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铜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从那时起,直到明末清初,玻璃镜传入中国之前,铜镜一直是主流。在大多数历史时期,一提到镜子,指的就是铜镜,而这漫长的铜镜使用历史孕育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个君主陈叔宝将妹妹乐昌公主嫁给太子舍人徐德言。面对隋朝的崛起和陈朝的衰落,徐德言知道难以长久与妻子团聚,于是将一块铜镜断为两半,将一半留给妻子,并以此为信物。陈朝灭亡后,徐德言颠沛流离,而乐昌公主进入隋朝杨素之家。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徐德言发现一位老人高价售卖半个镜子,与他的半个镜子恰好拼成一个完整的镜子。通过这个独特的方式,他们实现了“破镜重圆”的美好故事。在古代,铜镜以圆镜最为常见。圆镜没有棱角,不会伤害照镜的人,同时寓意着团团圆圆、家庭美满。除了圆镜,还有方镜、葵花镜等。有一面很有名的方镜传说发生在刘邦进入秦朝都城咸阳后。在秦始皇的珍宝中,刘邦发现了一面大方镜,能够照出人的五脏六腑,甚至能辨别人心的正邪。秦始皇常用此镜来审判是非善恶,形成了“秦镜高悬”这一成语,后来演变成“明镜高悬”。
镜子在中国文化中不仅仅是实物,更是象征意义的表达。唐代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以谏臣魏徵为镜,从而了解自己在政治上的得失。失去魏徵后,他深感失去了一面可以匡正自己的镜子。镜子不仅可以用于审视自己,还可以作为认识他人和事物的工具。战国时期,齐国相国邹忌曾问妻子自己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妻子回答当然是邹忌更美,但邹忌不自信,于是询问其他人,结果都认为他更美。然而,镜子的真实照射让他更确信自己的判断,从而认识到他人对他的偏见。
在中国文化中,以古为镜、以史为鉴的思想一直存在。唐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将“以史为鉴”发挥到极致。这部书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智慧。通过参照历史经验,人们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可以在治理和生活中找到宝贵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