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激光武器至少领先美俄10年”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科技解析站 2020-07-12 23:23:15

“我国战略激光武器至少领先美俄10年”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无法求证,但是我们可以从公开的激光打靶实验分析出我国的激光武器水平!

1998年激光武器打靶图片(右下角有时间标签)

我们来试着分析下上图弹头毁伤照片。图中左边的弹头是弹道导弹的弹头,右边是榴弹炮弹头。图中的标牌可以作为参照物来估算两颗弹头的口径。这种标牌长度大概是20厘米,那么右侧榴弹炮口径很可能是203毫米,左侧弹头口径很可能是600毫米。从烧蚀痕迹看,左侧弹头被激光打中的时候正在顺时针旋转,从整个弹头大部分外表的黑色烧蚀痕迹看,这颗弹头当时处于末端高速俯冲阶段。右侧弹头只有一个点,无法判断被击中时弹头的状态。

激光武器

那么问题来了,左侧弹头被击中时,激光到底耗费多长时间才将弹头击穿?

第一,我们知道不管是子弹,还是炮弹,或者弹道导弹的弹头,为了确保飞行弹道稳定,飞行时期都是处于高速旋转的。仅以59坦克炮为例:膛线是右旋,炮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炮弹初速为900米/秒时,弹丸飞出炮口的转速为18000转/分(300转/秒)。 弹丸在身管内大约0.01秒,大约旋转三周。根据旋转过的角度,可以测算出激光击穿这个弹头的最长耗时,可以肯定击穿耗时非常短,具体是多少,各位可以请教物理老师或者物理学霸。第二,激光武器打出去的光是圆形光斑,而这个弹头的烧蚀痕迹则是长条状的,说明弹头被击中的时候弹头正在高速飞行导致击穿时有“拖影”。通过标牌比照,我们可以估算烧蚀痕迹大约60公分长。假设当时弹头飞行速度是2000米/秒,那么烧蚀击穿时间是0.0003秒。第三,左侧这种弹头材料是一种能抵抗2500℃以上的高温烧蚀的隔热材料,想在这么短时间内烧穿需要不小的能量。第四,激光这种光虽然高度聚焦,但是随着距离的增加,光斑一样会发散。假设两颗弹头都是由同一部激光武器打穿的,那么可以知道激光在“出膛”前的光斑大小不会超过右侧弹头那个孔洞的大小,当光斑扩散到左侧弹头上那条烧蚀痕迹宽度时,距离肯定不会很近!第五,这张打靶图片是1998年的打靶图片。如今时间又过去20多年了,我国的战略激光武器发展到什么程度,各位可以自己想象。

总结下,图中左侧弹头被激光击中的时候正处于高速旋转飞行状态,与激光武器的距离也挺远。在很远的距离上瞬间就被击穿,可以想象这款激光武器的功率有多可怕!预计需要兆瓦级别的激光武器才能做到!

另外,据美国媒体透露,2007年美国有军用卫星在经过我国西部上空时被神秘激光武器致盲!军用卫星高度至少距离地面200公里。这种距离能将卫星致盲,那功率也不小。根据已有资料记载,目前只有中国和美国具备激光反卫星能力。

KBBF非线性光学晶体

KBBF材料(LSBO材料过于先进,无法展示)

此外,我国陈天创院士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际上帅先研制出用于激光器的KBBF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美国直到2016年才打破我国的垄断。差距超过20年!而我国又于2015年研制出更为先进的LSBO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并且直到现在,美国也没能研制出这种材料。这种材料的最大用处就是用于兆瓦级别的激光器,而且是当时唯一一种符合兆瓦级激光器使用要求的材料。换句话说就是这种材料是唯一一种能用于兆瓦级别的激光武器的材料!目前这两种材料均被我国列入禁止出口名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基本可以认为“我国战略激光武器至少领先美俄10年”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最后提醒下,若有兴趣,各位可以上网了解下KBBF和LSBO两种光学晶体,这两种晶体我国领先各国至少10年!

0 阅读:56

科技解析站

简介:关注军事、科技、经济,分享独特观点,欢迎评论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