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多线布局,贾健旭谈合作战略,华为之外还有硬实力

鱼俊讲车 2025-04-14 13:03:34

上汽的这盘大棋,到底能不能盘活?

在新能源车企你追我赶,恨不得一天一个新概念的当下,一句“华为不是唯一大腿”,贾健旭到底凭什么敢撂下这句话?

说白了,这年头,车企不好当啊!

前有特斯拉降价收割,后有比亚迪步步紧逼,哪个日子都不好过。

可上汽呢,家大业大,底子厚实,但船大难掉头也是真格的。

贾健旭临危受命,喊出“连滚带爬”抢回失去的五年,这可不是说说而已,那是真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贾健旭这人,你品你细品,那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早年就在上汽大众摸爬滚打,那时候,他就已经瞄准了新能源这块肥肉。

2018年,上汽大众就捣鼓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e-Lavida,虽然当时的市场反响一般般,但谁能说这不是贾健旭在下一盘大棋呢?

这说明啥?

说明人家早就看到了未来的方向,技术储备也是早就开始了。

可话说回来,光有方向还不行,还得有执行力。

看看现在的市场,那叫一个卷!

新势力们天天发布会,恨不得把PPT做成科幻大片。

传统车企呢?

一不留神就被拍在沙滩上。

上汽想要翻身,光靠喊口号肯定不行,得拿出真家伙才行。

这不,贾健旭就亮出了他的“三套拳”——内家拳、外家拳、组合拳,听着就带劲!

先说这内家拳,说白了就是把自家的资源整合起来,拧成一股绳。

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这些都是上汽的宝贝疙瘩,以前可能各自为战,现在要捏成一个拳头打出去。

而且,上汽内部还搞起了“赛马机制”,鼓励大家你追我赶,谁跑得快就用谁的方案。

这招狠啊,既能激发创新,又能避免一家独大,风险分摊了嘛!

内功再强,也得有外力加持。

这外家拳,就是跟各路大神搞合作。

跟大众、通用这些老牌车企继续深度绑定,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叫“师夷长技以制夷”。

更重要的是,还要跟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这些科技新贵搞基情满满的合作,把人家的优势技术都给吸过来,变成自己的。

就拿和宁德时代的合作来说,2023年7月,双方宣布要深化战略合作,这可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而是要在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有了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加持,上汽的新能源汽车才能更有底气。

这还不够,贾健旭还准备了一套组合拳,也就是所谓的GloCal战略,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

简单来说,就是把全球市场分成不同的区域,然后针对每个区域的特点,推出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MG在欧洲的成功就是一个例子,2023年销量突破2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80%,这说明啥?

说明上汽的全球化战略已经初见成效。

光靠卖车还不够,还得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上汽零束科技在2023年4月发布了“银河全栈解决方案”,涵盖了芯片、软件、数据、算法和云服务,这套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上汽在智能汽车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安全,是智能驾驶的底线。

在贾健旭看来,上汽要做到“不怕撞,不会撞,撞了也不怕”。

这可不是吹牛,上汽在安全方面可是下了大功夫的。

从硬件到软件,从主动安全到被动安全,上汽都要做到极致。

甚至,上汽还在香港筹建保险公司,想办法在安全领域拉起更高的防线。

而且,上汽还开始关注用户需求。

以前,上汽可能更多的是关注竞争对手,现在,他们开始真正地倾听用户的声音。

上汽通用五菱在2023年调整了“人民的代步车”策略,开始推出更多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对了,上汽还在下一盘更大的棋,那就是Robotaxi。

享道平台作为上汽旗下的L4级自动驾驶运营平台,已经跑了140多万公里,接了26万多单。

预计到今年年底,享道出行将会获得上海市政府颁发的470张无人驾驶牌照,支持浦东机场固定路线全自动驾驶运营。

这说明啥?

说明上汽已经在为未来的出行方式做准备了。

上汽想要真正地翻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的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技术迭代也太快了。

上汽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学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上汽在全球化方面也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和文化差异,才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汽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

今年一季度,上汽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3.3%,终端累计交付超过108万辆。

而且,上汽的盈利能力也在逐渐恢复,Q1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8%。

贾健旭的“三套拳”能不能真正打出效果,现在还不好说。

但至少,他已经为上汽指明了方向,也为上汽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的路还很长,上汽能否“守得云开见月明”,咱们拭目以待!

这才是属于上汽的真正开始。

1 阅读:4

鱼俊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