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水饮与脂凝的关系及区别论治

炎黄国医吴越 2025-02-07 13:34:45

痰:解字,从病从炎(两个火),因此,痰与火、与脂应该相关。

水与油脂:广义的水应有两种:水包油(肾水、肾阴)、油包水(命门油脂)。

肾水、肾阴可以治君火,滋阴则火熄。

命门油脂不能治君火,如以油浇火,越浇越旺。

肾水、肾阴不能治相火,越滋阴越是迫相火越出。

命门油脂能治相火,所谓补火而引火归原,熄相火(相火越虚则越亢)。

油脂应是相火的主要载体。

火之极则苦,体现为胆汁。火炎上,极而反下,所以胆汁反下。

胆汁不下,胆火不降,是相火虚的表现(相火不能达到极盛)。因此,降胆不能纯用苦寒,也要温补命门火。

胆汁不足,胆火不降,油脂不好消化——这是生痰的一个病因(胆火虚证)。

胆汁、胆火不虚,但肉脂吃得过多,超过了胆汁的消化能力,也是生痰的病因之一(这是实证)。吃肉多易生痰,这是常识。

油脂消化不良,造成脂凝,与水相混,则成痰。

痰蒙心窍,主要病机是脂肪蒙蔽心胸——温胆汤证。

脂凝与肌腠,阴证则成脂肪瘤,阳证则成痰核——被称作“痰核”(淋巴结)者,主要病机是脂凝。

古称“痰火”的,主要是油脂、相火问题。

古称“风痰”的,要分寒热,热证接近痰火。

痰与饮的区别:痰多含油脂,而饮多含水分(故统称水饮)。

水饮的五脏病因,主要责之脾肺,容易引发脾运化病与肺咳喘病。

脂肪的五脏病因,主要责之相火(命门与胆),容易引发火郁、心烦等病。

脂肪代谢不良与命门密切相关,因此,肿瘤、包括恶性肿瘤,都与脂肪理病产物有密切关系。所以,治疗癌症,用温化脂肪的方法是根本方法。

脂凝(痰核)比水饮结聚要坚固、难解。所以用治水结的方法,如用于治疗脂凝、脂肪瘤,则效果不明显。

西医讲的脂肪、血管硬化与中医的胆、三焦、命门火的关系密切。

西医讲:血脂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痛风、肾病综合征等——大体上,这是中医的命门火、胆火虚证。但不绝对,需要具体诊析。

西医讲:血脂降低常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肝硬化等——大体上,这是中医的命门火、胆火虚证,或肝肾阳虚证。但不绝对,需要具体诊析。

西医讲:血脂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体上,这是中医的阴虚火亢(命门火、胆火上亢)证。但不绝对,需要具体诊析。

西医讲:高密度脂蛋白增高是正向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有害的。——大体上,中医的命门火、胆火如果健旺,则高密度脂蛋白增高;命门火、胆火如果虚衰,则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但不绝对,需要具体诊析。

以上见解,仅是抛砖引玉,欢迎指正。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

2025年2月6日

郑重提示:文中如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需求医诊治。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文章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实践问题。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而学习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则最为容易!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著作、文章和课程。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心愿:提炼中医理论,完善经方体系!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愿中医弘扬世界,广济众生!

附1: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C5、《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续集)》(加深讲解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的经典用药,另外非经典用药100多种加以讲解)

第二系列:略

第三系列:略

附2: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第一类:经方课程

一、《分类讲病(经方体验)》(含《医案借鉴》类课程)

二、《经方易用(经方入门)》

三、《经方直用(经方晋阶)》

四、《经方逻辑(经方研修)》——特别系列:经方体系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第三部分、《经典深解课程-伤寒金匮》等

五、其它经方课程

1、通方课程:《阳主阴从:中医通方,简易多能》

2、综合课程:《经方应用总体思路》

第二类:针灸课程:略

第三类:古法养生课程:略

第四类:其它课程(多数公益免费):略

……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