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一作冷)。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伤寒论原文:
112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牡蛎 五两(熬) 蜀漆 三两(洗去腥) 龙骨 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注解:
伤寒病误治用火熏烤法强迫出汗,导致亡阳,“惊狂”,“卧起不安”,需要用龙骨、牡蛎重镇潜阳、定惊安神,火烫伤需要用蜀漆来散火,就是常山的苗。
详细讲解请参看“救逆汤”的章节。
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小阳旦汤(桂枝汤)的变化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原文:
113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注解:
看上去像伤寒,但是脉不弦紧,而是弱。脉弱的话必定渴,如果用火熏烤治疗,过后必发谵语。
脉弱者发热,再加上脉浮的话,那就要以桂枝汤为主方来治疗——参阅“脉浮弱”与桂枝汤证的论述。
原文:
114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注解:
这是用火熏烤的误治,用火熏了,又不出汗,热没有出路,就会入血分,血分是养神的,所以会烦躁,比烦更甚,会便血,这叫火邪。
“到经不解”,外感病传六经,到了一定的时间会自愈,称为“到经”,就是经气运行的周期。像这种受了熏烤之热的情况,如果到了时间病还不好,病就会转,就会便血。这种情况属于火邪的范畴。
原文:
115 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注解:
“脉浮”,又发热得很严重,这是实证,以艾灸法是治虚证的治法,体内气血会因火而动,会发生“咽燥吐血”。
原文:
116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注解:
“微数之脉”,脉数则有热,不可用灸法,灸则得火邪,烦逆,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脉浮”,病在表,应该用药物发汗,如果用火灸,火邪闭在身体里出不来,火是上升的,人体便会出现上热下寒的现象。这时候“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腰以下重痹。人体如果自己来解这种局面,必定先烦,然后有汗出就解了。有汗说明阳气从里外而能出体表了,相当于服了桂枝汤。
原文:
118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 一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牡蛎 二两(熬) 龙骨 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注解:
两次误治:首先是火逆,上逆之证,上逆应该汗出而解,却用了泻下药;又用了烧针的疗法,添了烦躁。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总的思路是:用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龙骨、牡蛎重镇潜阳,不寒不热,潜阳、敛火而已,用量多,是治火逆的主药。桂枝甘草汤,可补肝而助心,制阴邪上逆,治心悸,与龙骨、牡蛎,一升一潜,相反而相成,正是用药之妙。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
2024年12月29日
郑重提示:文中如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需求医诊治。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文章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实践问题。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而学习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则最为容易!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著作、文章和课程。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心愿:提炼中医理论,完善经方体系!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愿中医弘扬世界,广济众生!
附1: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C5、《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续集)》(加深讲解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的经典用药,另外非经典用药100多种加以讲解)
第二系列:略
第三系列:略
附2: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第一类:经方课程
一、《分类讲病(经方体验)》
二、《经方易用(经方入门)》
三、《经方直用(经方晋阶)》
四、《经方逻辑(经方研修)》——特别系列:经方体系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五、其它经方课程
第二类:针灸课程:略
第三类:特别课程:略
第四类:普及课程(公益免费):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