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明明是冲着好好沟通的,却不小心把老师给得罪了……人到中年,又学到了宝贵的一课:别轻易坦诚沟通,你以为的真诚,在老师眼里,可能就是挑战权威。
这是咋回事?说来话长,简单地提一提吧。
老二刚进入小学时,就因为做事利索,老师安排他负责班级的垃圾桶(其实就是每天由他倒垃圾桶,日常小朋友用过的纸巾,没有丢进垃圾桶的,也由他用手捡回垃圾桶),一直负责到了这学期。
最近和孩子聊起来的时候,发现因为他一直负责这个事,有时中午是值日生倒的垃圾桶也让他倒,老二倒没觉得什么,只不过他笑着说的那句“习惯了”,让老母亲心中惊了一惊。
老二的性格,相对来说内敛,不太会懂得拒绝。照这样子下去,他能把班级的垃圾桶一直负责到小学毕业?垃圾桶的事情如此,其他的事呢?不该他做的事,因为他人的推卸,也能包揽到身上。
倒垃圾桶这事,既然有了值日生,归入当天值日生的范围不是更合理吗?因为这事,和老师聊了聊。老师的回复很简单:好的,换个人。
放学后,老二回来聊起了这事,老师把这件事当成了荣誉,分担给了另一位同学。在安排这件事的同时,老师把本来是体育老师定的他每日整队的任务,也转给了他人。
原本说那一周老二整完,下周再换人,结果,第二天到学校老师让当天就换人整队。老二聊起这件事的时候,没什么太大的情绪反应。隔了一两天,老二回家说了一句,自己还是有机会整队的。
对于整队这件体育老师指定的任务,老二是喜欢的。看来,和班主任沟通垃圾桶的事,触发了某种程度上的蝴蝶效应啊。
人到中年,被实实在在地上了一课。大概是一直以来遇到的老师,都是很真诚的,也就以为抱着真诚的态度,把真实的想法和老师沟通就好。
没想到,实在没想到,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听得进话,一不小心,家长的沟通,在老师眼里,就成了挑战权威。然后,老师在这件事上可以给你所谓的答复,在另一件事上,也能同时给你另一种答复作为“回报”。
想继续和老师沟通,想想又不妥。很明显,与这位老师真诚沟通,不是最好的方法。
面对孩子,老母亲觉得自己这次做错了,心里难受了一阵子。这种难受,让人陷入了自我怀疑,耗费了不少精力。
这种自我怀疑,不就是这两天看的《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里,提到的育儿谎言之一吗?
育儿谎言“我这个做妈妈的要是像谁谁就好了,她可是个神通广大的人。”《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里的这句话,就是收到老师“回报”后,老母亲内心的想法之一。
可这是真的吗?《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里提到,这是育儿的谎言之一。真相是:正确的行为并不能保证理想的结果。在育儿这件事上,你样样都行。
书中的这句“正确的行为并不能保证理想的结果。”让人心中舒服不少。老母亲心中的理想结果,不就是老师回应垃圾桶的事,但没有其他多余的事。
但现实并没这么理想,毕竟,老师也是活生生的人嘛,她也有情绪,当然,她这种处理情绪的方式并不一定对。可我们无法阻碍他人的想法,所以,正确的行为并不能保证理想的结果。
这句话说很多遍,心中堵着的那口气,能顺不少。
其实这个谎言的背后,还有一个为人父母很容易犯的陷阱。什么陷阱?——父母的压力陷阱。
父母的压力陷阱什么是“父母的压力陷阱”?《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给了一个公式:
父母只要A,孩子就会B。
什么意思?造几个句子就明白了。
父母只要送孩子去好的学校,孩子就会学习好。父母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孩子就会富足。父母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孩子就懂得爱。父母只要给孩子健康的饮食,孩子就会有好的饮食习惯。
放到最近发生的这件事上:父母只要解决了这件事,孩子就能分清界限。
错了,都错了。
有A,不一定会有B,可能会有CDEFG……
只要我们陷入了压力陷阱,结果又没有如愿,那么,就可能会陷入自我内耗的育儿谎言中。这种内耗,真的太折磨人了。
所以,怎么办?
跳出专属于父母的压力陷阱,心中牢记这个公式:父母只要A,孩子不一定会B。同时嘴里多念几遍“正确的行为并不能保证理想的结果。”
把自我内耗扼杀在萌芽中。
写在结尾的话阅读大概也是讲究时间节点的吧?感谢在这个时间节点,与《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相遇。
这本三位教育领域作者(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梅丽莎•切瓦特桑)合著的一本书,读来让人温暖又很有收获。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里的内容不算多,但每一个章节,对于为人父母来说,很值得看。
Hi~我是弥小木家有两娃,一儿一女(小学生+初中生)佛系养娃的沪漂老母亲~孩子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挑战课题。老母亲一边学习怎样当妈,一边保持自我的成长。分享女孩&男孩养育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