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陈赓提交哈军工校名,周恩来看后摇头:保险起见,删去2个字

史在没有弦 2024-08-29 02:54:4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在新中国军事教育史上,哈军工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1952年,由陈赓大将担任校长的哈军工应运而生,响应了当时中央领导对国防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在其领导下,哈军工迅速成为亚洲一流的军事学院,培养了无数为国防事业奉献的杰出人才,你知道是哪些关键决策和个人奉献塑造了哈军工的传奇地位吗?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52年在朝鲜半岛战场上展示出杰出军事才能的陈赓接到了从中央传来的紧急电报,指令他立即返回国内。正值朝鲜停战谈判阶段,陈赓快速踏上了归国之路,心中充满了疑问和不安。

抵达北京后,陈赓直接被引领至中南海,周总理亲自迎接他。陈赓对这种高规格的接待感到非常惊讶,他在毛主席和周总理面前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主席、总理,我在前线并无特殊功勋,为何有此殊荣?

毛主席微笑着启发话题:“我们今天召你回来,主要是想听听你对朝鲜战场的看法。现在前线的情况怎样?”陈赓接过周总理递来的茶水,慢慢品尝了一口,随后谨慎地回答:“志愿军战士表现出色,不过对抗装备先进的美军,我们确实处于劣势。

毛主席和周总理听后沉默了片刻,毛主席叹息道:“装备上的差距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计划在国内建立一所全新的综合性军事学院,专注于培养军事人才和技术。

陈赓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这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的战士和将领无愧于任何国家的军人,关键是要提升我们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正当陈赓热血沸腾地谈论未来时,毛主席和周总理沉默地观察他。陈赓突然意识到今日的非凡待遇并非无因,他有些犹豫地问道:“主席,您是希望我去负责这所学院的建设吗?

毛主席认真地说:“我们需要一个充满激情且勇于接受挑战的领导者。在党内广泛考虑后,我们认为你最为合适,你在红军学校的经历让你具备了这方面的宝贵经验。

尽管陈赓初时有所抗拒,周总理半开玩笑地说:“陈赓,别总想着躲开责任。我刚倒的这杯茶,难道就这么没意义吗?”陈赓无奈,最终接受了这个重大任务:“报告主席、总理,我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他稍作停顿后补充道:“但若遇到困难和挑战,还望两位能伸出援手。”就这样陈赓被任命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来广为人知的“哈军工”的创校校长。

后来这个学校的地址选在了哈尔滨,哈尔滨位于东北重工业基地,拥有坚实的军事工业基础。此外哈尔滨地处东北,靠近苏联远东地区。既然苏联已经表态愿意提供援助,那么在创建军事学院的过程中,频繁与“老大哥”苏联进行交流合作将成为必要之举。

最终哈军工的校址定在了哈尔滨,成为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军事技术学校,这也标志着后来赫赫有名的“哈军工”的诞生。1953年4月底,陈赓亲自挥动铁锹,挖下了建设哈军工的第一锹土,标志着哈军工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赓几乎每天都亲临施工现场指挥,无论是高塔还是地下工程,他都亲自查看,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在拟定学校名字的时候,也发生过一件事。当时陈赓最初拟定哈军工的全名是解但周总理想到当时国内局势复杂,敌特势力活动猖獗,为了确保军事工程学院的顺利筹建不受干扰,所以建议将校名中的“技术”一词删去。

最终决定将学校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由于学院设址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校后来更名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哈军工”。

虽然毛主席本人从未亲临哈军工,但他对这所学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厚爱。毛主席不仅亲自为“哈军工”题写了校名,还亲自参与修改和审定《训词》,并批准了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招生计划,几乎事无巨细,体现了他对这所新型军事工程学院的高度重视。

1953年7月10日,陈赓回到北京,专门向毛主席汇报了哈军工的筹建进展。“学校将于9月1日正式开学,学校领导委托我来请主席为学校写一份训词,并为校报取一个名字。”陈赓恭敬地向毛主席请求道。

毛主席微笑着答应了他的请求:“我好久没亲自写东西了,你把申请交给萧向荣,他起草后我再修改。至于校报的名字,南京军事学院的叫《军学》,你们的就叫《工学》吧!”说罢,毛主席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了“工学”二字。

经过一番审慎的修改,1953年8月26日,毛主席修改后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训词》正式颁布。《训词》明确规定了哈军工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政治工作和学习作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毛主席对哈军工的殷切期望和远见卓识。

学校建成之后难得就是招老师了,要知道建国初期新中国极度缺乏高端人才,尤其在工程领域,老教师们更是各大高校的“宝贝”。当陈赓接手筹办哈军工的任务后,他意识到若要成功创建这所学院,必须广泛吸纳国内顶尖的工程人才。

于是陈赓开始走访全国各地的高校,一开始各校的校长们还热情接待这位来访的副总参谋长兼副国防部长,但随着时间推移,各高校的校长们逐渐明白,陈赓的目的并非简单的参观交流,而是来“挖墙脚”抢人才的!于是陈赓的到访开始变得不那么受欢迎了。每当消息传出陈赓要来拜访,校长们往往“人间蒸发”,躲得远远的,办公室也变得空空如也。

眼看这种方式收效甚微,陈赓决定改变策略。他列了一份包含63名教师的名单,带着名单径直前往国务院,寻找周总理的帮助。不巧的是当天周总理正在江西厅接待一批民主人士,处理各种请示汇报,陈赓只得耐心等候。

周总理的日程一如既往地繁忙,处理完一件事后,又被另一群人围住,陈赓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将名单递上去。情急之下,他直接跟着周总理到了厕所门口,见其他人都在外等候,便迅速跟了进去,直接堵住了周总理的门。

周总理见陈赓跟进来,感到颇为意外,笑着问道:“你怎么也跟进来了?”

陈赓嘿嘿一笑,赶紧将名单递上,陈述了哈军工筹建过程中遇到的人才困境,请求总理批示支援。周总理忍俊不禁,说道:“你就不能等我出去再说?

陈赓打趣道:“等您出去,再找您可就不容易了。”他把随身携带的钢笔递给周总理,示意他赶紧签字。就这样,靠着周总理的支持,陈赓成功从全国各地“挖”来了一批国内顶尖的老教授。

当陈赓试图从清华大学调动人才时,时任校长蒋南翔坚决不放人。他坦言:“清华愿意全力支持国家的军事工程学院建设,但陈赓副部长所要的人才,都是清华工程系的命脉,这事需要慎重考虑。

为了说服蒋南翔陈赓跑了几趟清华园,但依然未能打动蒋校长。无奈之下他再次求助国务院。彭德怀亲自出面召见了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当场批评道:“这么重要的任务,你们口头上说支持,行动上却不配合,这怎么行?”

随后陈赓从彭老总手中拿到了专门的调任书,这才让蒋南翔无奈地放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述祖,一位拥有柏林大学物理博士学位的学者,他在理工科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起初张述祖对是否加盟哈军工持保留态度,但在陈赓深情而诚挚的邀请下,他最终决定加入,并负责了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陈赓的人才观更是大胆创新。他不惜从死囚行列中挑选有专长的人才,使他们得以在哈军工戴罪立功。沈毅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弹道学专家,原本面临死刑的他,在陈赓的坚持和高层批准下,得以在哈军工贡献自己的才能。沈毅在炮兵系的贡献赢得了广泛赞誉,他的专业技能被充分利用和发扬。

这些人才的加入,极大地加速了哈军工的发展。短短一年多时间,哈军工就已完成各项筹备工作,并于1953年9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正式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学生,标志着这所学院的正式成立。陈赓亲自在校门口迎接这些满怀梦想与抱负的学子,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当时哈军工为了吸引全国的优秀人才,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招生标准,要求考生的高考分数不得低于清华大学的录取线。这无疑显示了哈军工在那个年代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所军事院校,更是与清华、北大齐名的学术圣地,肩负着培养新中国国防科技精英的重任。哈军工的成立,成为了中国军事科技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54年,随着“哈军工”的初步建设,陈赓的健康状况日益堪忧,心绞痛频频发作。尽管医生多次警告他需要减少工作强度并多加休息,他却无视建议,继续奋不顾身地投身于工作之中。

到了1957年底,一次从苏联回国的行程中,陈赓突遭心肌梗塞,这迫使他不得不在北京301医院接受长达三个月的治疗。尽管疾病带来的剧痛让他不得不中断工作,但他的心仍旧留在了“哈军工”。

康复之后陈赓焦急地希望重返岗位。医生们在无奈之下,经过上级批准,允许他有限时间的工作试验,以观察其身体反应。陈赓表面上承诺遵守医嘱,但一旦投入工作,便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承诺和健康限制。

在一次特别的科研项目中,需要他前往北京郊外20公里外的一个试验场。尽管家人和医生都力劝他留在家中,他仍执意要参与这个与国防密切相关的试验。归家后,他虽满面疲惫,但仍半开玩笑地告诉妻子:“告诉他们,我还活着回来了!”尽管如此他的病情仍在逐渐恶化,心脏病发作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这让他时常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按摩自己痛苦的胸口,以此减轻疼痛。

到了1960年冬天,陈赓再次遭遇心肌梗塞的折磨,使得北京的冬天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寒冷和漫长。尽管担负着重重职责,陈赓的心却始终挂念着他亲手创建的“哈军工”。他深知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便用尽最后的力气,写下一封信给“哈军工”的师生,留下他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期望和建议。

这封信成了他留给“哈军工”师生的最后寄语。三个月后的1961年3月16日,陈赓的去世消息传来,整个学院哀痛欲绝。在他们的心中,陈赓不光是一位院长,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导师和战友,他对国防科技教育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哈军工的成立是陈赓个人的胜利,更是国防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所学院培养的人才和科研成果,在推动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影响了后续几代国防科技工作者。陈赓的远见和努力为国家培养了一支不可多得的科技精英队伍,成就了他在国防教育领域的传奇地位。

1 阅读:608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