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买房”彻底没戏了?2025年起,国家放大招,楼市迎来三大信号

财道友人 2025-04-07 13:30:46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还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催买房”彻底没戏了?2025年起,国家放大招,楼市迎来三大信号

楼市"软着陆"时代来临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急匆匆找我咨询买房问题,担心错过政策红利。我问他:"知道现在楼市什么情况吗?"他一脸茫然。咱就是说,2025年的房子,真不是越早买越好了!

看看周围,那些着急推销"上车必看"的楼盘广告是不是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改善居住品质"的宣传。这不是偶然,而是房地产市场根本性变革的征兆。通过权威渠道获悉,国家已经放出大招,楼市迎来三大重要信号。今天咱就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帮你避开陷阱,抓住机会。

信号一:政策不再"催买房"

记得以前地方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刺激购房吗?降首付、送户口、购房补贴...这些招数现在越来越少见了。财政部直接允许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回购闲置土地和商品房,比如杭州把卖不出去的商品房改造成了人才公寓。

政府从"房地产刺激器"变成了"风险消防员",这是根本性转变!

以前是想方设法让你买房,现在是千方百计保交楼、化解风险。两会后,多地推出现房销售政策,就是不想再出现烂尾楼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中小房企活得特别艰难,简直是进入了"大逃杀"模式,不少开发商在转型做物业、做租赁。

这个信号告诉我们,别再期待政府出台更多刺激性政策了,除非你在一线城市核心区,否则房价上涨的可能性真不大。

信号二:供需失衡加剧

看看上海这种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超过20万套,再加上2026年还有4万套限售新房解禁,供应量实在太大了。三四线城市情况更揪心,年轻人都跑到大城市去了,谁来接盘这些房子?

需求方面更是一言难尽。现在的90后、00后压力山大,工资增长跟不上房价,就业不稳定,谁还敢轻易背上几十年房贷?就算一线城市郊区首付降到10%,照样没多少人排队买房。

房子多人少,这个基本面在未来5-10年内很难改变,特别是人口红利消失后,楼市需求只会越来越少。

信号三:高品质住房成主流

国家明确提出"好房子"建设计划,这才是未来房地产的主旋律。北京要求新开发小区必须配套齐全,广东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像青岛崂山的一些新项目,配备下沉式庭院、儿童专属空间,这些高品质住宅反而更受欢迎。

另一个大趋势是房地产税试点预期增强。这个税一旦全面推开,炒房客肯定会退场,地方政府也会逐渐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转向稳定的税收来源。

未来买房更像是买服务,而不仅仅是买四面墙和一个产权证。

对于普通人来说,房子的居住价值将远大于投资价值,这是我们必须适应的观念转变。

普通人如何应对新形势

如果你打算自住,建议关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学校医院周边)的优质现房,趁着利率低赶紧下手。这类房子因为资源稀缺,即使市场下行也能保值。

投资客们要格外小心了,非核心城市的房子风险太大。据了解,未来几年全国将有600万套保障房入市,这会大大冲击普通商品房的价格。

已经有二手房的朋友们,不妨掂量掂量要不要提前出手。有些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超过15万套,等于三年的成交量,流动性接近冰冻状态。卖不动的话,也可以考虑出租或改造成长租公寓。

房子回归居住本质

必须承认,楼市已经进入"挤泡沫"阶段,国家更关注的是系统性风险而非短期刺激。买房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财富增值途径,多元化资产配置才是王道。

买房这事儿,要理性看待。它首先是个居住需求,其次才可能是投资。把钱都押在房子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居住方案和投资策略,才能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2

财道友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