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如果医生升职称按照门诊量来评定标准带来的后果不可估量

飞鹏说健康 2023-06-11 04:43:09

如果这样操作,估计医院又会出幺蛾子,医生也会出问题,最后还会恶性循环,医生晋升职称是医疗体系中重要的激励机制之一。然而,如果将门诊工作量、出院人数和出院患者手术人次等临床工作数量作为医生晋升职称的门槛条件,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不仅对医生个人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加重病人的负担。

第一:首先对于主治医生来说,完全不公平,

根据现有的相关政策体现,如果要升任副高职称,医生需要400单位的门诊量,而这个恰恰是很多主治医生的噩梦,为什么这么说, 那是因为,在很多省市重要的公立三甲医院里面,主治医生是不能做门诊的, 因为对于这些综合性的三甲医院,做门诊的最低标准,就是需要副高职称的医生。

那么可想而知,主治医生,如果没有去做门诊,连一个门诊量的机会都没有, 真的有可能验证了,“千年主治”的魔咒,

退一万步来说,真的有些管的宽松点的地级市三甲医院,或者是县级的医院,主治医生也可以做门诊,其实400单位量,也是很难达到了,比如,一个营养科,或者是康复科等等,比较冷门的科室,再加你是主治医生,很多患者都不会选择你, 那么有可能,你即使做了门诊,你收不到患者,在你参加晋升的时候,这个指标还是不达标,

当然我们抛开,特别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还有一些,季节性的疾病门诊,或者是比较热门的科室,比如儿科,对于这些科室单位主治医生,有可能运气好,是有可能达到这个门诊指标的。

第二:单纯的一味追求门诊量,有可能忽视门诊质量,甚至造假。

如果说,在某一阶段,特别是,快到了职称评比的阶段,如果某个医生,在门诊量上,还是无法达到,就会促使这个医生,想尽一切办法,比如弄虚作假,会叫上一些无所谓的患者,或者是;老患者来充当门诊的数量,这种造假的成本低,但是这种就是浪费了很多公共的医疗资源,真的会耽误一些真正需要治疗的患者,

另外,为了达到工作量指标,医生可能会匆忙处理病例,缺乏足够的时间与患者交流和深入诊断,从而降低医疗质量,具体的说,医生为了达到门诊工作量的要求,可能会感到时间紧迫,并且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更多的患者。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匆忙地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导致医疗质量的下降。

具体的说,比如为了追求门诊数量,会不充分的病史收集,医生在忙于应对大量患者的情况下,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仔细收集病人的病史。那么在缺乏充分的病史信息可能导致误诊或延误诊断。

此外,为了追求速度,医生在处理大量患者的情况下,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和解释诊断结果或治疗计划。这可能导致患者对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缺乏理解,影响他们的知情和依从性。

最容易的是,在这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门诊模式,会出现医患纠纷,医疗错误,主要是匆忙处理病例可能增加医疗错误的风险。医生可能在草率行事或者疲劳时犯下错误,例如给出错误的药物剂量或者进行不必要的手术。这种错误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第三:将门诊工作量作为晋升标准可能导致医生过度工作,长时间面对大量患者,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过大。

医生本来就是工作量大,压力大,如果又把门诊量作为一个参考的数据,估计,医生临床和门诊真的忙的够呛,在这种频繁的操作中,枯燥乏味的工作环境中,很容易导致医生对工作的厌倦,

比如,为了满足门诊工作量的要求,医生可能被迫长时间工作,并且需要处理大量的患者。这可能导致医生的工作时间过长,超出正常的工作范围,使其无法得到足够的休息和恢复,增加了职业倦怠的风险

又比如,在处理大量患者和面对各种疾病情况可能对医生的心理和情绪造成压力。医生可能感到焦虑、压力和疲劳,这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疲劳和情感疲惫,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紧接着,长时间工作和超负荷的工作量可能使医生无法拥有足够的个人时间和自我照顾。医生可能缺乏时间进行休闲、娱乐和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次,将工作量作为晋升标准可能使医生更关注数量而非质量,这可能降低医生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和职业满足感。医生可能感到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为了满足标准而工作,而忽略了对患者的关怀和实际治疗效果

最后,医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发展,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然而,过度的工作量和长时间工作可能使医生无法参加进修培训、学术研究和专业交流,限制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机会。

不得不说,每次医生的改革,都是牵动一处而动全身,有利也有弊,但是对于这次如果真的今后, 医生的晋升职称,需要医生门诊量,来衡量,我觉的一定要量力而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最好的办法,不能一刀切,否则得不偿失。

最后,将门诊工作量作为医生晋升标准存在的严重后果包括降低医疗质量、引发职业倦怠、导致医疗资源错配和限制医生的专业发展机会。这些后果不仅对医生个人造成负面影响,而且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晋升标准应该更加全面和综合。除了门诊工作量,应考虑医生的临床技能、医学知识水平、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指标等多个方面。医生的晋升评价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体系,能够全面评估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贡献。

此外,医院管理层应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确保医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合理的工作安排、适量的工作量和合理的人员配置对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至关重要。同时,重视医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有助于医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应该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包括充分的病史收集、准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方案和个性化的医疗关怀。制定合理的晋升标准可以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你们说呢?



13 阅读:11419
评论列表
  • CRY 33
    2023-06-11 16:25

    越改越糟,越改越难,还要每年至少五次继教,三次健康宣教,每个月去做这些事就行了,不用看病了。

    勇敢的心 回复:
    花钱就没有搞不下来的
    water 回复:
    给钱就有证书
  • 吃吃 12
    2023-06-11 17:29

    整个论文领域就是一个造假产业链,那些新冠期间冒出来的数不清生物公司,过去都是给人做数据造论文的。

    科幻小说 回复:
    还说论文领域呢?其实论文是最公平的,就像货币一样,不能因为有假币就否定货币的作用吧?同样不能因为高考有弊端就否认高考吧?
    吃吃 回复: 科幻小说
    高考公平,但我要是找个厨子需要看高考分么?论文公平,但是临床用的上么?当然你会说用的上,但实际呢?多少临床大夫去做基础研究,你在PUBMED搜索microRNA,9成是中国人在做,你真觉得这玩意对临床有用?还不是对那些生物公司有用。
  • 2023-06-11 21:09

    国外有经验不借鉴,医生职称达到主治就行,取现高级职称,另外临床和科研两个评价系统,搞临床的一心一意临床,科研的一心一意科研,当然哪个医生觉得精力充沛,临床科研双肩挑不就行了,哪来这么多屁事!

  • 现在还有就是评上不聘你,然后从聘的那一年算新的一轮晋级时间。

        老滋味宅急送 回复:
    我是副高没聘,主治也得聘。
    火星妈妈de队长 回复:     老滋味宅急送
    你同事不也4年没聘主治吗?
  • 2023-06-11 17:12

    建议取消职称评定

  • 2023-06-11 20:39

    作为一个外科医生,我们又要完成门诊量,还要完成手术量,还要下乡、进修等等,麻烦那些用屁股制定政策的砖家想一想,你全年365天无休,5年能达到这个要求?

    用户14xxx81 回复:
    专家不会管基层人的死活,越改越难
    我还是那个我 回复:
    砖家一般是用屁股想事情的,想不来的事情自然臭
  • 2023-06-11 16:35

    单纯这样的话如拉票无异,而且只会增加医疗保险负担!

  • 2023-06-11 21:44

    直接出题考试,就像高考那样,省得留下很多空子给他们收黑钱。

    科幻小说 回复:
    行情不都是直接给钱吗?
    用户92xxx82 回复: 科幻小说
    给钱还不行,要有门路才给得出去
  • 2023-06-11 16:32

    卫生行业的么娥子一天也没停过

  • 2023-06-11 16:21

    建议取消职称评定。

  • 2023-06-11 16:33

    闲人太多了

  • 2023-06-11 17:41

    太可怕,有的门诊敷衍患者,看不了病谁还去?

    勇敢的心 回复:
    有些门诊就是给老病人开药
  • 又有沙雕出幺蛾子主意了

  • 2023-06-11 18:21

    逼着医生编论文也不好 不如取消职称

  • 2023-06-11 17:42

    解读有误吧,门诊工作量、出院人数和出院患者手术人次是3选1,只要有一个满足就可以了。

    火星妈妈de队长 回复:
    你指的基层医院是什么?
    fei fei 回复:
    应该是要求全满足
  • 2023-06-12 08:22

    见解深,太对了

  • 2023-06-12 07:10

    一年400个病人都不能看够的,没资格说医术厉害的。

    墨菲儿 回复:
    这就抬杠了,你要有400单位时间,而不是数量,400单位还得是有效时间,审题没审明白啊。你一天看一千个,它也是2单位时间
    胖熊  回复:
    你要住院部每天查房不?你要写住院病历不?你要一个月完成近一百台手术不?你要负责带教不?要负责质控病历不?你这些都要的话,还能完成门诊任务不?
  • 2023-06-12 21:10

    某些人就是心里有病,评审又觉得主观成分多,不能真实反应水平,现在按工作量来考核现在又觉得无法完成,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不给你过就是不对的。给你过了就对了。

  • 2023-06-11 17:52

    你说又不管用

  • 2023-06-11 16:32

    中国习惯猪整🐷[笑着哭][笑着哭]

  • 2023-06-11 17:39

    胡球搞!办公室里拍屁股,想出一出是一出!闲的蛋疼!职称改革的前提必须洗人民利益最大化为前提!所有的职改不该是某些人随意舞动的大棒!也不该戴上任何政治色彩!学术的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些年打着专家教授的旗号招摇撞骗的还少吗?为啥?滥竽充数的太多了!!!!

  • 2023-06-11 19:48

    取消职称评审

  • 2023-06-12 06:31

    论文不假吗[笑着哭]

  • 2023-06-11 23:55

    对医生的要求太低了吧,还要要求他们财务知识达到中级,嘴皮子功夫达到十级,法律知识达到律师级,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6小时,医保知识知晓率100%,医改绩效考核制度知晓率100%…

  • 2023-06-12 07:57

    外 我们的祖传的最科学,

  • 2023-06-11 19:15

    只有有门诊机会,就不愁工作量吧?实在不行就拿着七大姑八大姨的社保卡去挂号呗,总是能达到的,就怕没有门诊机会呀。二十年前认识一个科室主任,那时候实名制要求的不严,他每季度都去自己买挂号条,完成门诊量。

  • 2023-06-11 23:18

    门诊量只是一个参考,怎么可能唯门诊量,如果把门诊量纳入考核,那肯定会把住院量也纳入。考核量的时候肯定还有很多指标来考核质量,这些平时考核都有要求,不是每个医生完成度都一样。

  • 2023-06-13 20:13

    看病能用淘宝吗如果没看好七天无理由退货

  • 2023-06-14 07:27

    我越来越觉得美国日本好了,投错胎了。

  • 2023-06-12 07:15

    是是是 直接买论文多轻松

  • 2023-06-12 08:17

    可以了,总比那些根本不看病人的行政领导,各种不明觉厉的立功受奖来的技术职称要好,以前不就有医大附属医院引进的日本留学的国际著名学者当科主任,结果两年内连普通主治都能做的手术搞砸了十几台,最后学校不得以花了几千万建个实验室去做实验的奇葩

  • 2023-06-11 21:47

    你确信是“做门诊”,不是“坐门诊”!?

  • 2023-06-11 18:14

  • 2023-06-11 19:56

    这样评审根本不切合实际

  • 2023-06-11 17:52

    任何制度规定,都会有利有弊,需要认真考虑研究!

  • 2023-06-11 19:26

    专家的门诊量应当是多少?

  • 2023-06-11 17:14

    [微笑]

  • 2023-06-11 21:48

    职称是要看技术的,各行各业都一样,为什么单说医生呢?

  • 2023-06-12 17:12

    若以门诊量考核医生?所有的医生都会要求已就诊或出院病人,每周都要去医院挂号这个医生的门诊号,复查一次。

  • 2023-06-15 15:32

    很多地方都是随便写多少吧?系统怎么可能那么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