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中国的一张名片。
有老话说:去北京不去故宫,等于白去!
许多人到北京旅游第一站,一般都是故宫。可要想参观故宫,其实也不容易,倒不是说不能参观,而是时间有限制。
除法定节假日外,故宫全年实行周一闭馆,参观须提前购票,当下时节开馆时间为8:30,停止入馆时间为15:30,闭馆时间则为16:30。
单从闭馆、开馆时间来看,参观故宫还需加快脚步、提前计划。
其实不单单是故宫,许多博物馆、景点的参观时间都有所限制,因为几乎每一个地方实行相同的规定,也没多少人会去探究博物馆、景点的开放时间。
故宫时间表
实际早期这些博物馆、景点并无太多时间限制,故宫也曾晚上开放过。之所以不开放夜景、限制参观时间等,与这些年发生于故宫的失窃案由很大关系,尤其是发生于1959年8月16日的“故宫盗宝第一案”。
1959年8月16日清晨,接连下了几天雨的北京放晴。
阳光照射下,故宫黄琉璃瓦显得更加金碧辉煌,整座故宫凸显贵气。管理员田义和照常走进珍宝馆,按照顺序,准备打开皇极殿庑房后就去开养性殿的门。
未上台阶,养性殿一角引起他的注意。
定睛一看,他猛吸一口凉气,不由惊呼:“老天爷!”
随着他的目光而去,只见养性殿第三扇门靠近地面的一大块大玻璃碎了。
田义和意识到出了大问题,当即叫来同事守着现场,自己则迅速跑去保卫科,保卫科很快将这件事上报了北京市公安局。
自此,故宫盗宝第一案案发!
案发时间:1959年8月16日清晨。
报案人:故宫管理员田义和。
接到报案的第一时间,北京市公安局抽调专员立即去现场勘察。直到此时,众人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故宫被盗,遗失的是“故编字1号”里面陈列的14页金册、10页玉册、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等文物的一部分,即8页金册、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
自故宫开放以来,从未发生过如此恶劣的盗窃案,即便在历代皇宫盗窃案中也属罕见,为此中央首长下了死命令:必须侦破!
为此,北京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并向全市通报案情。
那个年代要想侦破这类案件,最常用的方法就一种:摸排。案发第一时间,全市安保部门、基层群众组织全部动了起来。
凡有犯罪前科、行踪不定的人,全部被一一清查。
同时,专案组就“故宫被盗第一案”的作案过程进行复原。其一是为了找到更多证据,其二是为了缩小排查范围。
当时故宫墙高院深,内有高墙、外有护城河,再加上日夜巡逻的保卫队伍,盗贼想要正大光明的进入故宫行盗的可能性极低,因此故宫工作人员被视为重点排查对象。经过多轮筛查,并未发现工作人员有问题,那就只能是外贼作案。
根据专案组推测,外贼应该是8月15日晚潜入养性殿院内,行窃之后自行离开,至于是如何潜入、如何逃走,或许得等抓到嫌疑人才能水落石出。
当务之急:抓人!
没有天网的时代,要想抓一个潜入人海的罪犯等同“大海捞针”。即便是在人海中捞这个人,那也得做。
北京在摸排的同时,协查的通报也下发至全国各地。
故宫被盗不是件小事,各地公安局接到通报后,也都留意着可疑人员。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只能等!
既然对方敢冒风险盗窃故宫文物,就一定会出手。
其实当时专案组认为,能犯下这样一桩大案的罪犯的来头一定不小,结果当罪犯落网之后,才发现之前的调查方向确实出现了一定偏差。
案发三个月后,天津火车站逮到了两个扒火车的“农民”。
那是11月11日的下午,正在检票的列车员发现了两名神情紧张、躲闪检票的年轻人,于是将二人拦住。
那年头逃票情况并不少见,平常遇见了也顶多叫补一下票,毕竟是故宫文物被盗的特殊时期,两名年轻人就被带到了公安局治安科审查。
“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从哪儿来?”民警照例询问,目光时不时看向两名年轻人。
年龄看起来大一些的年轻人紧张地说:“俺叫武庆辉,20岁,山东寿光县北洛公社北孙云子村的。”
被抓的两名年轻人分别叫武庆辉、武良玉,说是山东人,因为没钱才扒火车。说这话的时候,武庆辉不自觉的摸了摸外衣左侧荷包。
老民警注意到这个动作,认为武庆辉没说实话,当即让他将口袋里的东西拿出来。一听到让他拿出口袋里的东西,他神情明显更加紧张,左手紧紧握着口袋,半响也不肯动作,最后在民警的敦促下,才慢吞吞的掏出兜里的东西。
当口袋里的东西被放在桌子上后,民警神色一凝。
仔细辨认后,不由紧张起来:“黄金!”
一个自称买不起火车票的农民随身带着几块碎黄金?这件事不简单!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原本定性为简单的逃票案升级了,武庆辉也从普通盲流成为了一名不简单的嫌疑犯。
“黄金哪里来的?”民警语气明显更强硬了些,似要通过这种语气迫使武庆辉说出真相。到这时候,武庆辉还在做无谓的挣扎。
“祖传的,俺爹给我留下的。”
蹩脚的借口、无法自圆其说的谎言,漏洞百出到民警根本不需要进一步审讯,也清楚武庆辉不可能说实话的民警,开始对武庆辉的社会背景、人际关系等进行调查,并派人核实他所说真假。
一旦有了确切目标后,公安办事效率极高。在一沓沓证据面前,武庆辉意欲作最后的反抗,直到第二天北京公安局派人带着“故宫被盗第一案”的指纹足迹赶到天津,一切的挣扎都显得徒劳。
没错,武庆辉就是盗窃故宫的嫌疑人,而所谓“俺爹留下的金子”,实际是被盗金册上的残片。
事情到此,还有一点让民警疑惑:武庆辉是如何盗走故宫宝物?又为何要冒险去故宫偷盗宝物?
说起来,武庆辉没偷故宫文物之前,家世也算得上足够清白——父母双亡,由哥哥姐姐们抚养长大,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出过远门、没见过大世面,也没多少坏心思。
1959年7月,他到北京探望嫁过来的姐姐。
这是他第一次来北京,对周遭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姐姐也宠爱自家小弟,他来之后,好吃好喝招待着,还给了他一些钱让其出去逛一逛。
东逛西逛,武庆辉走进了故宫。故宫是什么地方?过去是皇帝起居办公的,金碧辉煌、磅礴大气,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人才住得起,他这小地方来的人,越看越惊讶、越看越羡慕,越看两眼直发光。
心想:“如果把这些珍宝都弄回去,岂不是发财了?”
他甚至没想过这样做究竟对不对、有什么样的后果,因为他来自于一个信息闭塞的小地方,从小就没有形成足够的法律意识。何况他从来都没见到过这么多金银财宝,只想着弄回去就发财了!
是无知者无罪吗?并不是,一个人犯下的过错并不会因为你无知而不存在。就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邯郸13岁初中生被杀害案”,从而引发出一个争辩千年的辩题:人性本恶,还是本善?
所以武庆辉即便再怎么无知,也应当知道“什么东西属于自己,什么东西不属于自己”。显然,故宫的一切都不属于他,他理应是清楚的,否则就不会偷偷摸摸去故宫偷,而是光明正大的拿。
打定主意后,他将一把钳子放在书包里就出了门。
在此之前,他已经踩好了点,决定好要偷些什么。那一应珍宝都放在玻璃柜里,大件的玉器、金器不好拿,就专门拿金册、镶着宝石的刀子。
从武庆辉选定的行窃目标来看,他绝非什么都不懂的农民,无非是害怕审判,只能将一切推脱为无知。
8月15日下午,他神情正常的走进故宫,混在参观人群中。
左盯右看中,武庆辉寻找着藏身之处。他很清楚只有等到晚上、夜幕降临,才有机会行窃成功。
终于,他在珍宝馆的南门发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公厕,顺势躲在了里面,一直等到天黑,才蹑手蹑脚的出了厕所。
偌大的故宫寂静无声,循着白天早已踩点好的位置,他借助几块木板顺势爬上了高墙,翻进了养性殿的院子。一不小心,还踢翻了门上的一大块玻璃——就是田义和一大早就发现的那块碎玻璃。
发生的意外让武庆辉猛地一惊,僵硬的躲在不远处柱子后静静观察。
一分钟、两分钟,等了十余分钟后,也没有人前来查看,他这才大着胆子从柱子后走出来,并顺着一个破洞爬进了养性殿。
当看着玻璃柜中琳琅满目的宝物,他早已忽略被划伤的左脚腕带来的疼痛感。
“发财了!发财了!”
强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他照计划盗走了8页金册、5把宝刀。大抵是运气,只计划了盗窃过程的他在故宫东转西转,居然成功走了出去。
而这,就是故宫被盗第一案的全过程。
单从武庆辉的作案手法来看,全程漏洞百出。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盗窃前科的农民犯下了轰动全国、连中央首长都关注的惊天大案!
根据资料显示,自建国以来,有记载的故宫失窃案就有5起,第一起就是这桩“故宫被盗第一案”,第二起发生于1962年、第三起、第四起发生于1980年,第五起则发生于2011年,也是距今最近的一起故宫失窃案。
5起被盗案间隔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照理说故宫的防盗措施越来越严密,不至于还有人猖狂到这种地步。
事实上却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了荣华富贵,铤而走险者广而有之。
说回到“故宫被盗第一案”,武庆辉盗走8页金册、5把宝刀后,第二天就成了全国新闻的头版头条。
那为什么直到11月11日,他才因逃票而落网?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好姐姐。
犯下这等惊天大案后,武庆辉也很害怕。
他的一举一动也不可能瞒得过自家姐姐,当姐姐听说好弟弟就是“故宫被盗第一案”的主角,起初也很慌乱,或许还想过让弟弟去自首。
可当看见流光溢彩的金册、镶着宝石的宝刀,她也只剩下一个念头:发财了!
靠着这笔“意外之财”,将来一定能过的极好。想到这里,她打消了让弟弟自首的念头,只想着如何躲过警方的追捕。
前面也说过,这家人在“被盗案”发生之前,身世清清白白,姐姐的丈夫还是军人,自然不会轻易惹起警方怀疑,接下来就是如何将弟弟送回老家。
到底是做贼心虚,姐弟俩犯了个致命错误:不买票,扒车!
若放在平时,也就是补个票的事,关键才发生故宫被盗案不久,凡是有犯罪前科、行踪鬼鬼祟祟的人,都会被带回警局查问。
武庆辉这个正主结果就因为不买火车票,最终被警方抓获,判处无期徒刑。而他那意图分赃、帮助其逃跑的姐姐则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自此,“故宫被盗第一案”就成为了故宫史上一大记录。随着时代发展,故宫的管理制度陆续完善,再加上之前发生的一些盗窃案、失窃案等,故宫也就关闭了夜景,只针对白天开放,并有开放时间限制。
所以要去故宫参观的朋友们,可自行在网上提前购票,做好规划,让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