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春耕的大好时节,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抢抓时机,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通过提灌站引水上山+高位水池蓄能+管网精准配水模式,破解丘陵旱地灌溉难题, 实现“按需灌溉、即开即用”。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梓潼县自强镇的施工现场,只见机器轰鸣、人头攒动,挖掘机正加紧开挖输水管沟,工人们将焊接完成的管道铺设到输水管沟中,在每一处农田的输水管沟出水口,工人还安装了给水栓。
“这跟自来水龙头一样,在农户需要使用时,打开给水栓就能实现灌溉。”现场工人告诉记者,目前,两台焊接机器同时工作加紧施工,每天铺设输水管道300余米,确保项目按时推进。
“梓潼属于丘陵地区,全县的旱地面积占比较重,为了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高效节水项目应运而生。”据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杨尧介绍,在农业灌溉中,稳定且精准的灌溉水源是首要保障。该项目通过新建提灌站,将山下河流、水库、堰塘等水源抽蓄到山上的高位水池,再通过管道把用水输送到每个灌溉区域,哪个区域需要灌溉,只需打开相应闸阀,实现管道自流灌溉,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与水资源利用率。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34.25万元,计划建设高效节水灌溉4000亩,自2024年12月开工建设,建设内容涵盖新建提灌站4座、高位水池5口,并同步铺设2.5公里的防渗漏材质干管、分支干管、支管的灌溉输水管网。
“整个项目已完成总进度的50%,预计5月底全面完工。”杨尧说。
如果说干管、分支干管是农田灌溉的“大动脉”,那田间支管、节水配套设施则像遍布沃野的“毛细血管”,共同构建起完整的现代灌溉系统,推动农业从传统漫灌向系统节水转型升级。
“该项目是节水农业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度融合,将取得节水、节能、增产、增效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杨尧表示,项目建成实施后,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00亩,预计每年节约用水12万方,粮食增产8.91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36.75万元,总收益增加52.73万元。
来源:梓潼发布
推送出品: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