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海淀法院共受理涉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5000余件,占全部知识产权案件60%以上”。在4月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海淀法院发布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5年度)》,并通报了十件涉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纠纷典型案例。北京市人大代表高琼,海淀区人大代表叶映芳、孙淼观摩了发布会。
2024年,海淀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171件,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657件,同比上涨12.73%;其中以速裁方式结案1995件,占全年审结案件的54.55%。发布会上,海淀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贾柏岩介绍了该院知识产权审判情况。他表示,过去一年海淀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共计13件,总计赔额达3000余万元,其中单个案件最高赔偿数额达2000余万元;妥善处理首例涉热播剧署名纠纷“诉前禁令”,并在24小时内促成双方达成行为保全和解;全年有3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多起案件入选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和保障,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戴国表示,“涉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不断涌现,对司法妥善处理此类知识产权案件提出了更高要求”。
发布会上,海淀法院民事审判五庭(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杨德嘉介绍了近三年涉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情况。在他看来,此类案件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趋势:涉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问题成为热点,涉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备受关注,涉新类型网络平台责任纠纷日益增多,适用惩罚性、裁量性赔偿的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创新深化发展“数智枫桥”纠纷化解机制。
随后,海淀法院发布了十件涉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纠纷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有的聚焦侵害商标权纠纷中“刑民交叉”问题,有的精准适用惩罚性赔偿,有的为当事人创新合作替代赔偿的判决履行方式柔性解决纠纷,有的探索了涉百科词条数据竞争案件的保护路径,为类案裁判提供了有益参考。
目录
1.百科词条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2.“皇冠曲奇”与“蓝罐曲奇”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3.未经许可抓取体育赛事资讯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4.涉“萝卜快跑”企业名称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5.涉“文心一言”竞价排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6.生产销售假冒“华为”品牌交换机惩罚性赔偿案
7.直播带货“泡泡玛特”服饰惩罚性赔偿纠纷案
8.教育培训机构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9.热播剧署名纠纷行为保全和解案
10.破解企业微信通信协议行为保全案
(扫码查看白皮书)
代 表 关 注
北京市人大代表 高琼
北京北排装备产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本次发布会恰逢其时,响应国家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号召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要求,回应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需求,发布的典型案例,体现了海淀法院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原创性探索,以及法官面对新技术和新业态时持续学习的态度,不仅是法院审判成果的展示,对于企业来说更是教材性指引。希望海淀法院加大对知识产权创造者和社会参与主体的普法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产生。
海淀区人大代表 叶映芳
海淀区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北京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
本次发布会围绕海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中心任务,以完善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引导企业强化法律意识、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回应了新业态、新技术的急速发展对司法的迫切需求,在为企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同时,也为海淀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司法环境。希望海淀法院通过建立动态专家库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平衡好司法保护与知识传播的关系,以更加专业化的审判为企业构建更好的创新环境。
海淀区人大代表 孙淼
国机集团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
本次发布会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所发布的案例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具有典型意义,充分体现了海淀法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司法保护的有益探索,是对多元共治和协同创新机制的生动应用。期待今后法院继续探索以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海淀法院
摄影:康大成
编辑:姜欣雨 肖飞
审核: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