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原创IP的崛起,与顶级主理人们的自我修养
撰稿|大野
编辑|路由社
题记:
“在你成为道路之前,你不能走上那条路”
——佛陀
4月以来,如火如荼的中美关税大战、贸易脱钩风险,以及全球股市震荡,除了困难与挑战,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之路上,东方大国的崛起与文化的自信已势不可挡。
这一趋势在多个产业领域早有迹象。
近两年来,在电影、游戏、科技、汽车等一些主流文化、科技、工业领域就纷纷涌现出了一批超级中国原创IP,包括《哪吒2》、《黑神话:悟空》、宇树科技、DeepSeek、吉利银河,它们足矣和欧美主流市场相应的代表媲美、对话,甚至一较高下。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4月12日,蛇年电影春节档冠军《哪吒2》,在中国内地累计票房已经达到151.88亿元,独占2025年度内地电影票房大盘的60.8%,全球票房达到21.54亿美元(约合157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名。
无独有偶,2025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国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68.1%,较去年同期上升了8.4个百分点。在新能源车市场,中国品牌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更加显著,今年3月,这一数据达到了72%。
于是问题来了,中国IP为何在此时集中涌现?在与世界大国的正面较量与市场争夺中,它们凭什么后来居上并赢得一席之地?
背后的驱动力和答案,就藏在这些顶级主理人身上。
一、从0到1的远见
“相信相信的力量”。
在当前的内卷竞争与环境下,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这句话被人一再提及,给人信心、鼓舞与力量。
和无条件的相信不同,商业世界还有另一种版本的“相信”——因为“看见”而变得更相信、更坚定。
身处百年未有之变局,立足潮流前沿、推动历史进程的主理人们从0到1的远见,就是率先“看见”的一种能力——基于商业竞争的底层逻辑和本质思考,提出富有前瞻性的战略洞察和预判。
这种能力在不同领域,均有生动的体现。譬如,在人工智能领域,由ChatGPT们掀起的生成式AI革命中,当全行业几乎都陷入了“参数规模的军备竞赛”时,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早早做出了战略预判:专注于底层技术创新,避免与大厂在To C领域的正面交锋,采用开源与极致优化的成本策略,破解OpenAI们的技术、商业护城河。
而在智能电车领域,吉利同样以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样本姿态,闯入了全球设计视野。

2025年,在吉利银河中高端新能源序列发布仅仅两年之后,吉利将其升格为单一品牌并提出“百万银河时代”的目标,这一车圈超级IP现象的背后,凝结着车企领导人、设计主理人、技术主理人等核心团队在战略层面从0到1的远见。
而这当中设计的突围,可以说是战略思维早已成为企业上下同欲的共识,并得到了知行合一的贯彻与实践。
第一,内部一致将设计视为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无论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面向公众的表态,还是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国际汽车设计论坛上的喊话,都表明“设计”在吉利内部获得了战略级定位,其在未来汽车竞争中的重要性会愈发突显。
身为吉利经管会成员和设计“掌门人”,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品牌竞争的商业角度,提出“中国设计新范式”、“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构建”等的建设性建议——通过先于时代的想象和主动掌握未来的长期主义来做中国原创设计,吉利用一场主动升维的设计找到商业制胜的关键。
第二,行业首创并领衔发布两版《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研究白皮书》。

2023、2024年,连续两年在上海举办“国际汽车设计论坛”,吉利设计自觉担当起了中国汽车设计理论研究、构建原创设计话语体系的前瞻思考与时代使命。

以十年为期的中国汽车设计求索之路,陈政还进一步将“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概括提炼为包括百家思齐、破壁和美、弘潮共鸣这三个发展阶段,号召更多来自产、学、研、媒的志同道合者参与共创。
用远见驭未见,用预见破定见。
无论AI人工智能应用,还是智能电动汽车,正是基于一种战略思维上的洞察力、预判力,中国超级IP的主理人及其团队才能坚定选择去做难而正确的事,始终站在长期主义的立场去做技术、做商业、做设计,用原创性思想、理论和方法向行业约定俗成、向不断追求突破的自己发起挑战。
二、从1到N的匠心
如果说洞察和把握历史机遇,离不开从0到1的战略思维与远见,那么,把机遇真正转变为现实中的商业机会,实现从1到N的成功,还少不了“势在人为”。
第一,“势在”就是时势,是国运。
近年来,中国软件、动漫、游戏、新能源车都在快速发展、壮大,催生这种现象的核心动力是民族崛起与文化自信。换句话说,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这个时代的人提供的历史机遇,即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第二,“人为”是大国工匠,和他们持续打磨产品的匠心。
当然,想在别人擅长的传统领域迎头赶上,甚至还要在一场“马拉松”式长跑中完成超越并赢得一席之地都非易事。源于5000年灿烂文明的优秀传统和不凡造物,都是可资吸收借鉴的庞大文化资源,打造这些不凡造物的大国工匠们与他们的匠心精神,是可资主理人们见贤思齐的楷模。
由此可见,无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从1到N的过程,核心要素都是人。
借用知名人类学家项飙的一个观点——“将自己作为方法”,我们能更加清晰看到中国新生代导演、工程师、设计师们挑战成规、死磕自己,极致打磨产品的相似过程。
无论是耗时五年制作完成的《哪吒2》,还是耗时七年才诞生的《黑神话:悟空》,背后都是主理人饺子、冯骥、杨奇们慢工出细活、对细节极致追求的匠心精神,也是他们将自己作为方法,像西天取经路上的苦行僧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砺之后最终修得正果的求道过程。
这种时势造英雄的时代自信,持续打磨产品、不断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也是吉利设计主理人陈政及其团队这两年多来走过的一段从1到N的精进旅程。
在产品定义上,从吉利银河E5在A级纯电SUV市场追求的“全球审美公约数”,到吉利中国星东方曜在燃油A+级市场重新定义“中式豪华新范式”,从第四代博越L在A级燃油SUV市场再创的“山河气韵”,到银河星耀8在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推动的“豪华平权”,它们无不在不断打破常规,持续突破边界。

在设计迭代上,从第四代博越L直瀑式格栅的“中国R角”曲率研究和应用,对初代车型“涟漪美学”的致意和进化,到吉利银河星耀8对中国瓷器的厚釉技艺、对中国椅沉肩坠肘舒服体验的继承和发扬,“大国之美”都是对大美中国、大美时代的积极回响。

显然,一款款吉利新产品是对各个细分市场传统产品定义的大胆突破,也是每一个产品细节和用户体验上像素级的极致打磨。
换句话说,它们也集中体现了陈政及其团队孜孜以求打造足以媲美这个时代的“大美中国车”的一种自我期许和敢为人先:其一,敢于重新定义和重塑产品标准的职业雄心;其二,敢于向世界转译中国智慧和中国审美的时代自信;其三,敢于面向全球设计界提出中国方案的信心。

“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明日世界之动向”。
两年前,某德系豪华品牌CEO曾在中国做出这番断言。它具体而微从一个行业和侧面印证了,百年汽车工业面向智电时代的转轨过程中,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国力量和占据的分量。
当然,历史从来是由人创造的。不管是汽车行业,还是前文提及的电影、游戏、科技等领域,能够捕捉时代动向,成功将其转化为产品和体验,并最终形成浩荡产业趋势和引领性力量的正是陈政、饺子、冯骥、梁文锋这些中国超级IP主理人身上的先锋精神、职业自信与匠心精神。
写在最后
“在你成为道路之前,你不能走上那条路”。
在保罗·索鲁(Paul Theroux)的《旅行之道》扉页上,写着这句来自佛陀的箴言。
这不只是一名旅行作家的夫子自道,和他用五十余年的时光游历世界后得到的经验之谈,它同样是近年来中国原创IP崛起之路的真实写照,也是创造出它们的主理人给予我们的深刻印象。
伴随大国崛起与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强,中国原创IP之所以能够不断走向世界,在一场技术创新与原创设计的“马拉松”中后来居上,离不开从0到1的远见,也离不开从1到N的匠心。
进一步来说,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些IP的主理人和创造者,三个关键词可以概括他们的共同特质:对时代走向的战略远见和敏锐洞察力,定义新标准和提出新方案的能力与自信心,以及将战略思维和行动方案成功落地并持续打磨精进的工匠精神。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