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鸦片战争时,英国曾发布“讨清檄文”,号称要“反清复明”

甜心萌熊团 2024-11-25 18:22:19

1840年,大清王朝,闭关锁国多年,依旧沉浸在“康乾盛世”的余晖中,突然来自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这片宁静。

英国这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岛国,以“贸易自由”之名,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01

英国对中国的“了解”与误读

表面上看英国人对大清朝的了解似乎有限,甚至充满了刻板印象,他们认为清朝官员愚昧无知,甚至相信英国人腿不会弯曲,只需一棍即可将其打倒。

他们对大黄茶叶的“神奇功效”极度笃信,坚信一旦停止供应,英国人便会因便秘而亡。

但这只是英国人刻意营造的假象,在这些刻板印象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对中国长达数十年的情报收集和研究。

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就派遣大量传教士涉足华夏内地,长期进行信息的收集与研究工作。

他编纂了第一部汉英字典,翻译了《圣经》,并撰写了《中国总论》等著作,详细介绍了清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民情民生,以及潜在的社会矛盾。

在鸦片战争之时,他曾任英军所占定海之知县,且参与了《南京条约》的签订事宜。他所撰写的《清国大观》一书,对清朝的军事实力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并指出了清军在武器装备、战术素养等方面的不足。

这些传教士收集的情报,为英国政府制定对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英国人正是通过这些情报,了解到清朝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例如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官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以及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组织的反抗活动。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对华战略的筹码。

英国人对清朝军队的了解也远超清朝官员的想象,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清朝军队武器装备、战术部署等方面的情报。

他们了解到清军的火炮数量虽然不少,但妥善率很低,部署位置也不科学,很容易被英军的舰炮压制,甚至还观察到清军采用的线式战术,容易受到英军登陆突击队的攻击,这些情报,为英军在鸦片战争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02

“三大恨”的制造

首恨之事,乃英船遭清廷驱离,英人将大清海禁,说成对英国商务船只的蓄意阻挠,而走私烟土的勾当,却避重就轻,守口如瓶。

大清国海禁本为国体与财经之益,而英商贩烟土,既扰乱华土经济格局,更损害百姓身心康健。

次恨指清朝强占定海、舟山,英人诡称此二地原属英土,不料被清朝悍然强占,然此说纯属杜撰,史实为马戛尔尼使团曾向乾隆帝提出借地之请,然遭帝严拒。

英人遂将此外交插曲渲染为领土纷争,借此煽动战火。

再恨,指清朝官吏针对英人施压,英人将虎门销烟之事,说成清朝官吏对英国无端排挤,却隐瞒其政府在烟土贸易中之角色。

虎门销烟为林则徐挺身而出,为国计民生,行正义之举,英政府却以此事端,悍然发动侵略之战。

英人深谙华朝之内,满汉旧怨已深,利用此机,转化为战略筹码,鼓动“反清复明”之口号,企图瓦解华朝基业,秘密赢取华夏民意。

他将战争的责任归咎于汉人,而不是反思自身的问题,这导致清朝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分散了清朝政府应对战争的精力。

03

清朝的认知偏差与信息战的失败

面对英国精心谋划的信息战,清朝显得应对无力,甚至不敌对手,在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上都遭遇了严重的挫折。

信息战的败局,让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处于下风,并逐渐滑向失败的深渊,清朝的官员对英国的认识固定在了“野蛮人”的陈旧观念中。

这种自大和无知的心态,导致他们对英国的实际力量一知半解,在战争局势的判断上犯下了错误。

这些不可靠和不全面的信息渠道,导致清朝对英国的认识出现重大偏差,与事实真相大相径庭。

《南京条约》谈判过程中,清朝连一个合格的现场翻译都找不到,只能向英国人借用郭士立和马儒翰两位传教士,这不仅暴露出清朝人才的匮乏,也让清朝在谈判桌上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太阳]

参考来源: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三册),天津,宁波出版社,1997.8-9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