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大规模重新武装(1963-1980年的苏联炮兵)

胡侃杂 2024-09-11 14:19:29

现在是时候讲述那些至今仍在为苏军提供支持的装备了——传奇的“花卉”系列自行火炮和牵引式火炮。这些武器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的,目的是赶上北约的现代自行火炮(SAU),但它们的表现极其出色,至今已服役了半个多世纪(苏联解体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一点)。这是关于苏联炮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重新武装之一的故事。因此,称该时期为“慈父时期设计师群星”的最后杰作。在经历了苏穗宗的打击之后,这些设计师们集结起来,在短时间内推出了国内炮兵学派的巅峰之作。

苏穗宗下台后,情况并没有立刻好转——仍有许多人热衷于一切与火箭有关的事物。这一影响至今仍能看到,比如坦克导弹系统。然而,疯狂的总书记不再下达一系列命令后,军队指挥层终于能够冷静下来,意识到苏联炮兵的现状。当时美国正在大规模装备 M107、M108、M109 和 M110,自行火炮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与此同时,苏联坦克和封闭式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的大规模使用大大降低了战术核武器(TЯО)打击分散目标的能力。

1967年7月4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第609-201号决议,启动了一系列新型自行火炮的开发——从现有部件中研制出122毫米2С1“康乃馨”用于野战炮兵,122毫米2С2“紫罗兰”用于空降部队,152毫米2С3“阿卡西亚”再次用于野战炮兵,240毫米2С4“郁金香”用于重大作战。不久之后,为了应对M107/M110的双管大炮,开始设计全新的152毫米2С5“风信子”和其牵引版本2А36,以及203毫米2С7“牡丹”。同时,还开发了大量辅助车辆。

美国人在越战期间积极使用最新的自行火炮

实际上,封闭式自行火炮的研发早在1967年之前就已经开始,首先是由于战术核武器的出现。在美国的测试中,M53自行火炮在450米距离上承受了35千吨当量核爆炸。1959年,苏联研制了128号工程——基于105号工程的自行火炮,配备防核保护(PАЗ)。1963年,苏联进行了代号为HВ12-213-63的研究,提出开发自行火炮的建议。轻型火炮配备М-30榴弹炮,中型配备Д-1榴弹炮和М-240迫击炮,重型配备М-62Т2火炮或Д-74火炮,以及Д-20火炮榴弹炮,超重型则配备180毫米火炮和203-210毫米加农炮榴弹炮。

同时,VNI-100研究所提出了利用坦克从隐蔽位置开火的概念,以取代缺乏的自行火炮。坦克机动灵活,能够抵御近距离战术核武器爆炸,而其100、115和122毫米火炮的威力不亚于野战火炮。然而,这种方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显得过于复杂,而VNI-100研究所则建议为坦克炮设计核弹头。尽管如此,坦克从隐蔽位置开火的能力并未被取消(这一功能在现代战争中得到了应用)。1965年,苏联进行了一次演习,结果表明现有的牵引式火炮和40年代的自行火炮完全不符合现代战争的要求。

坦克的侧位水平用于从隐蔽位置射击

尽管军队中的一些人认为自行火炮(САУ)不过是”不合格的坦克”,但理性最终占了上风,设计局开始研制新的炮兵装备。然而,某些人依旧不愿妥协。1966年,甚至进行了一项研究,探讨是否可以将老旧的СУ-100、ИС-2和ИСУ-152用于从隐蔽位置射击的自行火炮。事实上,除了平台的稳定性稍微提高了精准度之外,这些替代方案并没有任何优于现有牵引火炮的地方。同年,新的武器样机设计项目得到了批准。

牵引火炮与替代自行火炮的比较

首先要介绍的是“康乃馨”自行火炮(Гвоздика)。这是为团级炮兵部队设计的轻型自行火炮,旨在用火力和履带跟随坦克和摩托化步兵行动。它取代了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团中使用的М-30和部分Д-30火炮。其研制工作由VNI-100研究所进行。底盘的选择包括轻型的105号工程、BMP-1和MT-LB。105号工程虽然不具备浮渡能力,且重量超标(比其他选项重7吨),而BMP-1由于军队需求量大,且BMP-1的设计师也反对对底盘做过多改动,最终选择经过改进的MT-LB底盘(产品10)。在此基础上,安装了经过深度改进的彼得洛夫Д-30榴弹炮。

但问题随之而来——射击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进入战斗舱,导致在几次试射后,试验中的乘员因缺氧而无法继续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尝试采用药包装填方式,以防止火药气体随弹壳进入战斗舱。然而,研发硬质药包或可燃药筒的计划未能实现,尽管Д-16炮在射程上比原版的榴弹炮多出3公里。这项工作持续到了1972年,但最终由于同样的原因,Д-16仍停留在实验阶段。量产的型号为采用弹壳装填和气体排放装置的Д-32(GRAU编号2A31)。

量产型的“康乃馨”装配了产品10底盘

2С1“康乃馨”自行火炮于1970年9月14日正式列装。这款自行火炮在测试中捍卫了其性能优势——在外喀尔巴阡军区的对比试验中,“康乃馨”的射击能力与坦克进行了对比。显然,配备强大榴弹炮的专业火炮装备让坦克在间接射击中毫无还手之力。此外,在近战情况下,“康乃馨”也并非毫无防御能力,其弹药中包含一枚3БК6型破甲弹,能够击穿400毫米的装甲。很快,“康乃馨”成为华约集团中最广泛使用的自行火炮,除了在苏联生产外,还在保加利亚制造。

在苏联,一支师就配备了54辆这种火炮。由于152毫米系统的短缺,在一些盟国中,2С1甚至成为唯一的自行火炮。该火炮一直生产到苏联解体,总产量超过1万辆,因此尽管多次尝试替换它,它仍然是军队中数量最多的自行火炮。凭借其口径和优秀的底盘,“康乃馨”在整体性能上超越了美国的М108和英国的FV433“艾博特”自行火炮,虽然在射速,尤其是在较大仰角射击时不及它们。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款自行火炮都具备浮渡能力。

1991年伊拉克军队遗弃的2С1自行火炮

这款火炮也有一些缺点。首先,最初没有为它配备现代化的弹药,而现有的战前样式弹药早已不合适。这个问题在70年代得到了改善,引入了威力增强的3ОФ24高爆榴弹(ОФС),内含3.97公斤A-IX-2炸药,1982年推出了3ОФ56型,内含4.4公斤A-IX-2炸药,其威力甚至超过了标准的155毫米ОФС M107榴弹!从2024年开始,3ОФ56ИМ-1型弹药投入使用,射程增加了4公里,赶上了西方105毫米增程火炮。然而,苏联的122毫米增程弹发展不顺,曾经研发过3ОФ20“克尔恩”弹药,但它从未列装。

此外,在2000年代,122毫米КМ-3“基托洛夫-2М”制导弹药被列装,采用激光制导,携带5.3公斤炸药,射程达13.5公里。其次,该自行火炮没有配备机枪进行自卫,这在局部冲突中表现不佳。最后,2С1并未进行现代化改造。苏联的所有自行火炮中,只有它和“风信子”(Гиацинт)没有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升级。世界上唯一升级了“康乃馨”的国家是波兰,他们在一些自行火炮上安装了TOPAZ火控系统,这些火炮被标记为2S1T。在苏联,自80年代末起,人们就打算用其他装备替换“康乃馨”。由于缺乏现代化改进,“康乃馨”逐渐落后,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炮兵系统普遍配备了火控系统的情况下。

最新的122毫米3ОФ56ИМ-1型炮弹

曾有人尝试将“康乃馨”自行火炮改为空降型。毕竟,它重量仅为15.7吨,尺寸也较小,能够装进安-22和伊尔-76运输机。通过一个特殊装置将履带压至最上位置后,火炮就可以轻松放入飞机。此外,还为2С1自行火炮开发了一种空投平台2П134Т,并在1972年进行了测试,该平台配备了ПС-9404-63Р降落伞系统,能够将重达16吨的装备安全空降。但与此同时,空降兵部队正在研发2С2“紫罗兰”(Фиалка),该自行火炮配备相同的武器系统,但重量更轻,并使用BMD底盘,这对空降部队的装备统一化是一大优势。

2С2的研制工作早在1964年就已经开始,作为“圆顶”(Купол)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旨在为空降兵提供先进的武器。为了减轻重量,设计者放弃了炮塔,转而采用密封战斗舱,内装经过改进的2А32榴弹炮,这是2А31榴弹炮的改进版。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但122毫米榴弹炮对10吨级轻型底盘的负荷过大。经过6年的改进后,1974年该项目被取消。

准备空投的“康乃馨”

虽然“紫罗兰”被遗弃在历史的角落,但空降兵部队仍缺乏自行火炮,于是出现了研发通用火炮的想法。这种武器结合了迫击炮和榴弹炮的特点。类似的系统也曾在美国和法国研发,法国甚至将60毫米迫击炮装在装甲车的炮塔上。1973年,法国研发了MO-120-RT61型120毫米迫击炮,该炮能够发射带有预制膛线的弹药。苏联成功获取了这些弹药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类弹药允许使用更薄的炮管,并且结构设计合理。与苏联的120毫米迫击炮弹相比,法国的弹药重量相近,但其携带的炸药量为4公斤,而苏联弹药只有1.4至3.4公斤。

法国弹药的杀伤范围碎片效应高出2至2.5倍,且碎片的飞行速度更快。此外,带膛线炮管的射击精度高出3至4倍。与此同时,在苏联,А.Г.诺沃日洛夫领导的ЦНИИТОЧМАШ(中央精密机械工程)研究所也在研发120毫米复合无后坐力炮、膛线迫击炮以及滑膛火炮。1970年,这些项目被整合为120毫米复合山地火炮“百合花”(Лилия)的研制,1972至1975年期间,“圆顶-2”项目进一步推进,旨在为空降兵部队研发此类系统。

阴沉的法国天才——装备60毫米布兰德LR迫击炮的Panhard AML 60-20装甲车和与之并联的机枪

研发工作进展艰难。首先,为了提高射程到9公里,需要一个长炮管,而在大仰角装填时,前装式装填器无法够到3米长的炮管顶部,因此不得不设计后装系统。于是,解决炮管膛线和弹药配合的问题成为关键,而这一点在前装时可以用手处理。其次,没有人愿意生产这种特殊的炮弹。再者,当时甚至还没有成型的火炮,只有用于射击实验的弹道装置。原计划的牵引式膛线火炮研发工作可能会无休止地拖延下去,但在1974年,诺沃日洛夫将该项目提给了瓦西里·费利波维奇·马尔格洛夫(Василий Филиппович Маргелов,1908-1990)是苏联著名的军事指挥官,被誉为“苏联空降兵之父”。而此时,马尔格洛夫的“紫罗兰”项目正好碰上了障碍。

他批准了试验型2S2项目,并给了一年的时间制造原型。于是,项目组请求OKB-9的帮助,他们研发了D-64。然而问题再次出现。由于使用了特殊的弹药,原本的楔形闭锁装置不得不搭配类似Bange闭气器,仿佛是用来解决滑膛炮装填问题(这种装置后来在“诺娜”系统上被替换)。费多罗夫曾建议直接使用老式的M-30炮,毕竟它的射程比D-64还要远。然而,当军方前来视察时,这一方案还没有准备好。

最初,TsNIITOCHMASH(中央精密机械工程研究院)仅具备这些简陋的原型设备

问题再现——1974年,彼得罗夫离开OKB-9,新领导层决定终止与TsNIITOCHMASH(中央精密机械工程研究院)的合作!于是,项目组不得不转向莫托维利哈机械制造厂的尤里·尼古拉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请求帮助。卡拉什尼科夫同意协助,最终在彼尔姆制造了2A51——未来“诺娜-S”系统的主武器。然而,GNNP Basalt(国家火箭炮兵设计局‘巴扎尔特’)公司负责制造弹药,他们坚持了1.5年,要求返回传统的滑膛迫击炮设计。弹药的引信问题严重,甚至有一次弹药在炮管中爆炸。就像所有事情都在走下坡路一样,Volgograd(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该项目的底盘制造商)也放弃了“诺娜”项目。

1976年,第一台试验车只能在“Barricades”(巴里卡达)工厂手工组装,零件从拖拉机厂搬运过来。后续的工作由Perm(彼尔姆)机械制造厂接管,最终在1979年“诺娜”被列装并开始生产。至今,“诺娜”与其弹药系统仍然是同口径火炮中最强大的火力——最大装药量可达4.2公斤炸药,远远超过普通水平。除了专用弹药,它还能使用苏联与外国生产的迫击炮弹,甚至是带膛线的迫击炮弹。

首台2С9样车配备2.5米长的炮管

与“石榴石”同时服役的还有82毫米自动迫击炮2Б9“矢车菊”。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代之前。早期,德国人开发了5 cm Maschinengranatwerfer(机械榴弹发射器)M19自动榴弹发射器,使用50毫米迫击炮弹。它的主要用途是防止敌军步兵渗透,起到反冲锋炮的作用。M19的主要装备部署在西线,然而,波兰地区也制造了几台49Р8系统,最终被苏军缴获。这种武器表现出极高的作战效率,因此苏联在1946年开发了它的仿制版——КAM 82毫米自动堡垒迫击炮。然而,这款武器并未引起苏联军方的太大兴趣,开发过程缓慢,直到1955年才列装。不过,关于其批量生产的数据不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专用工事武器的需求逐渐消失。

配备M19迫击炮的防御阵地设计

1954年,КAM的设计者V.K.菲利波夫(V.K. Филиппов)决定为地面部队开发一款更适用的拖曳式版本,并命名为Ф-82。到1959年,他将该项目完善,军方建议将其列装。但Ф-82并非部队急需的装备,同时苏联炮兵的黑暗时期也开始了。直到1967年,项目才被重新提起。菲利波夫的继任者V.G.格拉多夫(В.Г. Градов)不仅开发了迫击炮2Б9,还完善了包括“矢车菊”本身、2Ф54运输车(基于ГАЗ-66)和工具装备包在内的2К21系统。2Б9的任务是通过火力压制敌军,实际作战证明它能够胜任这一任务。然而,最初军队并不急需这款重量达622公斤、射程有限且弹药消耗大的武器,因此在10年间生产数量仅有500台左右。此外,最早的版本采用了水冷炮管,使得操作复杂。2Б9真正崛起是在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中。

准备拖曳的2Б9

最后,我想提到格拉宾离开后留在第92工厂的继承者们。60年代末,出现了扩展设计局能力和规模的需求,因此在戈尔基(现下诺夫哥罗德)以КБ-3为基础成立了“海燕”中央科研所(ЦНИИ«Буревестник»)。最初的设想是将其打造成已解散的ЦНИИ-58的继任者,成为苏联火炮的主要研发机构,但事情并没有按照预期发展。许多重要的武器样品由其他组织成功设计并投入生产。在此期间,“海燕”研发并投入生产了2С12“雪橇”系统,系统包括经典的120毫米迫击炮2Б11、轮式底座2Л81、运输车2Ф510(基于ГАЗ-66)或2Ф510А(基于Урал-43206),工具装备包以及76毫米AK-176舰炮。然而问题在于,大规模的研发订单是在ЦНИИ成立之前发出的,而接下来的故事则完全不同了。

现代2С12“雪橇”系统中的Урал-43206-0651

原文作者:阿列克谢·博尔岑科夫

0 阅读:4

胡侃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