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占率50%国内第一,200亿机械龙头,崭露头角!

史海峰 2025-03-31 09:28:47

任何行业都处于周期中,先行指标是判断周期位置的“风向标”。

对工程机械行业而言,先行指标是土方机械(挖掘机、装载机)销量。

2024年国内挖掘机销量20.11万台,同比增长3.13%;装载机销量10.82万台,同比增长4.14%,表明工程机械行业正逐步复苏。

土方机械的销量回升,无疑为相关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它们业绩的显著回暖。

在这一波复苏浪潮中,柳工无疑是一个亮眼的例子。2024年,柳工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将达到12.58~14.7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5%~70%,这一增速远远超过了同属工程机械行业的徐工机械和三一重工,充分展现了柳工较强的成长性和市场竞争力。

柳工之所以能够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其成长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装载机业务掀起了电动化浪潮。近年来,随着三电技术(即电池、电机、电控)的逐渐成熟和电池价格的持续下降,电动装载机和燃油装载机之间的价差在逐渐缩窄。这一变化为电动装载机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电动装载机在使用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相比燃油装载机,电动装载机每年可节省运营成本约28万元/台,这对于追求高效益的客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因此,电动装载机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实实在在的,这也激发了下游客户的配置热情,使得电动装载机的渗透率得以持续提升。

柳工的“王牌”业务——电动装载机,正是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成本效益,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政策的不断推进,电动装载机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据预测,到2028年,中国装载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40亿元,其中电动装载机市场规模将占据重要份额,预计约为224亿元,渗透率也将提升至约42%。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电动装载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柳工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除了电动装载机业务外,柳工的挖掘机业务也展现出了灵活的应变能力。公司紧密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这种灵活顺应需求变动的策略,使得柳工在挖掘机市场上也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

在装载机电动化这股汹涌澎湃的发展浪潮中,抢先一步进行布局的柳工无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先发优势。回溯至2014年,当电动装载机还只是一个新兴概念,许多企业仍在观望犹豫之时,柳工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行业变革的先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电动装载机的研发之路。

自此之后,柳工在电动装载机领域持续深耕,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设计上独具匠心,更在性能上展现出了卓越的优势。长续航、低能耗成为了柳工电动装载机的两大标志性特点,使得其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性能表现远超同行。

以额定载重量为5500kg的电动装载机为例,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柳工的产品展现出了惊人的能效比。经过实际测算,柳工的电动装载机在连续工作8小时的情况下,其耗电金额竟然比徐工机械同类产品低了约30元左右。这一数据不仅直观地反映了柳工产品在能耗控制方面的卓越表现,也进一步彰显了其在电动装载机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

那么,柳工究竟是如何实现如此优异的性能表现的呢?这背后离不开其对技术研发的执着热忱和不懈努力。柳工深知,在电动装载机这个新兴领域,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走在行业的前列。因此,他们大胆尝试,创新性地采用了电池组和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整机的动力来源。这种动力组合不仅提供了强劲而稳定的动力输出,还极大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除此之外,柳工还充分发挥其在电控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自主研发的电控变速箱以及定制化的电控系统,使得整机的能量转化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这一创新举措使得柳工电动装载机的能量转化效率提升了整整20%。这一成就不仅是对柳工技术研发实力的有力证明,也为其在电动装载机市场的竞争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柳工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不断推动电动装载机技术的进步,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凭借优异的性能,截至2023年末,柳工的电动装载机产品在国内的市占率已超50%,位居国内第一。

此外,电动装载机因其技术先进性和环保特性,其市场价格普遍高于传统的燃油装载机。这一价格差异,为布局电动装载机产品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润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柳工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机遇,积极投身电动装载机的研发与推广,力求在新能源装备领域抢占先机。

2024年前三季度,柳工在电动装载机市场的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的毛利率达到了23.48%,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13.7%的同比增长。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柳工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对电动装载机认可度的逐步提高。同时,柳工正在不断缩小与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行业巨头的差距,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未来,柳工将继续加大在电动装载机领域的投入,力求在新能源装备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与此同时,柳工正凭借着其在电动装载机领域的深厚积累和独特优势,有望在海外市场实现弯道超车,展现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强劲实力。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前50强工程机械企业的销售总额达到了惊人的2434亿美元,这一数字彰显了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庞大规模和巨大潜力。在这其中,国内企业上榜了13家,合计销售额达到了419亿美元,虽然份额占比仅为17.2%,但这一成绩已经充分证明了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然而,在电动装载机这一细分领域,包括柳工在内的国内厂商却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相较于海外龙头企业,国内厂商在生产成本、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具有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优势,从而能够在价格上给出更具竞争力的报价。这一优势对于国内厂商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国内动力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动装载机的降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巨头的崛起,不仅推动了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还使得动力电池的成本持续降低。而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装载机的核心部件,其成本占到总成本的50%到60%,因此动力电池成本的降低对于电动装载机的整体降本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柳工早在2022年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趋势,并与宁德时代签署了为期10年的合作协议。通过这一合作,柳工获得了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技术支持,从而在整机的降本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柳工电动装载机的性价比,还为其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凭借着价格优势和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柳工在海外市场闯出了一片天。2023年,公司在海外市场实现了营收114.62亿元的佳绩,同比增长高达41.18%。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柳工在海外市场的强大竞争力,还使得其海外营收占比上升至了41.65%。未来,柳工将继续发挥其在电动装载机领域的优势,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为实现全球化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了持续推动装载机业务在垂直领域的深入发展与创新,柳工还积极拓展其业务范围,涉足了其他多种土方机械的制造与生产领域。其中,挖掘机作为土方机械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了柳工除装载机之外,极为重视且拥有第二大成长空间的业务板块。柳工在挖掘机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上投入了大量资源,致力于提升产品性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拓宽其市场竞争力。同时,推土机等其他土方机械的生产也在稳步推进,为柳工在土方机械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可分为短期成长空间和长期成长空间。

短期来看,柳工在挖掘机业务上的布局展现出了明确的战略方向和增长潜力,尤其是其主要布局的小型挖掘机(简称小挖)产品,有望成为挖掘机业务的主要增长点。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相对于波动较大的地产投资,国内基建投资的表现显得更为平稳,为土方机械行业提供了稳定的需求支撑。

以水利基建为例,2024年上半年的累计投资额实现了同比增长27.4%的显著成绩。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无疑为小型挖掘机等土方机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水利基建项目中,小挖产品以其灵活、高效的特点,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得力助手,需求量持续攀升。

在国内的挖掘机厂商中,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等龙头企业更倾向于布局大型挖掘机市场。然而,受需求端波动的影响,近两年挖掘机市场整体表现平平,大型挖掘机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这一局势为柳工提供了加速成长的机会。柳工凭借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小型挖掘机市场的精准定位,成功抓住了市场机遇。

2023年,在主要挖掘机龙头企业市占率普遍下滑或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柳工却凭借出色的市场表现,份额逆势蹿升了4个百分点。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柳工在挖掘机领域的强大实力,也充分证明了其小型挖掘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国内基建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柳工在小型挖掘机市场的不断深耕,相信柳工的挖掘机业务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长期来看,柳工挖掘机的成长空间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存量更新替换空间,二是具备高附加值的大挖产品的增长。

1、存量更新替换空间

挖机的更新替换周期为8到10年,2016年是上一轮周期的起点,也就是说从2024年开始,国内的挖机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更新周期,从而推动挖机销量增长。

截至2023年末,国内挖掘机市场的保有量数据呈现出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具体来说,8年保有量的挖掘机数量已经达到了约170万台,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过去几年间挖掘机市场的繁荣景象,也预示着未来存量更新的巨大潜力。同样值得一提的是,10年保有量的挖掘机数量更是达到了约190万台,这一规模庞大的存量市场,无疑为挖掘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这些存量挖掘机,在经历了多年的使用后,逐渐进入了更新换代的周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施工工艺的不断升级,老旧挖掘机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施工的高效、环保等要求。因此,大量的潜在存量更新需求正在逐步释放,为挖掘机制造商和经销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存量挖掘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国内挖掘机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高附加值大挖产品的增长空间

从长期来看,随着全球及国内经济复苏进程的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矿山开采等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些领域中,大型挖掘机(大挖)凭借其强大的作业能力和广泛的适用性,将成为市场的主流需求。大挖不仅能够满足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还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因此备受青睐。

相比之下,小型挖掘机(小挖)市场的竞争则更加激烈。由于小挖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上品牌众多,各品牌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打起了价格战。这种内卷现象导致小挖产品的利润率普遍较低,对于挖掘机厂商来说,仅凭小挖产品难以维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因此,为了保持不错的毛利率水平并提升市场竞争力,挖掘机厂商开始纷纷布局大挖产品。截至2024年末,柳工作为国内知名的挖掘机制造商,已经成功推出了以50吨和70吨为代表的大挖产品,并且具备了120吨及全电控液压挖掘机的生产能力。这些大挖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销售量已经达到了上百台。

柳工在大挖产品上的布局不仅提升了公司的产品线丰富度,还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未来,随着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山开采项目的不断增加,大挖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柳工有望凭借在大挖产品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逐渐缩小与徐工机械等行业龙头的差距。

总结一下,柳工凭借在电动装载机、小挖产品上的率先布局,已经实现了业绩的复苏。在此基础上,公司继续深耕大挖产品市场,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未来打开了新的增长可能性。随着公司在大挖产品上的不断发力,柳工有望逐渐缩小与行业巨头的差距,成为挖掘机市场的佼佼者。

0 阅读:336

史海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