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免礼!”
这是贺炳炎参加党七大时,毛主席紧紧握住贺炳炎左手,特许他不必敬礼,自此他也成为了第一位不用敬礼的将军。
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这样的殊荣是少有的。
当然,少有并不代表没有其他例子。
比如另外一位将军——原成都军区副参谋长刘广桐,就曾得到周总理特批:见面不必行军礼。
不过刘广桐并非独臂将军,那他凭何获此殊荣?那就说到他前半生的传奇经历。
一、贫寒磨砺好少年1921年7月,刘广桐出生于山东长清孝里镇。
那时候家里穷,他这个老幺出生之后,姐弟四个人都等着吃饭。偏碰上地薄天旱、连年歉收,家中粮食根本养不活四个孩子。
无奈,母亲只能将大姐送到别家做童养媳。
不过光景也不太好,碰上连年战乱,一家人也只能勉强糊口。
没多久,又赶上国民党抓壮丁。
15的大哥被抓走上了战场,之后再无音讯,听说死在了战场上。到这一年,家里就剩下二哥、母亲和刘广桐。
二哥刘广明很聪明,可惜家里穷,供不起上学,7岁那年就被送到山上道观当了道士,道号“致漠”。
大姐、大哥、二哥相继离家,就只剩下刘广桐和母亲。
母亲常年患病、身体衰弱,也就只干得动些轻巧活,不然也不至于将几个孩子相继送走,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家里最后一个孩子自然不可能送走,那一应担子就落在了他身上。
十岁的刘广桐,只上过一年小学,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就只能辍学务农,帮着母亲种粮挑粪,家里的活计基本都落在他身上。繁重的农活并未压垮他,反倒锤炼了刘广桐钢铁般的意志。
14岁那年,他开始外出“打工”。
那时候可没有劳务合同、劳动法,有的只是无尽的压迫、剥削,再加上母亲患病,也走不了太远,就在乡里一家油炸店做短工。
日子不仅苦、还累,一年到头存不到多少钱、勉强混个温饱。
这也是那个时代底层人民基本写照,可再苦再累再穷,不也得过下去。那段经历让刘广桐内心萌生了“叛逆”的种子,“革命”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1938年9月,17岁的他参加了八路军。
刚参加八路军的他,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革命,只知道这是一支打日本侵略者的部队,是一支为老百姓干好事的队伍。
加入八路军后,刘广桐随部队在大峰山地区开展革命活动。
当时侵华日军采取“三光”政策,八路军处境十分艰苦,年少经历的那些磨难,得以让他坚持下来。
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是光荣的,自然对自己更加高要求,战斗往往冲在第一个,因此多次负伤,更甚在黄坡突围战中险些牺牲。
1941年6月,因多次负伤,他被评为二等残疾。
部队希望他多休养,就让其到团后方工作,结果意外暴露,差一点就被敌人俘虏,而这一次也成为了“祸端”。
后来有人拿这件事大做文章,认为他有变节行为。
刘广桐也是个爆脾气,让事态一度不好收场,好在经军区调查,还了他清白,证明他不仅没有变节行为,在那场包围战中表现得十分英勇,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英雄!
二、烈火中淬炼成长的战斗英雄1942年的一天,刘广桐随部队攻打一日军据点。
冲锋号响起,战士们发起冲锋!
枪声四作,他悍不畏死冲在前面。
“砰!”
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右手,当场打折了两根手指。
十指连心,可想那股钻心的疼痛!可他打的发了狠,直接将将断未断的中指一起扯掉,忍着剧痛向敌人继续冲锋。
这一年,他才22岁。
几乎很难想象一个22岁的年轻人究竟有多大的毅力、决心,才能忍着剧痛将中指扯掉,那该是多么坚定地革命信念!
1943年,抗战最艰苦的时期。
原本“敌攻我守”的局势变成了拉锯战,刘广桐所在的团实行精编,他开始担任十分危险的侦查工作。
当时日军实行“三光”政策,许多侦查员都光荣牺牲,何况一个少了三根手指、二等残疾的他?
结果他这一干,就是四年(抗战结束后,依旧担任侦查工作)。
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他,越是艰难困苦,越能磨砺他的斗志。一次次死里逃生、绝处逢生,反倒得到了淬炼成长。
从侦查员做起,到侦查副班长、班长、排长,侦查参谋,积累了大量经验,为其后来担任营、团、师、军领导打下了牢固基础。
正是战士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那一天华夏大地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14年抗战,几千万人牺牲,无数老百姓被屠杀。最绝望时,依旧有人砥砺前行,才换来今日之胜利。
似乎一切都结束了,可老百姓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那位一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蒋委员长,早在本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抗战时期,就将屠刀对准了八路军。
抗战尚未结束,就接连制造事端,迫害了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
时代大背景下,刘广桐所在部队配合友邻部队先后攻占了济宁、曹州、巨野等地,他也从侦查排长调到团部当侦查参谋。
1945年年底,他被调到团特务连任连长。
抗战虽然结束了,但革命远远没有结束!
彼时华夏百姓都希望能休养生息、过上几年安生日子,偏偏蒋介石不让,哪怕国共在重庆谈判,国民党小动作依旧不断。
老百姓的心跟明镜似的,知道谁才是真心为老百姓,劳苦大众都盼着国民政府垮台,渴望着中共领导,建立一个民主的、自由的新国家!
1946年年初,刘广桐母亲到部队探亲。
网络图片
自他17岁参军入伍以来,就很少回家看望母亲,母亲年事渐高,自然希望孩子能在抗战胜利后回家去。
可一想起家里的那些事,又放下了这个看起来有些自私的想法。老母亲说:“你就继续跟着部队!”
老人家并不清楚“革命”这个词的意义,可她很清楚八路军这支部队。自从抗战胜利后,八路军不仅没有向老百姓要钱要粮,甚至还帮着当地百姓干农活,打地主、分田地,光景越来越好。
这是一支好部队,儿子能在这样的部队,那也是全家的光荣!
刘广桐听了母亲的话,重重的点了点头:“娘,你放心,我一定跟着部队!”
母亲回家了,革命还在继续。
网络图片
重庆谈判并不顺利,蒋介石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和谈,国共摩擦不断。他跟着部队先后参加了单县草楼战斗、巨野章缝集战斗等。
1947年夏,又跟着部队越过黄河、跃进大别山。
接连战斗、转移,当初那个只懂得冲在第一线的小战士,如今也变成了会反思、会总结的干部。
1949年初,刘广桐被任命为副营长。
三、战斗英雄屡建奇功1950年下半年,刘广桐所在部队率先进藏(18军52师)。
全国解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不过对他所在部队来说,进藏进行高原作战,条件相对还是比较困难。
当然,困难总会被克服。
昌都战役后,西藏解放工作基本完成。从1952年到1954年,他主要负责的不是战斗方面的工作,但若是修筑康藏公路的工程。
也就在这年,52师被撤销,只保留了154、155团直属军区领导。
部队撤销、建番、合并,也不属刘广桐能管得了,他的任务就是服从!他能左右的,是自己的婚事。
算起来,此时他已经31岁,依旧光棍一个。
早年也有人给他介绍,只是想着国家危难,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如今也该考虑考虑个人大事。
就算他不着急,一群老战友却很积极,帮他四处介绍。
经军区组织部部长杨军介绍,他和军区政治部文书曾文碧相识。别人介绍的,条件各方面肯定很合适。
关键是,双方看不看得对眼。
这当然是肯定的,毕竟两人在1953年就结了婚。
婚姻大事有了着落,唯一牵挂就剩下在家乡的老母亲。他始终记得母亲说的那句话:“娃,你就跟着部队!”
如今新中国成立,他却无法在膝前尽孝,心有愧疚。
可一想到祖国百废待兴,需要他们去建设,也就只能将这份愧疚强压在内心,继续在藏区工作。
1955年,刘广桐遇到三件大事。
1、妻子转业到地方,和自己分开。
2、在上海配置了假手,不习惯也就没戴。
3、参加了重庆授衔仪式,接受“独臂将军”贺炳炎授予的少校军衔。
三件大事,都顶不上另一件大事:请假回家看望老母亲。
早在1953年和曾文碧结婚前,他就打算请假回去看望母亲,或者让母亲到军区主持两人婚礼,最后出于革命需要,婚礼从简,才没有成行。
贺炳炎
当下赶上有些空余时间,他立即向军区打报告,军区也体量他一番孝心、批了假,于是他带着一名警卫员、轻车简行,回家探望了老母亲。
母亲年事已高,他这个做儿子的没有在膝前尽孝,这次回来尽可能宽慰着母亲,陪着母亲聊天,陪上几天。
假期即将结束,刘广桐心有不舍。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母亲尚有二哥照顾,就是那个7岁就被送上山当道士的刘广明。解放后,他就下乡还了俗,因表现积极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老乡们的推荐下,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
有二哥照顾,他也能放心一些。
回到部队后,他先是在重庆第七速成中学学习了一年。毕竟他只上过一年学,到底要走上领导岗位,文化水平的确需要提高。
学完之后,他又被调入西藏军区158团工作。
当时正赶上西藏不太平,昌都地区一直不稳定,他接上级命令,负责参与昌都平叛工作,并顺利完成。
显然,此时他已经成战士逐步走向领导的岗位。
刘广桐(前排右)
也正是那些年当战士积累的丰富经验,他所带领的部队无往不利、战无不胜,先后参与昌都平叛、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著名的克节朗战斗,就是刘广桐指挥155团担任主攻。
中央军委都说:“克节朗战役打的很好!”
从那开始,刘广桐的名字就被中央领导记住了。以至于后来周恩来接见战斗英雄,和刘广桐握手时,也提起了克节朗战役。
那次见面,刘广桐还获得了一个殊荣——见面不必行军礼。这是总理的恻隐之心,一如当初毛主席特批独臂将军贺炳炎不用敬礼一样,是对将士的爱护,更是对将士的英勇的一番鼓励。
1970年初,刘广桐调任149师任师长。
1974年初,任5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当年的穷小子,如今当了大官,可他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之心,对自己、对家人始终高要求。
因此哪怕他升任副军长,家里面几个孩子都下乡当了知青,哪怕有孩子当了兵,也没有因为他的关系提干。
1979年,他带着老部队149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作为一位老兵,刘广桐在这场战斗中再次展现了老将风采,所带领的149师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彻底摧毁敌王牌师316A师。
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他还展现出了自己的另一面——嫉恶如仇。
当时有人冒领军功,他也不惯着,当众就是一枪,给足了冒领军功威慑,最终让这件事朝着正常轨迹发展。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他凭军功升任到成都军区副参谋长。
直到1986年,才正式离休。哪怕离休后,他依旧不忘军队、难舍人民,尽可能为人民、国家再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1992年1月14日,刘广桐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