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肩壶。顾名思义,就是狭窄而圆润的女性美肩样壶,为明代制壶名家徐友泉所作,秀气的梅瓶带来灵感,创作出了美人肩壶。
文旦壶。约创于明未清初,形制与西施壶接近,短流截盖,圆腹最大周长处更偏下一些,一说文旦壶是仿生器,取自文旦柚的形状,具体的由来已无从考究。
梨式壶。又是一款仿生器,壶身梨式造型,伞形盖,鼓腹下垂,长流曲柄。
西施壶。相传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壶纽像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
宫灯壶。宫灯壶其原型为宫灯,造型挺拔端正,与灯笼瓶颇有几分相似,长流,流根部呈L形,壶盖为压盖,形制包含了圆器、方器、瓜棱器,变化较多。唐羽壶。今天被俗称为侧把壶,创作构思源于唐代宫廷中的羽觞(酒器),因唐代饮茶是用煮的,茶壶上置一握柄向上倾斜,与流呈90度,似羽翼飞升,故名唐羽壶。
茧形壶。又称“鸭蛋壶”,因器形似蚕茧得名。器呈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
皮囊壶。因形如皮革缝制的水囊,故名,系辽代契丹族特有的陶瓷用器。其造型为扁体,直身,下部丰满,壶两面随形起线,如缝合皮革的痕迹,口部一端有直立短流。
鸡冠壶。扁体,下腹部肥硕,上腹部一端有向上直立的管式短流,余部边缘呈板平的一半云头形或满弓式提柄,与流连接很像公鸡的顶冠。
盘口注壶。盛酒器,流行于辽代。大盘口,短流,细长颈,宽肩,鼓腹下敛,器身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