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人物故事:沈秀芹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12-06 03:13:46

把一生交给党安排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回乡知识青年沈秀芹,一九六一年七月初中毕业后,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回到家乡,立志扎根农村,走上了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当时,某些人大刮“三自一包”黑风。国家大队部分集体土地下放了,山林也遭到破坏。这个刚踏上社会的女青年,对当时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还不很理解。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秀芹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到群众中去,做艰苦细致的社会调查。

秀芹恭恭敬敬地拜贫下中农为师,接受他们的再教育。老贫农沈玉清流着眼泪向秀芹讲了自己苦难的家史。他说:“芹子,分田到户,这是走回头路,让咱重遭二茬罪,这决不是毛主席的章程!”

国家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年近七十的老贫农石玉明,给秀芹讲了国家村的阶级斗争史。他语重心长地说:“芹子,‘阶级’二字可万万忘不得啊!”

秀芹白天参加劳动,晚上访贫问苦,在三个多月的调查中,踏遍了贫下中农的门槛。她带着调查中的问题,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常常整夜不合眼。

秀芹根据毛主席关于阶级分析的教导,写成了《国家村阶级斗争史》和《关于国家村阶级斗争形势》的文章,具体分析了国家村各阶级、阶层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态度。

经过调查后,秀芹又学习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和毛主席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论述。她识破了“分田到户”的要害是复辟资本主义。

不让,不让,坚决不让修正主义在中国出现,坚决不让资本主义复辟!”秀芹决心依靠贫下中农,发动青年,准备组织起一支向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突击力量。

可是,在团支部会议上,秀芹一提出收回下放土地的建议,就有人说:“这是上面的指示,不好违抗啊!”会议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会后,秀芹和团支部书记在团支部委员国学英家里,共同学习了毛主席有关阶级斗争的教导,进行了忆苦思甜。原来他们三家在旧社会都是受苦人,是一根藤上的苦瓜。

秀芹激动地说:“如今有人和毛主席唱反调,搞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咱看着不管能对得起毛主席吗?”临走时,他们坚定地说:“我们永远紧跟毛主席,革命到底不回头!”

不懂得什么是阶级,不懂得什么是剥削,就不懂得革命。”第二天,秀芹和团支部书记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年,访贫问苦,忆苦思甜,进行阶级教育。

广大青年阶级觉悟提高了。在团员大会上,秀芹念了她写的国家村阶级斗争的调查材料,愤怒地揭露了阶级敌人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阴谋。大家表示,坚决依靠贫下中农,打退资本主义势力的进攻。

秀芹和青年们的革命行动,得到了广大党员和贫下中农的支持。他们说: “芹子,有了你们这支生力军,胜利就更有把握了。”

一场向阶级敌人进攻的战斗打响了。在社员大会上,秀芹以三户贫农受“三自一包”危害的事实,批驳了“分田到户对社员有好处”的谬论。贫下中农异口同声地说:“芹子说得对,我们坚决不走回头路!”

分田到户的黑风刹住了,国家大队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秀芹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拥护,她先后被选为生产队保管员,大队副队长和共青团团支部副书记。

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这年秋天,阶级敌人又密谋策划私分集体的化肥。秀芹顶天立地站在仓库门前,坚定地说: “集体的化肥一两也不能动!”阶级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

为了发展生产巩固集体经济,秀芹发动社员广开肥源,大积肥料。三伏天,她不顾烈日曝晒,带领青年掳棉槐叶子沤绿肥。她的胳膊被“百刺毛”蜇得肿得像小罐一样,还是照样干。

海苔积肥效力大。每逢涨潮,秀芹就组织青年下海捞海苔。一天晚上,下着瓢泼大雨,和几个青年冒雨下海。贫下中农感动地说:“芹子为了集体把命都豁上了!”

秀芹一颗红心为集体,她为了夺取粮食大丰收,曾四次把父亲买的八百多斤腥肥施到集体的地里。贫下中农赞扬她是“雷锋的妹妹”。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国家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掀起了战天斗地的生产高潮,获得了丰收,由缺粮队变成余粮队,大大显示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粮食丰收了,阶级敌人又刮起了一股“分光吃净,不向国家交售”的妖风。秀芹和广大贫下中农一道,揭露了阶级敌人的阴谋,教育了广大社员,向国家交售了余粮。

一小撮不甘心失败的阶级敌人,对秀芹恨之入骨,千方百计地想陷害她,竟不择手段,偷偷地在她家的草堆里安放了两颗爆炸管,妄图谋害沈秀芹。

秀芹的母亲被爆炸管炸伤后,更加激起了秀芹对敌人斗争的决心。有人劝秀芹说:“芹子,算了吧!”秀芹响亮地回答说:“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只要我有一口气,就要和阶级敌人斗到底!”

沈秀芹顶着险风恶浪,依靠贫下中农,带领广大青年,揪出了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贫下中农扬眉吐气地说:“好!芹子,有骨气,是革命的好后代!”

一九六四年,秀芹被选拔为“四清”工作队员,她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忠心,手捧雄文四卷,投身于伟大的“四清”运动。

某些人抛出了臭名昭著的“桃园经验”。秀芹在一次队员会上说:“一个大队来这么多人,是不利于发动群众的,这不像是搞群众运动!”她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紧紧依靠广大贫下中农,充分发动了群众。

毛主席亲自主持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 ,拨正了“四清”运动的航向。秀芹坚决照“二十三条”办,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锻炼考验了沈秀芹,一九六五年五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庄严向党宣誓:“把一生交给党安排,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一九六六年八月,秀芹受党的委托,来成山林场任副场长。林场的同志正忙着去迎接她,秀芹已捧毛主席画像,肩背行李,挽裤赤脚,步行来到林场。

具有高度阶级觉悟的沈秀芹,进场不久就发现有问题:“为什么工人内部不团结?为什么国家财产被盗窃?”她深入到工人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

原来是一个窃踞四年“保管员”职务、思想极端反动的右派分子捣的鬼。秀芹遵照毛主席“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伟大教导,和工人们一起把这个坏家伙揪出来,进行了批判斗争。

秀芹又发动群众,砸烂了林场走资派一手制订的“砍柴四六分”、“烧柴大估堆”等种种修正主义规章制度。工人们说:“老沈做得对,我们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不要物质刺激!”

阶级敌人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了,林场面貌焕然一新。秀芹和工人们决心遵照毛主席“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教导,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心把林场建设得更好。

可是,从哪着手呢?秀芹带着这个问题,到工人中,到周围村庄的贫下中农中进行调查访问。

夜深了,秀芹还坐在林场创始人胡玉壮大爷的炕头上,一字一句地听他讲述旧社会风沙的灾害和党领导群众战胜风沙,创建林场的光辉历程。

解放前,反动政府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当初这里有过九庄十八疃,后来都被风沙埋掉了,害得穷人家破人亡,背井离乡。从此,这里成了一片荒沙。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建立了林场,群众组织起来,封滩造林,锁住风沙。现在,这里已经是近三万亩的大松林了。

旧社会贫下中农的悲惨遭遇和林场艰苦创业的历史,深深地印在秀芹的脑海里。他心潮起伏,豪情满怀,庄严地向毛主席宣誓: “为了解放全人类,我愿一辈子扎根沙滩。建设不好林场,死不罢休!”

三伏天,松林里热得喘不过气来,可是秀芹却背起八十多斤重的高压喷雾器,打药灭虫,一打就是一天,工人劝她休息休息再干,她说:“革命前辈用血汗创下的家业,咱管不好,建不好,对得起他们吗?”

肩膀被皮带勒破了,她用东西垫着干;脊背被喷雾器磨破了,她用手托着干;她实在走不动了,就爬着走,跪着喷。五十个日日夜夜,秀芹的汗水洒遍了整个林场。

秀芹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精心地管理松林。打药时,她发现有的松树生长不旺,就进行了实地调查。原来是沙底积水,松树受了涝害。

挖沟是排涝的好办法。秀芹和工人、贫下中农一道,奋战了两个冬春,挖出了八条十米宽,两米深,总长十六华里的排涝沟,保证了松树的旺盛生长。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沈秀芹立足沙滩,眼观全球。他认为要给国家提供更多的木材,支援世界革命,必须大造经济林,向阔叶林进军。

可是,有人说:“这个摊子就够守的啦,何必再找麻烦?”秀芹回答说:“毛主席是叫我来干革命的,不是叫我来守摊子的!革命就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秀芹遵照毛主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伟大教导,和工人们一起进行科学实验,建立了八个阔叶林试验区,进行了桑树、杨树、核桃、苹果等三十多个品种的试验。

栽种阔叶林的试验成功了。根据试验的结果,决定从造桑田入手,秀芹无比兴奋地说: “将来的成山林场,不仅是松涛万里一片绿,而且是材粮双茂果满滩!”

秀芹和工人们一起学习了毛主席“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教导,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发动,她豪迈地说:“愚公能移山,我们也能!”

向阔叶林进军的战斗打响了!造桑田,要把泥土从一米多深的沙下面翻上来。小车运沙,车轮在沙里陷下半尺多深,秀芹的车子总是装得最满,跟在最前头。

休息时,秀芹不是教唱革命歌曲,就是讲焦裕禄的故事,还办起了工地黑板报。工人们人人精神饱满,个个斗志昂扬。

工程进行到关键时刻,一连下了两场暴风雪,移沙起土,更加困难。这时,一股冷风又吹进林场,说什么:“沙滩上栽桑种槐,劳民伤财。”个别人思想动摇了。

在工地学习班上,秀芹鼓励大家说:“焦裕禄学愚公能改造兰考,我们就不能改造沙滩,栽桑种槐吗?”工人们齐声说:“山可动,地可摇,造桑田的决心不动摇!”

在破冰挖泥的战斗中,天不亮,秀芹就背着记录牌,来到工地上,她把毛主席语录牌往雪地里一插,然后,跳进沟里,砸开冰面,戽干积水,作好挖泥的准备。

她腿上裂开的血口子一道又一道,还是照样干。有人说她是“拼命主义”。秀芹回答道:“如果说我是‘拼命主义’,那我拼得还不够!为创社会主义大业,就是要吃大苦,拼命干!”

一天晚上,母亲关心地问秀芹“芹子,你何必吃这么大的苦呢?”秀芹笑着说: “妈啊,你在旧社会受苦,是阶级苦,是真苦;我现在吃苦,是为创社会主义大业,不是苦,是甜,是幸福! ”

经过七十天的苦战,终于造出了十亩桑田,栽上了桑树。第二年就养上了桑蚕,获得了丰收。

林场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桑茧,一位老工人手捧白花花的桑茧,激动地说:“俺多年的愿望,今天秀芹带领我们实现了,这都是毛主席教导的好啊!”

秀芹不仅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万亩松林,还像保护眼睛一样,日夜守卫着林场。在大雨倾盆的夜晚,她带领工人们过河跨沟,巡逻在万亩的林海之中。

在冰覆雪盖的冬夜,秀芹谢绝了同志们的关怀,独自一人站在七里外的朝阳岗上,紧握手中枪,迎着暴风雪,百倍警惕地注视着海面。

秀芹以豪迈的气魄,挥笔写下了抒发英雄情怀的诗句:风来梳头雨洗脸,海当镜子星作伴,胸怀朝阳干革命,伏冰卧雪也心甘。

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沈秀芹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和广大革命群众一道,高举“对反动派造反有理”的大旗,向资产阶级司令部发起猛烈进攻。

阶级敌人对秀芹怕得要死,恨得要命。走资派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她进行了大字报围攻。

“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毛主席的伟大教导,给秀芹指明了方向,她决心站在这场斗争的前面,锻炼和考验自己。

秀芹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到工人中去征求意见。她说:“你们提意见对我是帮助,是爱护,一百条也不嫌多。阶级敌人的攻击,就是一条我也要坚决顶回去!”

一九六七年二月,秀芹从广播听到党中央给贫下中农和各级干部的一封信,激动得热血沸腾,她连夜给革命群众组织写了一封信,并提出了《革命生产六项建议》。

《革命生产六项建议》倾注着秀芹对革命的无限忠心。工人们感动地说:“老沈无限忠于毛主席,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在林场成立革命领导小组时,大家推选沈秀芹担任了副组长。她勇敢地挑起了林场的革命和生产两副重担。

秀芹和广大工人一道,狠批了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刹住了经济主义妖风。她坚定地说:“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我们要高高举起,一直举到共产主义!”

由于资产阶级政客在山东先后发动了所谓“反逆流”、“反复旧”运动,使林场的大好形势遭到破坏。秀芹带领广大革命群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顶住了这两股黑风。

阶级敌人也乘机兴妖作怪,一个坏家伙叫嚷着要砸烂革委会,还胡说“造反不讲成份”。当众揭露了这个坏家伙的罪行。她说:“谁胆敢颠覆红色政权,我们就坚决和他斗到底!”

秀芹高举“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积极带领广大革命群众,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政客的严重罪行。清理了阶级队伍。狠抓革命,猛促生产,林场呈现一派大好革命形势。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沈秀芹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艰苦奋斗”的教导,是防修防变的强大思想武器。她决心“接过革命传家宝,重走万里长征路。”

一天,秀芹又在缝补那双穿了四年的胶鞋,有人说:“破成这个样子,扔掉算啦!”秀芹说:“红军战士穿着草鞋跟毛主席万里长征,我们就不能穿着带补钉的鞋跟毛主席干革命吗?一针一线,防修防变。”

林场离县城八十五里,秀芹到县里开会,总是背着行李,步行去,步行来,从未报销过路费。她说:“练出一双铁脚板,坚决消灭帝、修、反!”

有一次,从县回林场,有个同志要给秀芹买车票。秀芹笑着说:“钱,能买到车票,但买不到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啊!”

秀芹最愿夜“行军”,他认为夜间“行军”是磨练革命意志的好机会,她说:“平时不锻炼,到了党需要的关键时刻就上不去阵。”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有补助粮,秀芹一年劳动三百多天,却从未要过一两补助粮;她治病也从未报销过药费。

她每天晚上学习毛主席著作和写心得体会,总是点亮自己的小油灯,秀芹从未用过公家的一滴油。

秀芹使用的墨水,是自己买颜料泡的。有人说:“用点墨水,何必那样麻烦!”她说:“抗战期间的老八路都是用自己制造的墨水,我们要向革命老前辈学习啊!”

冬天,同志们见她的褥子太单薄了,就给她铺上些稻草。秀芹说:“稻草是公家的,私人不能用!”说着,她就把草送了回去。

秀芹病了,想吃个萝卜,林场生产的萝卜堆成山,她不肯动一个,却托人从离林场三十里的家里捎来个萝卜,她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沾公家的便宜。”

一九六九年冬天,秀芹到烟台地革委开“积代会”节余了四斤粮票,她认为粮食是国家的,节余了就应该交公。回林场后,就把粮票交给了会计。

沈秀芹步步攀登“公”字最高峰。她洗脸的泥盆打破了,去买脸盆时,挑了个次品,却按正品付了钱。售货员不肯,秀芹说: “我用是一样,不能叫国家财产受损失! ”

夏天,林场的蚊子很多,秀芹没有蚊帐,同志们趁她不在家,用她的工资买了一架蚊帐。秀芹想:“现在有的贫下中农还没有挂蚊帐,今 天当上干部,可不能把他们给忘了啊!”

第二天,她把蚊帐送给了“五保”老人胡大娘,还亲自给她挂上。老人感动得流着眼泪说:“俺这个老婆子,跟着毛主席享了多少福啊!”

身离贫下中农远了,但心不能离开贫下中农。”胡大娘住在离林场三里远的城厢六村,秀芹每天天不亮,就给这位老人去担柴、挑水,还专门给她买了担新水桶。

秀芹来到林场后,还时刻把老烈属姜复山大爷挂在心上。一九六八年秋,干校把分给她的两个月饼捎到她家里去,秀芹知道后,马上写信给她弟弟福盛,要他把月饼送给复山大爷。

秀芹在信上说:“要多给复山大爷一些关怀,我们下一代有义务来照顾他老人家。”福盛照姐姐说的做了,还带着小弟小妹请复山大爷讲他的苦难家史,受到很大教育。

秀芹给老贫农的儿子小许翻洗棉衣,发现棉衣太单薄了,便拆开自己的被子,揭了一层棉花,添进小许的棉衣里。

贫下中农知道后都感动地说: “秀芹啊!你这硬是剜自己身上的肉往俺身上贴啊!”

回乡女知识青年玉华得了病,秀芹不顾自己关节炎的疼痛,顶风冒雪,用小车推她到医院治病,一连送了七天,玉华很受感动。秀芹说:“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天职!”

秀芹把宣传毛泽东思想看成是最大的为人民服务。她广播筒随身带,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贫下中农称赞她:“走一路,红一线,住一地,红一片,是个红色毛泽东思想宣传员!”

毛主席最新指示一发表,她就穿林海,走沙滩,争分夺秒地进行宣传。有一次,秀芹下村宣传回林场时已经很晚了,但她又想起了散居在海边的那九户贫下中农,就脚没停,向那里跑去进行宣传。

娘生身,党修身,毛泽东思想铸灵魂。”她九年如一日,不管工作多忙,身体多么劳累,每天晚上,总要点亮小油灯,刻苦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写下了十几万字的红色日记。

秀芹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中,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对照自己。她把英雄谱挂在墙上,把英雄的豪言壮语抄在笔记本上。她说:“学英雄,最根本的是学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广播了,秀芹全神贯注地听着,一遍又一遍地背诵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她想:为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在伟大的七十年代里,有多少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啊!

伟大的七十年代第一天,天刚蒙蒙亮,秀芹和往常一样拿起广播筒,走大街,串小巷,宣传毛主席最新指示和元旦社论。

在这光辉的日子里,秀芹想的是如何更好地宣传毛泽东思想。早晨,她饭没顾得吃,到供销社买了毛主席著作单行本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准备送给贫下中农。

这天下午,她参加了现都大队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正当她和同志们一起讨论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和元旦社论的时候,忽然有人喊:“供销社起火啦!”

火光就是命令!沈秀芹第一个冲出门,朝着浓烟烈火奔去。她赶到现场时,仓库里的土炸药正猛烈燃烧着,散发着呛人的毒气,火焰正向存放柴油和木材的地方蔓延。

决不让国家财产受损失!”沈秀芹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抱起七、八十斤重的大沙桶,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冲进火海。

沈秀芹奋不顾身地将黄沙倾倒在火舌上。她转身冲出仓库,看到别人抱起沙桶往里冲,她抢过来说:“屋里危险,我来!”

秀芹和英雄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与烈火英勇搏斗,冲进冲出,连续奋战了半个多小时。

当秀芹最后抱起沙桶向仓库冲去的时候,已经严重氮气中毒,头发胀,眼冒花,体力支撑不住。她用尽全身的力气,抱着沉重的沙桶扑在火焰上。

烈火扑灭了,国家财产保住了。可是,我们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沈秀芹同志,却严重中毒入院了。

烟台地区革委会、驻地人民解放军,迅速派来医务人员,送来贵重药品,全力进行抢救。

许多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工人、贫下中农和学生,冒着刺骨寒风,从四面八方来到医院,看望自己的亲人沈秀芹。

林场的工人急切地对医生说: “医生啊,医生!秀芹是俺的好领导,俺林场的工人离不开她,千万千万要把她救过来啊!”

贫下中农含着热泪对医生说:“医生啊,医生!要血从俺身上抽,要皮从俺身上取,无论如何也要把俺芹子救过来啊!”

秀芹一苏醒过来就问:“我在什么地主?”当她知道自己进了医院时,就说:“我不要紧,在家躺几天就好了,这要花国家多少钱啊!”

荣成县革命委员会负责同志来医院看她。秀芹说:“我不要紧,你们工作很忙,不要为我耽误了党的工作!”

沈秀芹在生命危急时刻,努力睁开眼睛,仰望着毛主席像,她无限深情地对日夜守护她的战友田惠英说:“小田,你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呀!··”

沈秀芹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昏迷中,她断断续续地说:“小田,点亮我的小油灯,我要学习老···三···篇···”

优秀的共产党员、三大革命运动的闯将沈秀芹同志牺牲了。人们心里无比悲痛,成千成万的革命群众,冒着风雪,迈着沉重的步伐,从几十里外来到秀芹牺牲的地方。

七十六岁的老贫农沈玉清大爷,哭泣着说:“芹子,我万万没有想到再也看不见你了,你的牺牲把俺的心都揪去了!”

老贫农许更喜和许云山大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青松和两棵黄杨树苗,亲自栽到秀芹的坟前,并嘱咐管理陵园的同志:要勤浇水,早些把它培育起来,让子孙后代永远把秀芹记在心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秀芹没有死,她是红太阳下的一朵葵花,永远开放!她是成山脚下一棵青松,万古长青!她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面红旗,永远在高空飘扬!

山东省、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和六○○三部队先后发出向把一生交给党安排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沈秀芹同志学习的决定;《人民日报》及全国各报都发表了介绍沈秀芹英雄事迹的长篇通讯和日记摘抄。

广大军民,以沈秀芹为榜样,进一步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新高潮,为消灭帝、修、反,解放全人类,高举革命红旗奋勇向前进!

0 阅读:6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