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四大石窟,一般人多少都有点了解,虽说它们都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石窟艺术经典,但又有各自的侧重与特点。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以石雕闻名,而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则垄断了敦煌壁画和麦基泥塑。
前年暑期与朋友自驾西北大环线,敦煌莫高窟当然是要涉及的,不想我们临出发前未曾在网上提前购票(通常要提前一周以上的时间),导致我们途径景区时只能望景兴叹,过而不能入,即便同行的朋友还电话拜托旅游局长任上的老战友帮忙,也未能实现,这份缺憾怕是一时半会很难弥补了。
这次国庆旅行,我预计的两大主要目的地之一就是洛阳龙门石窟,哪怕据说它已开启了人从众模式。
匆匆浏览过洽川湿地处女泉景区,上午十点刚过,我们就赶往近三百公里以外的洛阳市,在预订的时间段得以抵达。
网上介绍,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
更为关键的是,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还有说,大禹开凿的龙门山,就是现在龙门石窟所在。在禹凿龙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形成一片汪洋,时常洪水泛滥。因此,大禹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龙门山可作东西两山的统称,在其被伊水(伊河)分为两半后,其东山于武则天建香山寺后而专称“香山”,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如此,龙门石窟的诱惑力怎能不高。
据介绍,整个景区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组成。从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得悉,这里正在开展“月满赴龙门·盛世迎国庆”主题活动。新闻报道里说,其中的“夜游龙门”与“汉服文化节”似乎很受青年人的欢迎。不过这些都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我就是为石窟来的。
看着龙门古街上来来往往穿着汉服的年轻人,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他们像是一点都不着急,似乎就等着晚上的夜景。可我不行,忙着直奔后面的景区,有可能的话,还想着逛完以后当天晚上连夜赶回去。
步入龙门洞,这里是伊河西岸,宽阔的伊河水里,游船往来。堤岸边,紧贴着龙门山,一座座洞窟已呈现在山体的崖壁上,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眼前真可谓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不由得让人望而生畏。而每到一个参观点,都是排着长龙的队伍,密密实实,像是有点透不过气来,真让人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只好一一舍弃。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继续往前走,去观看最重要的卢舍那大佛。
大卢舍那像龛位于西山南部半山腰间,后代称九间房。网上说,像龛在开窟造像时,没有采取全部开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这座摩崖像龛南北宽36米,东西进深40.70米,为一巨型露天窟龛。高宗初年开始开凿,咸享三年(公元672年)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
登上高高的台阶,眼前的大佛巍然耸立,由不得立时站在原地,举起手机拍照,也不顾工作人员高声的提示,不要站在边上、请往里面走的呼喊。
在外围拍了照片,忙往里走,近前倒是松动许多,不像外围那么拥挤,想必每个游客一上来都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怔住了,很自然就停下脚步,顾不得向前去。
此刻的佛像,是如此清晰,每一尊佛都栩栩如生地挺立在面前,让你如何不震撼与感动到,赞叹它的精美,甚至有几分奢华。佛身上的纹路鲜明,残破处也如此扎眼,让人不忍直视。
卢舍那大佛,据说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其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为小弟子阿难,继而为普贤菩萨(左)、文殊菩萨(右)。想来她已视己为佛,且为佛之中心,以石雕刻,传之于世,要世世代代接受世人的瞻仰与祭拜,哪怕人们只是把它当作文化遗产、石刻艺术来欣赏。
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宛若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据说卢舍那是报身佛,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
再扩展一点佛学方面的知识,佛有三身: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法身即是最本质、最圆满的智慧,是无相可言的。如大日如来佛,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密宗所有佛和菩萨皆自大日如来所出。
报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表现。阿弥陀佛、药师佛、卢舍那佛等都属于报身佛。
而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莲华藏世界中,卢舍那座下的十地菩萨,也是卢舍那的化身、分身之一,他来到娑婆世界,依照法门修行而成就了卢舍那的报身。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
这些都是我在网上了解到的。知道了这些,我们也就明白,卢舍那佛在佛界地位之尊。只是不知,武则天当时真的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了吗?不过她的睿智当是无人能及,其慈祥倒是未知。
参观过卢舍那大佛,继续前行,前面游客稀疏,顺着人流很容易参观,只是遗憾许多窟中的佛头或佛面像是被刀劈掉了,留着残破的身子示人,甚至整尊佛像都被掠去,留下空空如也的洞窟,实让人觉得凄惨。而其它众多的佛像,似乎合起来都不抵一个卢舍那大佛。此刻我的印象里,似乎只留着它的影子,不记得其它。
过前面的伊河桥,来到东山石窟这边,像是已没什么可看。而这里的主要景点,当属香山寺与白园。
介绍里说,香山寺原为印度高僧地婆诃罗墓塔院,武周时期扩建为寺院,并敕名为“香山寺”。武则天时常游幸,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后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使寺名大振。元朝末年,香山寺被毁。清康熙年间,于异地重建,乾隆皇帝巡幸时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并建造御碑亭,存于寺中。
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今这里有“九老堂”。
白园,位于龙门东山琵琶峰上,是全国唯一纪念白居易的园林,占地44亩。
进门直行,但见路转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至极,这里真是个好地方。漫步石级而上,山腰有亭,名曰“听伊”,此亭系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对弈、饮酒、品茗、论诗之处。
由听伊亭而上,在危岩翠柏中有一古朴典雅之阁庐,题额“乐天堂”,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堂内自然山石裸露,白居易汉白玉塑像潇洒自然,静坐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
再往上,为白居易墓,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墓体四周,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团体或个人的数座立碑。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988年七月,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在白园为白居易立碑;1990年仲秋,日本东洋文化振兴会会长鬼头有一,与白居易五十三代孙白景佑同立“白乐天万古流芳碑”;1995年3月,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沼田守助、山田浩史、松井宏雄、鬼头有一在此立“樱献碑”。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日本文化界立碑,原来在海外最受推崇的诗人,并不是李白杜甫,而是白居易。白居易是唐朝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有“诗王”之称。其诗作远传海外,尤以日本为最。被誉为“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等。
据说,白居易在韩国有30多万后裔,1999年四月二十日,韩国白氏代表团参拜白文公墓,并由韩国白氏全国宗亲会在白园立纪念碑。
2000年4月8日,新加坡白氏代表团参拜白文公墓,并由新加坡白氏公会在白园立“香山本源,逸宇传芳”纪念碑等等。
龙门石窟景区就这样仓促中得以参观游览,有遗憾,但也知足了。安心离开,眼看着已近黄昏,还是打消了返程的念头。
就再延长一日行程吧,夜里行车不安全。给老父亲挂电话说明一下,家里还有狗狗由他帮忙照看。听说留它单独在家时闹得可凶,父亲似乎有些应付不来,我们明天参观过少林寺后一定赶回去。
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