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出海业务特海国际,海底捞是“寻生路”还是“甩包袱”?

全球财说 2022-07-20 10:47:32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财说

继颐海国际(01579. HK)、海底捞(06862. HK)后,张勇再度出牌,计划将海外业务分拆上市。

近日,海底捞海外业务子公司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特海国际)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计划以介绍形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值得一提的是,特海国际采用的是“介绍形式”上市。意味着特海国际此次IPO将不发新股、不融资,省去了中间路演、配售等环节,以达到最快速度上市。

如此急于上市或与海底捞本身发展有关。

股价“脚踝斩” 亏损逾40亿

从目前来看,海底捞整体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自2021年2月登上86.75港元/股的高点后,海底捞股价就开始一路下滑,惨遭“脚踝斩”。

截至7月19日报收15.68港元/股,较去年2月高点下跌81.93%。目前尚存市值890亿港元,距离峰值4428.15亿港元已蒸发逾3500亿港元。

图片来源:Wind

2021年更是出现上市5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2021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411.1亿元,年内亏损达41.6亿元。

具体来看,海底捞业绩亏损或与近两年盲目“下沉扩张”有关。

根据往期数据披露,2019年,海底捞门店数量为768家,2020年底这一数据便飞增至1298家。其中,仅2020年下半年就新增了368家门店。2021年这一趋势仍未放缓,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又新增门店299家。

2021年,海底捞仅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开支就高达44.3亿元,而同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只有38.1亿元。

资金链吃紧,业绩亮起红灯,海底捞开启了“开源节流”。

2021年下半年,海底捞坦言此前误判了形势,逆势扩张的计划并不成功,决定调整扩张策略,关闭部分餐厅并计划适当减少未来资金投资。海底捞启动“啄木鸟计划”,尝试“啄”出那些业绩糟糕、看不到改善希望的门店,减轻运营压力。截至2021年底,海底捞因“啄木鸟计划”关店260家。

不过,2021年海底捞依然净增了145家门店,截至2021年年底,海底捞全球门店达1443家,其中1329家门店位于中国大陆,114家位于港澳台地区及其他11个国家。

可以看出,海底捞的海外餐厅占比并不多。截至2022年3月31日。海底捞海外餐厅共有97家,分布于11个国家。

从营收规模来看,2019年-2021年,海特国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3亿美元、2.21亿美元、3.12亿美元。以2021年数据对比,海特国际营收规模占海底捞总收入6.88%,不足一成。

此次特海国际采用的是“实物分派+介绍上市”。“实物分派”意味着特海国际将股份直接分给海底捞现有股东,而非由海底捞直接控股;“介绍上市”意味着不发新股、不融资。

可以看出特海国际亟待上市之心。那么问题也来了,不足1成的海外业务,为什么不放在主体里做大业绩与市值,反而要单独拆分?其成色到底如何?

拆分亏损海外业务为自救?

特海国际的目标是要打造一个国际性的中式餐饮品牌,并在全球传播中式饮食文化。凭靠的是海底捞品牌、国际餐厅运营经验及市场机遇。

不过受疫情影响,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海底捞的国际路线似乎走的异常艰辛。

从餐饮业尤为重要的翻台率来看,特海整体翻台率由2019年的4.1次/天下降至2021年的2.1次/天。而在2021年,海底捞内地餐厅的翻台率整体为3.0次/天。

在疫情影响下,特海国际的总客流量也由2019年的20.77万人次降至2021年的10.19万人次。

数据惨淡,走国际路线的海底捞难免被疑正面临“水土不服”。除存在不同地域市场用餐喜好及文化融合等问题外,真正让特海国际窘迫的还是公司难以盈利,拉垮集团整体业绩的问题。

2021年,特海国际各项成本及开支的总和达到了4.08亿美元,同比增加了43%,超过了当年营收增速的41.1%。

图片来源:特海国际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从成本结构来看,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在海底捞的财报中,支出占比最大的为原材料及易耗品,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42.9%和43.7%,员工成本次之,分别为33.8%和36.2%。

而特海国际,最大的支出为员工成本,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45.4%和45.9%,原材料及易耗品支出占比在35%左右。由此可见,海外用工成本高昂绝非虚言。

成本居高不下,致使特海国际至今尚未实现盈利。2019年-2021年,特海国际净亏损分别为0.33亿美元、0.53亿美元、1.51亿美元。

也就是说,2021年海底捞年内亏损41.6亿元,其中来自特海国际的亏损额就占到四分之一。

根据特海国际招股书中表述,公司于亚洲的每家餐厅开业前成本性支出介乎于17万美元至40万美元,而于亚洲的每家餐厅资本性支出一般介乎于140万美元至300百万美元,而其他国家可能较高。

也就是说,海底捞每新开设一家海外餐厅的投入至少15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58.42万元)。

成本高,早期亏损,且要持续扩张,致使特海国际的债务压力巨大。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1.69亿美元、3.24亿美元、3.90亿美元及4.23亿美元。截止5月31日,这一数据进一步增至4.32亿美元。

这或也是为什么海底捞选择将其海外业务拆分出来的原因,无疑有益于海底捞整体的业绩表现。

特海国际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分拆符合集团及股东的整体利益,将使保留集团及分拆集团各处于有利位置,以更好地发展其各自业务,并为两个集团带来切实裨益。

同时,虽然这次特海国际并不募资,但分拆能让特海国际获得独立的上市地位及独立的募资平台。未来,特海国际可以根据自身业务规划,选择进一步融资。

只是,特海国际的经营脱胎于海底捞,经营效率还不及海底捞。海底捞的估值已经“脚踝斩”,未来特海国际再融资以及如何获得估值溢价都将是不小的挑战。

赛道风起云涌 如何实现突围?

在不断翻腾的火锅红海中,洗牌从未停止,高端化、细分化已成为趋势,头部火锅品牌的竞争则更为激烈。

以呷哺呷哺旗下的高端火锅品牌“凑凑”为例,近年来发展尤为迅猛,成为目前海底捞不可忽视的劲敌之一。

根据大众点评,在国内一线城市中,海底捞的价格区间在110-150元,而凑凑火锅价格区间在140-170元。客单价上,凑凑火锅已经超出海底捞价位。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国内市场,海底捞海外市场的客单价更高。根据海底捞财报显示,2021年海底捞海外餐厅人均消费为197.9元,相当于公司平均值的1.9倍,境内一线城市的1.8倍。这或也是海底捞不愿放弃拓宽海外市场的原因之一。

服务上,凑凑打造出“火锅+烤肉+奶茶+酒吧”新业态组合模式。特定时间,服务人员会为大家表演“蹦迪秀”,成功由火锅转入酒吧氛围,或以此新颖的用餐模式来对标海底捞多年营造的“服务王国”。

2022年1月,呷哺集团旗下高端火锅品牌湊湊海外首店亮相新加坡,马来西亚项目也正式启动,呷哺集团国际餐饮市场战略正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未来五年,呷哺集团计划将在新加坡布局50家门店,2022年内将在新加坡布局4家店。围绕东南亚市场,未来五年呷哺集团还将在海外布局中央厨房等相关产业链,供应国外市场的同时,打通国内外供应链市场。

不过,中餐品牌出海也并非容易之事。

此前,包括东来顺、全聚德、眉州东坡、黄记煌等多个品牌都曾经尝试走上“国际道路”。早先开店的不少品牌暴露出海外开店的各种问题,比如盲目开店,装修、采购、人力成本高昂,人员管理困难,口味难以适应市场,食品安全意识不达标等等,已有不少“水土不服”导致失败的前车之鉴。

对此,特海国际也表示,海底捞海外餐厅将继续扩大其餐厅网络,但可能会增加风险及不确定性。例如,海底捞海外餐厅的扩张可能会导致其企业文化或餐厅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品牌声誉。另外,人员成本增加、新店开业前的支出和食材供应等,都增加了海底捞海外餐厅的扩张风险。

已知的是,国内市场已是外敌环伺,如今海底捞把目光瞄向海外市场也是情理之中。但当优势逐渐被削弱,在竞争愈发激烈的赛道中,如何去凸显自身的差异化以及核心竞争力,或才是目前海底捞亟待思考的问题。

0 阅读:12

全球财说

简介:用全球视角,深度关注金融和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