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国忠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聊城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一、两河之约--聊城黄河和运河文化的空间交集和交互融合,构建起具有突出文化优势和显著在地特色的聊城地域文化体系
在中国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聊城具有突出的文化空间区位优势和地域文化融合优势,黄河和京杭大运河在聊城交汇沟通,构建起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交织互联,展示出中华大地上一幅特有的历史画卷。可以说,黄河塑造了聊城的大地骨架和地貌基础,影响了地域文化的底蕴和灵魂,而运河则丰富了聊城地域文化的内容和色彩造就了具有独特文化气质和显著个性的聊城文化。
(一)黄河五千年的滋养,积淀了丰厚的聊城特色的地域文化遗产
从三皇五帝到东昌古城再到江北水城、现代聊城,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聊城的历史脉络始终与黄河相契合,在黄河的滋养哺育中成长传承,在黄河的迁徙改道中融合重构。据史料记载,黄河在历史上有5次改道流经聊城(分别为东周·定王五年一前602年、西汉·元光三年一前132年、新·王莽始建国三年一公元11年、东汉·永平十二年一公元69年、宋·嘉佑五年一公元1060年),在聊城留下了明显的黄河故道网络,清·道光28年《重修光岳楼记》记载,“东昌为古东郡。水有黄河故道,九河虽芜没,犹可辨识。”今黄河从 1855 年夺大清河入海,流经聊城阳谷、东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现代黄河景观。
从黄河故道到现代黄河,聊城大地深沉地记载着黄河的足迹,黄河的历次改道,不断续写着历史的动人篇章,铸就了聊城淳朴豪放的民风。“周末有子路、夏育,人民慕之,古其俗刚武,尚气力”(《汉书》)。“今其人尚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隋书》)。“台表弦歌之化,地维礼仪之邦,圣贤之遗迹可寻,邹鲁之遗风未泯”(元·阎复《重修庙学记》)。
(二)六百年大运河的哺育,形成了富有在地特色的民俗风情
从至元26年(公元1289年),开挖会通河,南自安山与济州河相接,北经东昌到临清人卫河,河成后“开魏博之渠,通江淮之运在所未有”,使京杭运河全程缩短了900多公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运河时代。尤其是康熙年间(1662-1723年),会通河进人最为繁荣的时期,两岸的张秋、聊城、临清成为运河重镇。运河通航过聊城,开启了京杭航运史的一段特殊的历史,也造就了聊城文化婉约的一面。
运河造就了聊城城镇体系的空间骨架和历史时期的经济繁荣。在京杭运河山东段所经过的府、州级别的城市共有四个,而聊城就有东昌府、临清直隶州两个,特别是临清设粮仓、建钞关,政治经济地位极为重要,“实南北之要冲,京师之门户,舟车所至,外连三边。士大夫有事于朝,内出而外人者,道所必由”(清·乾隆《临清州志》卷2),明代著名文人李东阳在《临清二绝》中这样赞颂临清:“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人青云。官船商舶纷纷过,击鼓鸣罗处处闻。”同时运河沿线因漕运和商业往来,形成了诸多商贸重镇。张秋“跨运河之上,周八里,四门有楼,南北渡口设敌台四座,规制宏壮,为漕河重镇”(清·康熙《山东通志》卷4)。阿城镇“市肆殷繁,人烟稠密”(民国二十六年《增修阳谷县志》第一册)。
运河的物流往来和人流交织,更是带动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畅达的南北文化交流和东西文化交融。教育大兴、文风日盛、人才济济。明代山东运河沿岸有书院42座,其中有13座在聊城;清代有书院 86 所,聊城就有 25 所。可谓“人文飚起,名卿蝉联”(乾隆《山东通志》卷23)。从1401年到1900年,山东运河沿线中举者1521人,聊城、临清合计419人,在运河沿线府州中独领风骚。明清之际运河沿线中状元者12人,有5名在聊城。“士多才俊,文风为诸邑冠,武风亦极一时之盛,咸同。殷商大贾,晋省人为最多。昔年,运河通时,水陆云集,利益悉归。”(《聊城县志》)
聊城运河沿线的文风昌盛带来藏书文化的盛行,晚清临清徐坊归朴堂,“当其盛时,家富万签,骎骎与南瞿北杨齐趋并驾”(傅增湘《双鉴楼善本书目序》),聊城杨氏海源阁为当时全国四大藏书楼之一。
聊城作为北方水陆枢纽,促进了运河文化与黄河流域文化特别是山陕文化的深度融合交流,同时也带动了艺术、饮食、建筑和运河管理文化的深度融合和特色彰显。
两河文化的滋养,以齐鲁文化为底蕴和平台与南北文化的融合,使聊城在运河沿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兼具齐鲁文化的儒雅、燕赵文化的豪烈、江南文化的委婉、中原文化特色优势,这是聊城巨大的城市精神财富和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底蕴。
二、融合之路--落实“两创”理念,推进两河文化交融互动,构建聊城文旅发展新优势,提升城市综合软实力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是贯彻“两创”理论,促进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根本途径。文化传承,贵在创新、重在创造。要形成“天下不敢小聊城”的气势,树立“敢为人先的创新新聊城”的开拓精神,达成“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目标,必须在文化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文化创造上形成新优势,在文旅融合高地建设上形成新势能。
(一)以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突出聊城特色,做大两河文章,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高地
2019年初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文化旅游融合提升4项工程。建设国家文化公园,要突出聊城独有的特色优势,以黄河的大气、运河的婉约凝练聊城的城市形象和品牌价值、提炼出代表性景观体系,以“中国文旅名城”“中华古水城”为核心定位,挖掘景观上的“江北水城”“中州古城”、文化上的“黄河天音”“忠义阳谷”城乡上的“运河古镇”“黄河乡村”三大亮点组合,构建“黄河生态文化之旅”“运河遗产文化之旅”“东阿健康之旅”三大优势产品体系,推出灵芝、桑黄、阿胶“聊城新三宝”,以两河交汇处江河牵手、江北水城、临清运河艺术之城为三大代表性景观。构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区、亮点区。
(二)以河为轴,以文为魂,节点开发,构建聊城文旅发展的“大十字”格局,打造双河八百里文化生态、遗产生活廊道
2022年4月28日,历经14天集中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运河通水,为原来停航的河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更为实现运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分别以黄河运河为主轴,打造百里黄河生态文化廊道,形成以刘邓大军渡黄河红色基地、小鱼山梵呗天音、黄河国家森林公园、黄河古镇、阿胶古城等为节点的文旅融合、产城互动的生态文化廊道。打造百里运河遗产文化廊道,突出运河两大古城(江北水城、中州古城)、五大古镇的重点价值,形成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区段。
聊城运河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运河的乡村性,运河穿越鲁西大地,留下了浓郁的运河乡愁,要以村庄景区化、社区休闲化、田园游憩化为目标,结合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构建运河乡村风景廊道,以乡村为基底、运河为主线,串联美丽乡村、旅游特色村、遗产古村落、乡村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综合体、乡村采摘园等多维度的乡村文化旅游点,建设聊城运河乡村文化旅游连绵带。
(三)引领创新发展,推动创新聊城、全域聊城、全景聊城、全产业聊城建设
以全域化、全景化建设为引领,构建六大融合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运河文化体验型,以鲁风运河、江北水城、中州古城、运河古镇为特色,体验运河生活;黄河风情观赏型,以黄河红色印记、黄河故道农业文化遗产、大河东流奇观、鱼山大河天音为特色,领略不同的黄河文化;文学名著观赏型,在聊城的大地上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金瓶梅》、研学海源藏书、走进文化名人(曹植、季羡林);湿地休闲游憩型,休闲黄河故道湿地、游憩生态水城;森林生态度假型,黄河森林公园绿色休闲游憩、马颊河森林温泉康养、黄河滩大河露营地;养生康体旅游型,东阿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黄河故道温泉旅游休闲、运河运动休闲绿道。
(四)突出两河优势与特色,服务新兴市场需求,契合微度假时代需求,以“慢游聊城”为特色,打造独有的聊城文化印记和文旅标识
旅游进入体验休闲与慢游时代,特别是微度假、微休闲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消费进入新的供求关系阶段。旅游消费过程是游客在空间上移动的过程,运河是文化体验最好的历史空间,也是慢游最佳的行游合一的大容量载体。以两河在聊城形成的文化资源为寄托,推动文旅融合和文化资源产品化,形成独有的聊城旅游记忆。以黄河文化为特色的大河奔流文化印记:红色黄河(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地)、古代战神(蚩尤)、黄河天音(小鱼山)、黄河奇珍(东阿阿胶)、黄河行迹(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黄河雄风(景阳冈)。以运河遗产为特色的鲁风运河聊城运河文化印记:运河双城(东昌古城、中州古城)、五镇(寿张、张秋、七级、李家务、魏湾),运河水利工程奇迹(七级闸、鳌头矶)、运河美食记忆(东昌会馆美食、临清运河上的舌尖记忆)。
挖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创造性转化为路径,提升文创产业文化内涵,彰显聊城地域优势,以产业化为方式,打响“山东手造·聊城有礼”品牌,形成特色化旅游购品供给体系。
(五)突出文旅产业辐射带动功能,构建新型产业链,形成集聚、集约、集群型文旅产业新优势,服务高品质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围绕“六新聊城”建设,促进融合发展。历史上的运河畅通推进了沿线城市、镇区的文化经济、社会结构重构、促进了居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治理方式的优化。全面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围绕新时代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突出统筹理念,强化融合意识,全力推动城乡融合、产城融合、水陆融合、文旅融合,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文旅休闲消费区、特色品牌店。繁荣发展夜间经济。综合发挥聊城市中医药、温泉、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构筑多业态、多模式的大健康生态园。
发挥黄河文化的生态和文化优势、运河文化的空间和非遗优势,适应微度假、微休闲时代的消费趋势,围绕消费中心城市功能,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域重点城镇为节点、乡镇和特色农业园区为支点的消费城市网络体系,重点建设好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景区化村庄、休闲化社区、产业化园区,以新产品、新业态,实现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形成产业链闭环。
运河开发是聊城旅游空间集聚和产品空间整合的非常重要的纽带,相信运河的复航会极大地推动聊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的勃兴,打造出一个令山东人骄傲、让中外游客瞩目的运河旅游的高端精致的产品群和中国运河文化旅游的高地。
作者简介:
陈国忠: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原书记、教授
来源|《黄河运河流域高质量融合发展论文集》
编辑|苏平 卜玉叶
审核|刘迎水 王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