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一个中国老宅“润”到美国的故事吗?没错,说的就是荫馀堂。
这个安徽休宁黄村的徽派古建筑,1997年的时候经历了一场跨越大洋的迁徙,最终落户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
01
城镇化浪潮下的古建“阵痛”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地刮起了一阵城镇化旋风,农村青年“用脚投票”,涌向城市寻找机会,留下的是逐渐衰败的乡村和无人问津的老宅。
这就像一个时代的“赛博朋克”设定:一边是霓虹闪烁的未来都市,一边是破败不堪的赛博乡村。荫馀堂,就伫立在这个时代的交界处,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彼时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在悄然改变,老宅的木窗、土墙、不便的取暖和漏雨的屋顶,与新式楼房的现代化设施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还很淡薄,“老祖宗的东西不能随便拆”这种观念,更像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道德规劝,缺乏实际的行动支撑。
荫馀堂的命运,恰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那时中国古建筑在保护方面所面临的重重困境。这座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徽派建筑,是黄氏家族昔日的骄傲,它承载着八代人的记忆,象征着对子孙的庇佑及富足,蕴含着浓郁的家族情怀。
其占地约450平方米的宅院,典型的跑马楼设计、两边对称的布局、四水归堂的特征,无不体现着徽派建筑的精髓。
天井、马头墙、中堂、鱼池……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可随着家族成员陆续搬离黄村,荫馀堂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嚣,最终走向了无人居住的命运。
到了80年代,黄氏家族彻底离开了黄村,这座曾经的家族象征,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02
荫馀堂的转折
随着时代发展,荫馀堂面临被城市化浪潮吞噬的危险,黄家后人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将祖业出售,忧虑新东家不能恰当照料这座古老的宅院;保留下来,却苦于无力承担昂贵的修缮费用,结果可能只能看着它被拆除。
他们仿佛走入了一个死胡同,无论做出何种决定,荫馀堂的保存似乎都难以两全。
正在黄家彷徨无计之时,一位来自大西洋彼岸的知音悄然降临,她便是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门的负责人,一名充满对中国文明热情的学者——白玲安(又称南希)。
在安徽古建的某次考察里,她与荫馀堂不期而遇,旋即被其深深吸引,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她既认识到这幢古宅的文化瑰宝地位,也敏感地感受到了它迫在眉睫的危机, 一个设想在白玲安心中酝酿:她欲将荫馀堂完整搬迁至美国,并进行细致的复原工作,对外展示。
这无疑是个“大胆”的方案,它需要投入庞大的人力和资金,即便如此白玲安并没有退缩,她深信荫馀堂值得让全球瞩目。
她同黄家的沟通顺畅得出奇,其提议甫一抛出,黄氏家族便欣然应许。
三万美金的交易额,与其说是荫馀堂的市场价值,不如说是对其未知命运的一次寄托。
对黄家而言,这可能是最妥善的安排,既摆脱了老宅被拆卸的厄运,又赋予了它重新焕发光彩的可能。
白玲安返回美国后,便紧锣密鼓地展开资金筹措,最终由富达公司斥资1.25亿美元,为这一宏伟计划提供了资金支持。
03
拆解与重生的“像素游戏”
荫馀堂的跨洋迁徙,可谓一场精准的“建筑拼图”,白玲安和她的团队为了在美国再现这座古老宅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解、分类和记录。
一共有2735个木件、972片石材、8500片砖瓦……每个部分都被精心分解,并贴上了独一无二的标签。
除了建筑元素,房内的一切物品,不论是家具、日用品,还是藏在墙缝中的旧信封和簪子,都得以完好无损地保留。
这次迁移并非单纯地搬运建筑,它更象征着一次文化的“集装箱运输”,满载着荫馀堂“零件”的19个40英尺集装箱,横跨海洋,最终停靠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
为迎接这栋来自东方的古老建筑,迪美博物馆特意清出一片土地,甚至移动了两栋现有的建筑,为荫馀堂打造了一个宽阔、明亮的展示空间。
随后的重建工作就像是解谜游戏,需要极度的耐心与细致。中国来的工匠团队,根据之前的标记和记录,将荫馀堂的碎片重新组合。
这犹如一场穿梭时空的对话,中国的匠人精神于这片异国之土得以传承和光大,展现出独特魅力与深厚价值。
重建过程中并非轻而易举的“复制粘贴”,一些损坏的部分需要重新制作,确保建筑既安全又美观。
它仿若对旧照片的翻新处理,既需技巧娴熟,又得满怀对历史的尊崇。白玲安的团队致力于尽可能复原荫馀堂的历史样貌,甚至连家具的摆设、生活用品的布置都力求原汁原味。
床铺上微微掀起的床单,厨房角落的竹篮和木盆,墙壁贴着的褪色海报……每个细微之处都尽力再现这栋宅院在中国时的生活氛围。
经过七年的时光,荫馀堂在美国获得了“新生”,它矗立在博物馆的展览空间中,青色的砖瓦、华丽的梁柱,与现代的建筑风格形成有趣的对比。
04
荫馀堂在美国
2003年,这座中国传统建筑在美利坚正是开始展览,开幕当日访客络绎不绝,逾万名观众的到来,彰显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文明的深切着迷。
众多美国民众未曾亲历中华大地,但这次展览却给予他们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古建的迷人风采,领略中国人居生活与文化深意。
这座古建筑的迁移宛如一条纽带,巧妙地维系着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对话,而也激发了国内对于古建保护的深思。
在彼时对于古建的价值认识尚且有限,保护措施亦相对落后。
2008年,安徽省颁布新规,将古老民居纳入地方发展蓝图,加大对古建保护的力度,虽荫馀堂已然远赴海外,然而其影响却在国内古建保护领域泛起涟漪。
无可避免地,荫馀堂的搬迁引起了激烈讨论,一些声音指出,原封不动地将古建搬至海外,等同于文化的消散。
还有其他观点认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此举实属迫不得已,是文化沟通的一种特殊路径。
尽管众说纷纭,这起案例却引起我们的反思: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成长如何相得益彰?在本土文化传承与全球文化交融中,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太阳]
参考来源:
中外观察 安徽一幢清朝老宅遭拆迁,主家心痛无奈,最后被美国人1.25亿买走
中国侨网 耗时7年,花费1.25亿美元,她将徽州古宅打包到波士顿,守护中国人“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