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元年深秋的成都,常房握紧督护李严的亲笔书信。城楼上的白幡尚未撤去,刘备驾崩的余痛仍在蜀中弥漫。他望向南方层云密聚的天际,那里有牂牁郡飘摇的狼烟。
"雍闿竖子竟敢截杀邓方将军,如今朱褒又扣押朝廷使者..."常房用剑鞘挑起案头密报,烛火在竹简上投下跳动的阴影。
侍从张平低声劝道:"大人何必亲赴险地?那朱褒向来跋扈..."常房霍然起身,腰间铜印撞得叮当响:"若人人都畏首畏尾,这大汉疆土岂不拱手让与逆贼?"

十二日后,常房带着三十轻骑踏进牂牁郡。朱褒在郡守府设宴,案几上却不见酒肉。
"常从事远道而来,莫不是要查本官的账目?"朱褒摩挲着虎皮座榻,目光扫过常房背后的甲士。
常房不动声色展开李严文书:"朝廷欲与将军共治南中..."话音未落,廊下突然传来铁链拖地声。透过半掩的窗棂,常房瞥见十余名囚徒被押往后院,其中竟有去年失踪的税吏王焕。
当夜,常房独坐驿馆,蘸墨写下:"牂牁主簿郑浑,私调府库粮秣三千石..."
【血色黎明】五更梆响,常房率亲卫直扑郑浑宅邸。破门时,郑浑正与南中商贾密谈,案上摆着刻有"雍"字的金饼。
"好个忠君爱国的朱太守!"常房冷笑,却见郑浑突然口吐黑血栽倒。驿馆外蹄声如雷,朱褒亲兵已将院落团团围住。
"常从事夜闯民宅,逼死朝廷命官,该当何罪?"朱褒的剑锋抵住常房咽喉。常房仰天大笑:"尔等勾结雍闿的证据,早由张平快马送往成都!"
话音未落,朱褒剑光已至。常房最后的意识里,是檐角滴落的血珠在青石板上绽开的涟漪。
【忠骨埋青山】七日后,成都丞相府。诸葛亮凝视着染血的密信残片,指尖在"雍闿通敌"四字上反复摩挲。堂下跪着常房的幼弟常毅,枷锁深陷皮肉。
"诛杀常房的几个儿子,并把他的四个弟弟流放到越巂——此令当真?"费祎捧着诏书的手微微发抖。
诸葛亮闭目长叹:"南中五郡皆反,为了安抚朱褒,此刻需要时间..."
窗外秋雨滂沱,打湿了案头未署名的《请诛朱褒表》。而在千里之外的牂柯江畔,渔夫们传唱着新编的船歌:"常郎骨,化青竹,节节空心向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