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度发声,台积电始料未及,魏哲家后悔也晚了

咱是数码解说客 2025-03-22 20:28:33

美芯片补贴风云突变 台积电百亿豪赌陷危局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手握62%市场份额的权杖,三星电子被甩开三个身位,英特尔更在3纳米战场折戟沉沙。正当这家台湾巨头睥睨业界时,华盛顿的政治飓风却撕碎了技术帝国的宁静。

面对美国重构半导体霸权的战略布局,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祭出千亿美元赴美建厂的"投名状",未料遭遇特朗普的"政治背刺",让这场世纪豪赌瞬间沦为烫手山芋。

当魏哲家在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宣布"未来三年向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时,镁光灯下的笑容掩盖了背后的算计:台积电不仅盯上拜登政府《芯片法案》530亿美元的补贴蛋糕,更欲借"本土化生产"规避美国对7纳米以下芯片的25%惩罚性关税。

2024年四季度,随着15亿美元首期补贴到账,台积电甚至高调展示凤凰城工厂的"无尘室进度超前3个月"的捷报。

然而政治风向的变幻却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3月22日,特朗普抨击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称“芯片法案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我们给了半导体制造商数百亿美元,但这毫无意义。”在国会发表讲话时,特朗普补充说:“应该废除《芯片法案》以及剩余的一切,尊敬的议长,您应该用它来减少债务或您想要的任何其他原因,”

知情人士透露,共和党内部正酝酿《美国芯片优先法案》,要求接受补贴的企业必须将专利所有权移交美国实体——这无异于对台积电技术主权的致命一击。

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台积电的5纳米晶圆厂已经成为了"吞金兽"。原本120亿美元的建设预算飙升至400亿美元,其中仅应对美国《清洁空气法》增加的尾气处理系统就耗资27亿美元。

更让工程师头痛的是,美国本土供应商只能提供45%的半导体材料,光刻胶等核心物料仍需从日本JSR和信越化学空运,导致每片晶圆物流成本增加12美元。

人力成本更是触目惊心:台积电被迫以年薪18万美元(台湾同岗位约6.5万美元)雇佣美国工程师,但凤凰城工厂的设备利用率仍比新竹厂低了23%。

去年12月,当地工会以"违反劳动法"为由起诉台积电强制加班,最终以赔偿3800万美元和解收场。正如张忠谋在斯坦福演讲时所言:"在美国生产芯片的成本,比台湾贵50%以上。"更危险的信号来自资本市场:台积电2024年Q4财报显示,美国项目已消耗38%的研发预算,导致3纳米以下工艺研发投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特尔则凭借《芯片法案》190亿美元补贴,联合应用材料开发出高NA EUV光刻机,直指2026年量产1.8纳米芯片的野心。

魏哲家的豪赌正将台积电拖入地缘政治漩涡。美国众议院中国委员会最新报告明确要求:"接受补贴的企业需承诺不向中国大陆转移技术",这直接威胁台积电南京厂28纳米扩产计划。而中国大陆作为台积电第三大市场(占比17%),其营收占比更是逐年出现下滑。更深远的影响在台湾本土。台积电高雄2纳米厂因资金抽调延期两年,引发台当局"掏空护台神山"的质疑。国安局密报显示,美国正施压台积电将EUV光刻机"备份"至美国,以应对"台海突发状况"。张忠谋私下感叹:"我们正在亲手拆解自己打造的半导体王国。"

当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的竞选集会上高呼"让亚洲人自己付钱建厂"时,台积电的凤凰城工厂正面临最残酷的成本测算:若2026年如期量产,每片5纳米晶圆成本将达1.8万美元,较台湾生产高出28%,而同期三星在得州泰勒市的同制程工厂,凭借韩国政府提供的50%土地补贴,成本已压至1.2万美元。魏哲家即便后悔也晚了,这场价值千亿美元豪赌。终局竟然是"三输"的局面:美国得到先进产能却失去产业链控制权,台湾被掏空技术根基,而台积电自己则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正如《经济学人》所言:"当芯片遇上政治,再精明的商人也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

此刻,新竹总部顶楼的应急灯彻夜长明,董事会或许正在秘密评估"终止美国二期工厂"的违约代价。太平洋彼岸,特朗普的专机掠过亚利桑那州夜空,机翼下的凤凰城工厂,如同一枚正在熔毁的芯片,在沙漠中投射出帝国黄昏的阴影。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0 阅读:18

咱是数码解说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