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秘史76】白寿:白驹踏雪过祁山

米多知道 2025-03-15 08:15:17
第一章·寒星命名夜

建安七年的冬夜,荆州南郡白氏祠堂内,油灯将族谱上的"白壽"二字照得忽明忽暗。接生婆抱着浑身青紫的婴孩冲进祠堂,跪在族老面前:"这孩儿不哭不闹,怕是..."话音未落,婴儿突然发出猫叫般的啼哭,惊得供桌上的青铜獬豸镇纸滚落在地。

"就叫寿儿。"面色蜡白的父亲白衡抓过占卜用的蓍草茎,在族谱上划出凌厉的"壽"字。檐角冰棱折射着北斗寒光,将字迹割裂成阴阳两半。襁褓中的孩子不知,这个被父亲刻进族谱的名字,将成为缠绕他三十七年的诅咒与祷祝。

第二章·益州戍边卒

建安二十三年春,白寿跪在剑门关戍卒名册前,咳嗽声震得竹简簌簌作响。军司马捏着他细如芦柴的手腕冷笑:"白水关白氏?你们族长白元去年降了曹军,你也配穿蜀军皮甲?"

"白元是某族叔..."话音未落,军司马将名册砸在他脸上:"去马厩!"当夜,白寿蜷在草料堆里数北斗七星,怀中揣着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青囊书》残卷——那是华佗弟子吴普流落荆州时留下的医典。

第三章·街亭断后旗

建兴六年深秋,白寿率领的百人队像钉子般楔入曹魏追兵。他左肩插着三支弩箭,却仍将汉字大旗插在街亭断崖。血水顺着旗杆渗进岩缝,竟开出几簇艳红的石蒜花。

"白曲长!"副将邓铜拽住他染血的护腕:"丞相有令,存人失地!"白寿甩开他的手,从怀中掏出泛黄的《青囊书》撕下一页,就着硝烟咽下:"告诉丞相,白寿在阴平道藏了三百石药材..."(史载诸葛亮曾在此屯药)

第四章·五丈原将星

建兴十二年惊蛰,诸葛亮抚摸着新制的木牛流马,忽然转头问姜维:"当年街亭有个曲长白寿,现在该升将军了吧?"

千里之外的江油关,白寿正用银针刺入自己风府穴。医针突然崩断在穴位里,他望着铜镜中急速衰老的面容苦笑——原来父亲偷改族谱的那夜,早已将"壽"字拆成了"士""口""寸""工",命定他只能做三十七年蜀汉的工匠。

第五章·祁山雪未销

是夜,白寿在昏迷中听见战马嘶鸣。他仿佛回到建安二十四年的汉水之畔,看见父亲白衡正将蓍草摆成北斗形状。"寿儿你看,"父亲的手指划过第七颗蓍草,"此星虽黯,却能引三十七年后的祁山雪..."

当晨光刺破营帐时,亲兵发现白寿左手紧攥半页《青囊书》,右手保持着书写姿势。案上未完成的《北征方略》里,最后一滴墨晕染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诸葛亮《后出师表》曾写下:“自臣到汉中,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七十余人。”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