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向来不徇私情,唯独破例为一个人谋了份工作,他是什么人?
1919年,毛泽东的母亲因病去世,不久后,毛泽东的父亲也身染风寒,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最终与世长辞。当时,身为儿子的毛泽东却在外无法赶回家,无奈之下,他只好拜托邻居毛爱桂一家帮忙料理父亲的后事。

毛爱桂一家与毛泽东一家,自祖辈开始就是邻居了,在毛母身患重病时,也是由毛爱桂的母亲照料的。而毛爱桂与毛主席的缘分也不浅,虽然毛爱桂比毛主席小上十几岁,但毛主席开展农民运动时,小小的毛爱桂总是自告奋勇当他的哨兵。
1927年,国民党大肆围捕共产党工农群众,得知毛爱桂一家曾帮助过毛主席,敌人立马对毛爱桂展开了追捕,在逃亡过程中,毛爱桂与其母亲吃了不少苦头。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想念着曾帮助过他的毛爱桂,于是修书一封,询问毛爱桂的身体况。收到毛主席的来信,毛爱桂激动不已,便托人回信。信中,毛爱桂直言自己的困苦,并希望毛主席能够帮自己的儿子找一份工作。

要知道,尽管毛主席是一个十分顾念旧情的人,可是,当面对各种拜托自己帮忙安排工作的人时,他是十分严格的。倘若对方真的困难到揭不开锅,毛主席也只会用自己的钱暂时资助对方。
毛主席这一生都未曾因为私情走过后门,面对毛爱桂的哀求,他破天荒地答应了:“要你儿子出来搞一点称心如意的工作,我亦十分高兴。”

于是,在毛主席的这封推荐信下,毛爱桂的儿子找到了一份在招待所当服务员的工作。有了这份工作,毛爱桂家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可见,毛主席是多么珍惜这一份旧时的情谊,不惜破例一次为故人的儿子争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