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提起大唐,就不得不提武则天,她凭借过人的勇气和智慧让大唐江山一度改姓,她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大肆提拔和重用娘家人,让武氏凌驾于李氏之上。据不完全统计,在她当政期间,被诸武势力所除掉的李氏皇族子弟多达上百人,比如唐高祖李渊诸子中的霍王李元轨和舒王李元名、唐太宗李世民诸子中的越王李贞和纪王李慎、唐高宗李治诸子中的泽王李上金和许王李素节等等。
话说风水轮流转,神龙之变后,李氏复唐,反武浪潮一阵高过一阵,魏王武承嗣忧郁而亡,梁王武三思死后被开棺戮尸,定王武攸暨死后被夷平坟塚,还有高阳王武崇训和淮阳王武延秀等诸多武氏子弟先后死于非命。按理来说,李武两家之间的仇恨值应该是拉满的状态,侥幸活下来的武氏子弟应该不会对李唐皇室有多什么忠诚度可言才对。然而中唐时期却冒出一个武则天的从曾孙—武元衡,他用生命诠释了对李唐的忠诚。
颜值担当—武元衡
一、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1、科举入仕
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在武氏子弟威风八面之时,武则天的娘家堂侄武甄却甘愿舍弃荣华富贵,跑到嵩山读书礼佛,不管家族如何召唤,他都拒辞不受,一直等到武则天垮台,他才应召入仕,秉着心中的忠义,他上书劝谏唐中宗李显压制外戚势力,尤其是他们武家。如此下来,他算是成功躲过了李武两家之间的一系列冲突。武元衡便是这个武甄的孙子。
史载武甄和其子武就均是文采斐然之人,武甄早年在一次学士宴中被唐中宗评价为“年虽最少,文甚警新”,武就则著有文集五卷,被收录于《新唐书·艺文志》。武元衡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从小所受到的教育自然不会差。据说他少有才名,诗词歌赋,无所不通,25岁就考中进士,并且还是状元,和他同科的有名相韦贯之等人。
唐朝科举程序示意图
当时唐朝虽然已经施行科举取士,但是每科进士的录取名额极其有限,少则十来人,多则二三十人,录取比例只有1%~2%,考试难度相当大,就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都是连续考了3次才考中,可见武元衡的才华横溢。唐朝的进士一般只会被授予校书郎之类的低阶官职,而武元衡一出道即是京兆府辖下的华原县令。他在任上颇有政绩,入了唐德宗李适的眼,最快的时候一年内连升三级。
仕途上最好的状态之一就是君臣相得,皇帝和大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成就。武元衡在德宗朝无疑是幸运的,他仅用了20年时间就当上了职务含权量非常高的御史中丞,前文提到的韦贯之此时仍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长安县丞,可见他和唐德宗的关系处得相当不错。他见识独到,经常被唐德宗召去咨议军政大事,被唐德宗赞为“有宰相之才”的人。
唐德宗李适画像
2、短暂波折
唐德宗时期可以说是李唐朝局走向的分水岭,就在武元衡中状元的那一年,泾原军哗变,掀起“奉天之难”,自此之后,唐德宗一蹶不振,对藩镇多有姑息,并且对士大夫出身的各镇节度使失去信任,重新让宦官掌控禁军军权,直接导致藩镇和宦官这两颗毒瘤越长越大。眼见于此,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摩拳擦掌,意欲革除积弊,中兴大唐,其中便包括时任太子侍读的王叔文。
王叔文倚仗太子李诵对他的支持,大搞小团体,在朝中形成了一个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武元衡虽然认可革新派的初衷,但是很反感他们这种“结朋党”的方式,即使王叔文亲自劝他加入,他都拒绝了,双方因此搞得不是很愉快。贞元二十一年,复杂而矛盾的唐德宗因病去世,太子李诵继位,革新派水涨船高,迅速进入中枢决策层,开始了“永贞革新”。
王叔文等人主持“永贞革新”
李诵的身体不太好,他在继位的前一年就中风了,不仅说话困难,还长期卧病在床,朝堂之事基本都委托给了王叔文他们。在武元衡等一众大臣看来,王叔文他们很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嫌疑,双方的矛盾因此而更深。再加上作为革新派代表的刘禹锡谋求唐德宗葬礼事宜的仪仗判官,被时任仪仗使的武元衡所拒,革新派哪里能容得下武元衡的存在?
在王叔文的授意下,革新派大臣不断攻讦武元衡,致使他被降职为太子右庶子。革新派的所作所为终究是种下了恶果,反对他们的浪潮一阵高过一阵,最终以李诵被迫退位而告终。后来韩愈将这场革新运动称之为“小人乘时偷国柄”,此话虽然有点过,但是也足以看出王叔文他们是存在很多不足的。那些因为武元衡未曾支持王叔文革新而对武元衡的中伤可以消停了。
唐朝皇帝世系一览图
二、落英飘蕊雪纷纷,啼鸟如悲霍冠军1、铁肩担当
接替李诵坐皇位的是其长子李纯,也就是实现“元和中兴”的唐宪宗。自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势日渐衰颓,历任皇帝都想改变这种情况,可惜不是有心无力,就是自暴自弃,唐宪宗可以说是这里面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从小就崇拜先祖太宗皇帝和玄宗皇帝开创的伟业,甫一继位,就把藩镇问题放在了台面,一心报国的武元衡对此表示强力支持。
武元衡在仕途上的高光时刻因此而来,他被火速提拔为宰相,同时兼管户部事务。适逢李唐宗室出身的镇海节度使李锜一边上书请求入朝,一边又一再申请延迟时间,部分大臣认为可以让李锜如愿,毕竟他也没搞出什么谋反的举动。武元衡却认为朝廷不能受地方藩镇左右,必须以严旨催促李锜按期入朝,不然其他藩镇都得有样学样,对朝廷的威严将构成不利影响。
唐宪宗和武元衡君臣相得
唐宪宗认为武元衡的看法是对的,于是拿出最强硬的态度来应付李锜,使得李锜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和朝廷撕破脸,最后仅月余时间就沦为了朝廷的阶下囚。经此一遭,唐宪宗对武元衡愈发信重,君臣二人结成了亲密的战友关系。不久后,西川刘辟擅自围攻东川,威胁朝廷把东川交给他管辖。唐宪宗在武元衡等人的支持下,以最高的效率派高崇文率军平乱。
打地盘容易,治理地盘却很难。高崇文是将才,却不善于治民,刘辟虽然很快被他灭了,但是民心却迟迟无法安定下来。唐宪宗和武元衡一商量,便由武元衡接替高崇文主政西川,这也算是临危受命了。史载武元衡治蜀7年,政绩斐然,民殷府富,让蜀地重新成为大唐的粮仓、关中的后花园。值得一提的是,武元衡在此期间发掘出了才能卓越的裴度,而这个裴度后来成为了国之重臣。
西川和东川地图
2、虽死无憾
元和八年,武元衡回朝继续担任宰相,当时同为宰相的李吉甫(“牛李党争”之李德裕的父亲)和李绛明争暗斗,武元衡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能做的只有秉持公论,不偏不倚,因此被唐宪宗称赞为“忠厚之人”。当然他只会对自己人忠厚,对那些藩镇依然不改强势。就在他二度拜相的第三年,实力雄厚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公然与朝廷对抗,唐宪宗决定让武元衡挂帅讨平淮西。
藩镇之间虽有竞争关系,但是他们在朝廷跟前却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如果某个强藩被朝廷所灭,那么朝廷的威势必然大涨,其他强藩也会如坐针毡。淮西吴元济正是这其中的“某个强藩”,成德王承宗和淄青李师道则是“其他强藩”。李师道等人认为唐宪宗是受武元衡等主战大臣德影响才对藩镇如此强硬,只要武元衡一死,唐宪宗的态度肯定会放缓。
唐宪宗时期的藩镇分布
就在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清晨,武元衡骑着马赶往大明宫参加早朝,不料被李师道所派的刺客所袭,一代名相就此陨落。据说他在遇害的头一天晚上写下了“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仿佛他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会有大劫来临,可他对此又不想做出什么改变,他所坚定的信念是“我以我血荐轩辕”。从后面的事情来看,他没有白白献身,他让唐宪宗和裴度等人更加坚定了打击藩镇的决心。
当然不会所有大臣都具备“不畏死”的胆气,有些大臣就上书请求唐宪宗罢免裴度的官职,用以安抚强藩,不过这些异样的声音自然难以影响到核心决策层。唐宪宗为了尽快平定淮西之乱,火速将裴度提拔为宰相,并让他主持前线战事。裴度秉着武元衡的遗志,各种高招频出,不仅成功拿下淮西,还搞定了王承宗和李师道,使得大唐重归一统,呈现出“元和中兴”的大好局面。
李愬雪夜袭蔡州,平定淮西
结语遍观武元衡的一生,无疑是十分富有传奇色彩的,他是武则天的娘家从曾孙,是唐朝状元,是有心力挽狂澜的铁血宰相,是横尸路隅的肱股之臣。他为大唐江山奉献出了他所能奉献的一切,他用自己的生命将削平藩镇的舆论推向了高潮,为后继者夯实了基础。他虽未生在大唐盛世,但是照样给大唐王朝的荣耀注入了一股属于强者的血性。
人固然慕强,可强者不应以结果论,荆轲“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马援“马革裹尸还”,张巡“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他们这些人都能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奋不顾身,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武元衡亦是这样的人。向武元衡致敬,向所有孤勇者致敬。
参考文献:
《新唐书》
《隋唐史》
《唐代藩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