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贺氏,名天健,字健叟,别署阿难,江苏无锡人也。生于清光绪十七年,逝于一九七七年,乃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其山水画气势磅礴,雄健挺拔,笔墨纵横,气象万千,堪称一代宗师。


贺天健自幼酷爱丹青,早年便以实地写生领悟画理,其画风融古开今,独树一帜。他崇尚五代两宋山水画法度与精神,主张“师法五代两宋山水画法度与精神,为今日创作之路径”,故其画作既有“宋人格律”的严谨工整,又不失“元人笔意”的洒脱飘逸。其笔下山水,或工或写,或水墨淡彩,或青绿重彩,变化丰富,层次分明。他精通各家皴法,如斧劈皴、披麻皴等,运用自如,头头是道。更以草书法运宋元之技,笔走龙蛇,放纵不羁,将书法韵味完美融入山水画中,使画面更具动感与韵律。
在设色方面,贺天健独具匠心。他突破传统青绿山水的程式化,融入写生观察与光影变化,独创“螺青法”,以矿物颜料与水墨结合,使画面既富丽堂皇又清新雅致。如其代表作《锦绣河山》,采用“金碧格式”,大青绿加金色皴法,按阴阳勾框,在山石阳面受光处及树叶上加金色点勾和皴笔,整体色调和谐统一,完美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



贺天健的山水画构图恢弘,气象万千。他擅长经营大幅山水,多采用高远与深远结合的方式,画面气势磅礴而不失细节。如《北国风光》,全用唐人金碧晕染之法,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气势磅礴,雄浑壮丽。其《河清可俟图》亦是如此,以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布局展现山川的雄浑与灵动,体现了“咫尺千里”的空间感。
贺天健十分重视师法自然,遍历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提出“甄陶天机,融化物我”,需有吞吐天地之大气魄,不拘泥于“南北宋”之局限,博采众长,方能丰满自我。其作品既有实景的生动细节,又融入诗意化的意境营造,如《黄山云海》《江南春晓》等,既具写实性,又充满文人画的情韵。
新中国成立后,贺天健的创作融入社会主义建设题材,如《水库新貌》《红旗渠》等,以传统笔墨表现现代生活,展现了山水画的革新意识。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
贺天健的山水画,无论是寻丈大幅,还是尺幅小品,皆给人以生活气息浓厚、气势雄壮、境界开阔之感。他的画作,如江河奔腾,满载时代气息,令人叹为观止。其艺术成就与创作风格在中国画坛具有重要地位。




贺天健一生致力于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其作品深受世人喜爱。他以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