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及四大名著之外声名最为卓著的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当仁不让。这部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宏大背景,演绎出一场惊心动魄、奇幻绚丽的神魔大战,叫人拍案叫绝。
不过大家是否知晓,历史上真实的武王伐纣究竟是怎样一番波澜壮阔的景象?《封神演义》里那些个性鲜明、神通广大的人物,又是否存在历史原型呢?
今天就让咱们一同揭开历史的面纱,深入探寻《封神演义》背后的人物原型故事。
传奇谋臣:姜子牙的逆袭人生首当其冲的便是姜子牙,历史上他原名吕尚,人称齐太公,姜姓,因祖封吕地而称吕尚,“子牙” 为《封神演义》虚构。吕尚东海人,年少贫寒,漂泊半生,古稀之年才遇周文王姬昌,这次相遇改写两人命运、扭转历史乾坤。
姬昌对他赏识敬重,吕尚凭智慧卓识,成周朝开国支柱。
史载姬昌遇吕尚前占卜,卦象示 “所获非龙、螭、虎、罴,乃霸王之斧”,似预示吕尚将助姬昌称霸。一介平民的吕尚获青睐原因有二:一说他曾在朝歌为官,因纣王无道辞官,西归于姬昌;另一说姬昌被囚时,他设法解救。
此后吕尚与姬昌共谋大业,姬昌去世时,西周已控天下三分之二疆土,吕尚还将小女儿邑姜嫁姬发。姬发即位十一年伐纣灭商,登基称帝,吕尚作为开国元勋受封齐地营丘,其子孙世袭为齐国国君,国祚延续数百年。
末代暴君:纣王的功与过再看纣王,历史上的他名为帝辛,子姓,名受,是商朝的末代君主。在漫长的历史记忆里,纣王被视作暴君的典型代表,其劣迹斑斑,令人发指。诸如炮烙之刑,以残忍手段折磨臣民;杀比干,忠言逆耳,却痛下杀手,挖其心肝;沉溺酒色,荒废朝政,致使朝堂乌烟瘴气;荒废祭祀,无视祖宗神灵,惹得天怒人怨。随着岁月的流转,后世之人不断给纣王追加罪名,使其形象愈发不堪。
然而抛开暴君这一标签,帝辛在位期间也曾有过一番作为,他最为人称道的事迹当属十四次征伐土方,虽战事告捷,却也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过度透支了商朝的的国力根基。
大约在帝辛在位第30年时,商朝与周朝在牧野展开终极对决,商军一败涂地,大势已去,帝辛绝望之下,登上露台,引火自焚,为商朝数百年的统治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红颜祸水?妲己的真相第三位人物妲己,历史上的她来自有苏国。纣王登基后的第七年,商朝对有苏国发起征讨,有苏国不敌,无奈献出一女子,此女便是妲己。商王帝辛对妲己一见钟情,宠爱万分,对其言听计从。武王伐纣之时,更是将商朝灭亡的罪责归咎于帝辛听信妇人之言,倒行逆施,惹得人神共愤。
于是在攻破朝歌之后,武王果断下令将妲己处死。自此以后,妲己逐渐被后世之人视为商朝覆灭的罪魁祸首。
反观《封神演义》中的妲己,本是商朝冀州侯苏护之女,生得花容月貌、心地善良,怎奈命运弄人,在前往朝歌的途中被九尾狐附身,从此身不由老,沦为祸乱朝纲的工具,最终被姜子牙斩首示众。值得留意的是,在《封神演义》里,纣王的其他妻妾所生的两个儿子殷郊、殷洪,皆是作者虚构的角色,并无历史原型可循。
奠基之主:周文王的崛起之路第四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周文王姬昌。他的祖先可追溯到帝喾之子后稷,相传帝喾之妃姜嫄在外出游玩时,无意间踩到一个巨人脚印,回宫后便有了身孕,生下一子。姜嫄惊恐万分,以为诞下妖孽,狠心将婴儿抛弃于荒野。可谁能想到,这个小生命顽强不屈,竟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姜嫄心生怜悯,又将其抱回,取名为弃。
弃长大后,凭借自身卓越的农业才能,成为主管农业的农官,被尊称为后稷。后稷的第十三世孙,正是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彼时,周部落已在西部崭露头角,成为诸侯之长。
然而这也引起了商王文丁的忌惮,为遏制周部落的崛起,文丁设计将季历召至国都,先是假意封其为西伯,随后便将他软禁起来,最终痛下杀手。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承王位,在父亲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继续开疆拓土,广施仁德,在诸侯中威望日隆。
商王帝辛见状,心生嫉妒与不安,找借口将姬昌囚禁于羑里。在此期间,姬昌并未虚度光阴,而是潜心钻研,推演出了影响深远的《周易》。后来,在散宜生和闳夭的奔走努力下,请出吕尚出山相助。三人齐心协力,共同谋划,向纣王进献美女珍宝等诸多好物,这才使得姬昌得以脱离牢笼。
重获自由的姬昌感恩戴德,拜吕尚为太师,从此二人紧密合作,一方面对内大力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另一方面对外积极联络诸侯,团结各方力量,讨伐崇国、密须、犬夷等敌对势力,使得西周实力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在姬昌即位第四十四年,他顺应时势,称王建制,为日后周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伐纣先锋:周武王的赫赫战功公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溘然长逝,其子周武王姬发登上历史舞台。姬发作为姬昌的嫡次子,在父亲离世后,毅然扛起大旗,继承王位。他深知用人之道,继续重用吕尚为太师,执掌军政大权,同时任命弟弟周公旦为太宰,辅佐朝政,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共谋大业。
并且他们在沣水东岸大兴土木,营建镐京,以此作为西周新的政治中心,全力推进姬昌未竟的灭商大业。次年,姬发在盟津举行盛大阅兵仪式,诸侯闻讯纷纷赶来朝见,众人皆劝姬发出师伐纣,一鼓作气推翻商朝统治。
然而姬发与吕尚冷静分析局势后,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于是果断班师回朝。不久之后,姬发听闻纣王杀害叔父比干,朝堂上下人心惶惶,百姓苦不堪言,深知时机已到,不容错过,当即发兵五万,踏上伐纣征程。大军再度会师盟津,姬发在此举行了庄重肃穆的誓师大会,慷慨激昂地向将士们宣告伐纣的正义性与必要性,随后浩浩荡荡向朝歌进发。
在距离朝歌仅仅70里的牧野,双方展开了决定历史走向的生死决战。商军号称拥兵七十万之众,阵容看似强大无比,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军心涣散。当周军如猛虎般扑来时,商军竟纷纷倒戈投降,纣王苦心经营的下,大势已去的纣王万念俱灰,登上露台,以自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宣告了商朝的覆灭。
姬发顺理成章地称帝,开启了西周的新纪元。此后,他大封诸侯,巩固统治,然而天妒英才,在灭商三年后,姬发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
兴衰传承:飞廉家族的传奇延续最后一位要说的是飞廉,在《封神演义》的故事里,他与儿子恶来同为纣王的忠实臣子。商朝灭亡后,父子二人走投无路,只得向姜子牙投降,期盼能在封神榜上谋得一席之地。怎奈命运弄人,由于封神榜名额有限,出现空缺,姜子牙无奈之下,只得将二人斩首。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飞廉可有着非凡的身世背景,他竟是秦国与赵国的共同祖先。其子恶来,天生神力,以勇武著称,在武王伐纣的惨烈战争中,为商朝拼死奋战,最终战死沙场。恶来虽身死,但其后裔却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地,成为秦国的第一代国君,开启了秦国数百年的辉煌历史。
飞廉还有一子名叫季胜,恶来战死后,飞廉带着季胜隐居于霍泰山,远离尘世喧嚣。季胜的孙子造父,凭借精湛的驾车技艺赢得了周穆王的宠信,被分封于赵城,自此繁衍出庞大的赵氏家族,成为赵国的始祖。
文本来源@奇墨历史(探索放映室)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