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桑树全身都是宝,“一树四药”说的就是它!

养护卫生谈谈 2025-04-26 16:14:47

在乡间小路的田野边和农家小院旁,常常可以看见桑树的身影。桑树从叶到果,从嫩枝到根皮,桑树全身的每一寸都与人类衣、食、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今天一起来了解下吧!

桑叶—— 清肺润燥的好帮手

桑叶也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膳食,上汤桑叶就是我们饭桌上的的家常菜,夏日来上一口,清热降火、清肺润燥。桑叶更是我们常见的中药,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中药里,桑叶生用疏散清泄力较强,秋末经霜后萧杀清泄之力增强,而蜜制后清润力较好。桑叶其性寒味苦甘,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的功效,制炭后有凉血止血的功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桑叶常见的养生搭配:

桑叶搭配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常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的咳嗽和头痛,可以缓解感冒带来的发热和头痛的不适感。

桑叶搭配苦杏仁

疏散风热、润肺止咳。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咽干少痰粘痰或无痰,二者搭配可以宣肺平喘,润燥止咳。

桑叶搭配菊花

平肝明目、疏散风热。二者结合,治疗风热感冒、风热或肝热引起的头痛、眼睛干涩、疲劳。可以驱散体内风热之邪,缓解发热、头痛和眼睛疲劳的不适。

桑叶搭配黑芝麻

补肝肾益阴血而明目,润肠通便。常用于肝肾亏虚,视物昏花兼有肠燥便秘。可以滋养肝肾,延缓视力衰退,让眼睛保持明亮有神。

桑叶虽好,但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服用。

桑椹——滋阴补血的佳果

桑椹性寒,味甘酸,归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的功效。它是滋阴补血的佳品,对于阴虚血亏所致的眩晕、失眠、面色萎黄、目视昏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和津伤口渴以及肠燥便秘有很好的疗效。

当有出现面色发黄,心慌失眠,头晕眼花的情况,可以桑椹干直接泡水喝,或者桑椹干加上黑豆煮水代茶饮,具有滋阴补血,滋补肝肾的疗效,从而缓解身体的不适。

现代研究发现桑椹富含矿物质(如铁、锌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以及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其中,花青素的抗氧化力强,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具有美容养颜、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而丰富的铁元素还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

桑椹虽好,但性寒,味酸,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以及胃病患者要少吃。另外新鲜桑椹容易变质,采摘或购买后应尽快食用,不宜存放过久。

桑枝——祛风通络的健康卫士

桑枝,桑树的嫩枝。性平,味苦,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利水的功效,善于治疗风湿痹痛,脚气浮肿,水肿。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枝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如桑酮、桑素、槲皮素等),还有生物碱、多糖及香豆素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通过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减轻炎症反应,还有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桑白皮——泻肺平喘的巧手

再深入探寻,桑树的干燥根皮竟也可以入药,挖出树根,刮掉外层黄棕色粗糙树皮,纵向切开剥取内层根皮,晒干,它就是桑白皮。

桑白皮,性寒,味甘,归肺经,既可泻肺中之热邪,又可行肺中之痰水,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此外,桑白皮还可以清肝降压,治疗肝阳上亢、肝火偏旺型高血压,常见症状为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常常搭配黄芩、夏枯草、决明子等清肝平肝的药品同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白皮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质代谢。近几年研究表明,桑白皮还能抗人体艾滋病病毒,对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等。

从葱郁的桑叶,到酸甜的桑椹,从细长的桑枝,再到深埋地下的桑白皮,每一寸缕都蕴藏了无限的能量,承载了大自然的恩赐和人类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万 娟,王 盈 佳,刘 萍,等.新疆不同品种桑葚主要功能成分含量比较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25,37(2):97G101.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2020年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3] 唐德才.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4] 李 峰.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3.

[5] 周俭.中医营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作者: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主管中药师 吴少梅编辑:陈佳责编:陈广泰不认识它,就走宝啦!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