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形式略大于内容的反战电影

杨戬看电影 2020-08-27 11:34:29

《1917》:形式略大于内容的反战电影

罗杰·狄金斯担任摄影师、英国籍电影人萨姆·门德斯导演的《1917》,是一部典型的技术至上主义的反战电影,总评价为形式略大于内容的基础是因为形式和内容都处于高阶。《1917》是《鸟人》之后最能充分利用长镜头“幻术”追求效果的电影,剪辑出一镜到底的战场镜像,也就是让观众始终处于一直“在线”的战场观察者的状态,从而对英军少年战术的遭遇产生同理心。观众一直与主人公“在一起”,是一种类似于电子游戏的沉浸式表达。喜欢形式的观众,可以尽情在行驶中享受。愿意思考内容的观众,也有足够的时间与戏中人同步思量战争与和平、毁灭与生存的意义所在。

《1917》有两棵树,一棵树在开头,一棵树在结尾,那个少年在树下睡着、醒来,电影如同一本折叠的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1917年的某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激烈之际,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赶往死亡前线,向那里的将军传达一个“立刻停止进攻”讯息。八个小时,两个英军少年,送达一封停止进攻的信。武器弹药极为有限,无人知晓前方敌况,几乎没有任何后援支持力量:死亡寂静之地、布满尸体的铁丝网、突如其来的敌军、随时毙命的危险境况。

《1917》前半部分极度写实,两个十几岁的少年接受了一个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在泥泞的战场中不断的寻找生路。两个士兵,可以分别看作是失望与希望的象征。半路上,充满希望的那个牺牲了。剩下那个本来失望的老兵,他本来在索姆河战役(一战最残酷的地狱作战模式)中死里逃生,如今被死去的新战友的情感打动,重新拾起死者的愿景。

《1917》电影故事的客观时间只有八小时,中间那一枪(黑场的那几秒钟代表六个小时的流逝、死亡与重生的界限),唯一的少年进入绚梦一般的超现实,一战战场好似梦境挥洒。无人区貌似无人,但似乎处处有敌人。危险更多的后半部分,越是激烈越是安全,萨姆·门德斯和罗杰·狄金斯营造出这种奇异吊诡的影像,叹为观止。

无人区的樱桃花开,落英缤纷尸横遍野,寂静到无从感知敌人在哪里,处处危机四伏。牺牲的人,念念不忘的是家人。战场上越是残酷,少年越危险,观众越是被义无反顾的前进所感动,前进是为了止戈,也许“真能阻止”更多人死去。孤单穿行在无人区和茫茫人海的那一位,便是1917年返乡的奥德修斯,充满着足够的异质性。他有明确的任务,他有生的渴望,观众跟随着他的思绪起伏,体验到了生的可贵。两个信使活下来一个,最终的使命达到。

电影中有个场面在最终成片中被删去,那就是下令信使出发的军官,在信使出发时就安静的享受下午茶。就以《1917》的英国来说,那些贵族官兵和资本家庭的青年人大量在前线伤亡,也就让中产、平民阶层的工人、女性登上更为广阔的历史舞台。索姆河战役非常残酷,但依然没能对上层社会产生真正的打击,反思是尚未真正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延伸,一战就是不彻底的,经过二十年时间的酝酿,二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德国、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的属性非常明显,中国、美国、英国、苏联、法国等组成的同盟国便具有无可辩驳的正义属性。

《1917》是属于电影院的视听盛宴,那么长的壕沟、那么烂的战场、那么诚挚的情绪,那么长的、诗意的、跨过山山水水的一镜到底。但是,《1917》和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管虎导演的《八佰》等电影,有着非常明白的缺陷,那就是只截取历史的瞬间切片,拒绝承担更为广阔时空背景的大历史塑造,所以这几部电影距离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杰作《拯救大兵瑞恩》有着相当距离。

0 阅读:24

杨戬看电影

简介:与杨戬一起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