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总参作战部长降为省军区司令,再见到老首长说:官也不小哟!

史在没有弦 2024-08-27 02:03:2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1975年,王扶之将军结束了他作为第五任总参作战部长的职务,被调任山西省军区司令。这一职务变动引发了广泛讨论:总参作战部作为负责全军作战计划的关键部门,其部长通常享有正军级的待遇,而省军区司令也是正军级单位。那么,这一调动是否意味着降职呢?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王扶之生于1923年9月4日,他的家庭背景贫寒,在他五岁时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母亲去世,家庭陷入困境。父亲为了生计不得不远走他乡,在延安地区的一个地主家做长工,留下年幼的王扶之与祖父相依为命。

随着王扶之年龄增长,全家搬迁到了延安县(现在的延安市宝塔区)的蟠龙镇。在这里,年轻的王扶之开始为地主家放牛和为富农家做零工。这一时期尽管环境艰苦,但他的父亲还是设法让他进入私塾学习了三个月,学习《三字经》和《百家姓》。这段简短的学习经历为王扶之后来的生活奠定了文化基础。

1935年的一个夏日,一支红军部队进入了他的村庄,这支部队与以往遭遇的兵团截然不同——他们不仅没有掠夺村民,反而帮助村民扫院、挑水。王扶之被这些行为深深吸引,决心加入他们。尽管担心年龄太小不被接受,他谎报自己已经17岁,凭借着对未来的渴望和一脸的诚恳,他成功加入了红26军42师的少共青年营。

在注册时文书张先生误听他的名字为“福治”,灵感来自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厦倾危,国人扶之”。这句话触动了他的心灵,于是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扶之”,这个新名字不仅象征着他对国家的责任,也预示了他未来的军事生涯。

刚加入军队时,王扶之只能被配发简陋的梭镖,因为部队极度缺乏武器和弹药,他依然积极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如劳山战役和直罗镇战斗。在一次激烈的交火中,他凭借机智和胆识,从敌军手中夺取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把枪。

在1936年,王扶之凭借其短暂的三个月私塾教育,被认定为有一定文化基础,因此被分配到红十五军担任测绘兵。随着红军穿越黄河进入晋察冀地区,他被任命为115师344旅687团的测绘股长。继续在战场上展现出色的能力后,他又被调至新四军三师担任作战参谋。

王扶之因其体格强健和卓越的自行车驾驭技能著称,还因为他为视力不佳的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提供交通支持而闻名。黄克诚经常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使得有人戏称“王扶之的自行车后座上驮着三师指挥部”。在这期间王扶之还扮演敌军角色,深入敌占区进行情报工作和策反活动,成功避开了日军的搜查,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王扶之的部队被派往东北战场。在第二纵队服务期间,他担任了一个营的营长,并且还曾担任师作战科长。

1948年,因为北宁线上的四师一个团战斗表现不佳,王扶之被调任为五师十四团的团长,以期扭转不利局势。在他的领导下,该团的战斗表现显著提高,他们连续取得胜利,最终成功打进了山海关,并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再次证明了他的指挥才能和战术智慧。

在1950年10月,隶属于王扶之的39军成为首批被派往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众所周知,39军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与著名的38军齐名,在短短半年的作战中,39军连续夺取多个战役的首胜,包括率先攻占汉城等关键战略点。

1951年,在首批入朝的部队回国后,毛泽东主席特别接见了包括38军和39军在内的几位军长,其中对39军军长吴信泉和部队所取得的多个“第一”表示高度赞赏,认为39军充分展现了中国志愿军的勇气和力量。王扶之作为核心将领,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因而一路晋升。

1952年8月的一个凶险日子,王扶之正在临津江东侧的山区指挥所内策划作战。突然间,美军的重炮轰炸开始,直击他的指挥部。在一瞬间的巨响中,山洞坍塌,将王扶之及其官员埋葬。不久,他在瓦砾中失去了意识。

一段漫长的时间后,王扶之苏醒过来,只见四周一片漆黑,空气稀薄。他与另外两名生还的官员,被困在了残破的山洞中,四名同事不幸阵亡。尽管情况凶险,但王扶之意识到,他们必须尽快找到逃生的方法,否则很快就会因饥渴而死。

此时吴信泉军长得知消息后,急忙上报志愿军高层,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救出被困官员。尽管经过一天紧张的救援工作,希望渺茫,一名战士突然发现有苍蝇从洞口飞出。这一现象让吴信泉坚信洞内仍有生存空间,立即下令继续救援:“不论生死,都要见到他们。

38小时后,被困的三人终于在喝泥水的艰苦条件下被救出。这次生死经历不仅证明了王扶之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也展示了志愿军对战士生命的极大尊重和不放弃的决心。

在1953年,经历了朝鲜战场的激烈战斗后,王扶之所在的39军115师载誉归来。虽然他们胜利回国,但王扶之因在战场上受伤而被迫休养。炮火破坏的地道使他负伤不轻,治疗后被派往后方医院进行长时间的康复。

获得休养的机会,王扶之开始感受到多年来因战斗而被搁置的个人情感的重要性。他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日渐加深,心中充满了对未知家庭状况的忧虑和期待。在军事生涯中,王扶之一直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奔波,而现在心中的家国情怀让他决定单独踏上归乡之路。他内心既期待又害怕面对可能发生的变化。

回乡途中当王扶之沉浸在忧虑和回忆中时,一声亲切的“后生”唤回了他的思绪。一位牵着牛车的老农出现在路边,询问他的目的地。得知二人将前往同一村庄后,王扶之欣然接受了老人的搭载邀请。

车上两人用乡音交流,话题从天气聊到家乡的变迁。老人得知王扶之是军人后,一脸自豪地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的儿子也曾是红军一员,但自从出征后便音信全无。

王扶之被老人的话深深触动,他试探性地询问了老人儿子的名字。当老人透露出那个熟悉的名字“王扶之”时,情感的洪流几乎将他淹没。老人描述的少年和他的经历如此相似,直至他意识到,这位老人竟是他多年未见的父亲。

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王扶之终于向老人揭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一段长达十八年的分离,隔阂与误会在这一刻化为泡影。老人虽已年迈,但此刻的激动使他显得年轻许多。

重逢的情感让这次简短的探亲之旅变得意义非凡。随后,王扶之决定将父亲接到自己身边居住,两人从此不再分离,共同享受天伦之乐。这次意外的团聚不仅治愈了王扶之内心的创伤,也补偿了他多年为国服务而牺牲的家庭时光。

在1955年,随着解放军的不断扩充和提高,王扶之被选送至军事学院进修高级指挥课程,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完成学业后,他迅速上升,历任师长、军参谋长至副军长等关键职务,每一步都体现了他深厚的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

1964年,王扶之的军事才能和贡献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被晋升为少将军衔。他的军事生涯中,王扶之屡建奇功,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还多次被表彰为优秀指挥官。这些荣誉标志着他个人的成就,更是他为国家安全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证明。

在1970年,随着阎仲川的晋升为专职副总长,王扶之被委以重任,继任总参作战部部长的职位。此职务在军中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王扶之在这一职位上展示了卓越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为期五年的任期见证了多次关键决策和战略部署。

然而,1975年的调动将他从总参作战部长的职位转至山西省军区司令员,这一变动在当时被视为降职使用。虽然省军区是正军级单位,但与其先前担任的职务相比,显然在权力和影响力上有所不同。关于此次调动,王尚荣老首长提醒王扶之,当前形势复杂,对待工作的调动应保持正确的态度,一切问题最终都将得到明确和解决。

1976年,王扶之重返北京,与王尚荣老首长会面。在这次会晤中,王尚荣向他保证,关于他的所有问题都已得到澄清,并即将解决。面对这些保证,王扶之展现了坚强的心态和成熟的自我认知,他认为这次的调动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在山西担任军区司令,虽然职位看似有所下降,但他依然拥有重要的职责和责任,这对于一个从战场到军政各领域都经历过考验的军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如今王扶之年届百岁,他在1988年因病伤退役,此后便开始了长期的养老生活。在这段退休时光中,他经常回忆起战场上的经历,特别是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他不是怀念过去的荣耀和战功,而是深切记念那些与他共同奋斗过的战友们。

他在家中特设一角,放置了笔墨砚台,常常沉浸于书写那些战争年代共同战斗过的战友和上级的名字。这是他纪念亲近战友的方式,也是他传承和表达对过去岁月的敬重和怀念。这种独特的纪念方式,表达了他对战友深深的怀念与尊重,也映射出他深厚的军人情怀和对和平的珍视。

在和平的岁月中,我们应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并铭记那些历史的教训,坚守我们的信念和使命。王扶之将军的一生是对我们的一种鼓舞。他不惧风险,始终坚定地前行,他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献身精神,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楷模。

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展革命前辈精神的责任,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我们应将王扶之将军的精神作为动力,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还要积极影响他人,共同为国家的未来投入心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份子,为国家的长期繁荣稳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0 阅读:13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