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留人,用“心”比用“薪”重要
高会鹏

一边是返乡团圆,一边是“高薪诱惑”,春节临近,你会做何选择?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承载着浓浓亲情和团圆期盼,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归家的号角。然而,总有一些人因职责所在,无法在此时与家人相聚。
如何留住他们?答案是:用“心”比用“薪”更重要。
谈到“薪”,不可否认,薪酬待遇是对劳动者付出的一种物质回报。春节期间,通过提高工资,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但仅靠“高薪”,就真的能留住人心吗?
“心”的力量,无法用金钱衡量。对于那些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公安消防、交通工作者、外卖员以及工厂工人等,他们所渴望的,不仅仅是丰厚的报酬,更是一份真挚的理解与关怀。
用“心”提供人文关怀。比如医护人员,在春节期间可能要面对比平日更紧张的工作压力,医者仁心的责任让他们无法脱身。如果只是给他们增加薪水,而没有从心底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没有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那么,他们可能会感到疲惫和孤独。
用“心”增加职业尊重。再看外卖员,春节期间订单增多,他们在寒风中奔波的身影令人心疼。倘若仅仅用高薪来驱使他们工作,而不考虑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安全保障,不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感谢,那么,这种“留”也只是暂时的、空虚的。
用“心”改善工作环境。还有工厂里的工人,为保障生产不停歇,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假如企业只是以钱留人,而不注重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不关心他们的职业发展,那么,工人的心也难以真正留在岗位上。
用“心”,意味着要理解他们的付出,要尊重他们的选择,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或许是一句温暖的问候,可能是一次贴心的安排,亦或是一份对未来的承诺。
唯有用“心”,方能让坚守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更体现在被社会认可、被大众尊重、被同事关心。
春节留人,“心”比“薪”更重。只有用“心”去留人,才能让那些坚守岗位的人真正安心,让他们的付出更有意义,让社会的运转更加和谐有序。
蛇年春节,愿我们都能用“心”留人,而不仅是用“薪”。因为“心”的温暖,能融化冬日的寒冷,能点燃希望的灯火,更能铸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