建筑融合。
想法是挺好的,可老百姓不买账啊。您看看网友们的评论,那叫一个热闹。有位网友直接甩出一句“野地里的一口大棺材”,底下立马有人跟着起哄,说这是“脱离公序良俗,脱离社会大众的审美”。还有人翻出广州地铁的例子,说人家之前有类似“红棺材”造型的,后来听取市民意见拆了重建,咋杭州这儿就不一样呢?更有人直接质疑:“科技、现代在哪里?只能看出一个巨大的棺材口吞噬地球生物。”这话虽然有点狠,但也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
还有网友特别幽默,说“专业评审论证:是官财!就是官财!!而且是超级科幻、超时空的官财!!!”,这话里话外的调侃味可太浓了。也有人觉得奇怪,这么明显的事儿,是怎么过审的呢?“不是都有效果图吗?查下是什么人设计的”,这话问出了不少人的疑惑。当然,也有觉得好笑的,“抱歉各位,我想笑,让我先笑会儿”,估计这位网友也是被这造型逗乐了。
还有些评论更直接,“让设计师把这个设计放在他自己家门口”“这又是那个领导许的愿?”,虽然话有点糙,但反映出大家对这种设计的不理解。有人觉得,设计不能脱离人民的审美和风俗,“不管怎样也不能越过风俗,可发一笑”,这话说得在理,毕竟建筑是给老百姓用的,首先得让大家看着舒服、顺心。
面对这么多议论,地铁集团的工作人员也回应了,说已经注意到网上的讨论,这个出入口作为特色车站的标志性出入口,设计经过专业评审论证,初衷确实是想融入科技与现代元素,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评估是否调整。但网友们可不买账,觉得这回应有点“官样”,没真正说到大家的心坎里。
咱作为旁观者,看着这事儿也挺有感触。其实现在很多公共设施的设计,都想着搞点特色,弄点创新,这本来是好事。可创新也得考虑老百姓的接受度啊。您说这“虫洞”“星空”的概念挺好,但老百姓看着像棺材,这就有点尴尬了。设计是很专业的事儿,但专业也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大众的审美。您把概念说得再高大上,老百姓不买账,那这设计就算不上成功。
再说了,网友们的评论虽然有的刺耳,但都是真实的声音。以前广州有类似的情况,人家能听取意见改了,咱杭州为啥不能参考参考呢?设计初衷是好的,想融入科技现代元素,想和周边建筑融合,这些都没错,但也得听听老百姓的想法。毕竟,城市的建设是为了老百姓,让老百姓觉得舒服、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相关部门能真正把网友的意见听进去,好好评估评估,看看这设计是不是真的合适。要是真有问题,调整调整也没啥,老百姓只会觉得这是办实事儿。怕就怕听不进意见,非得坚持所谓的“专业”,最后让好好的“特色”变成了大家吐槽的“槽点”。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