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9b2bee9ac53a100bda2365c62f483cc4.jpg)
空城计
画片特征:画面中,诸葛孔明坐于城楼上,城门大开,门前武将士兵数人。
典故:三国时,马谡大意失街亭后,司马懿乘胜追击直逼西城,诸葛亮驻守城中,房屋空虚,见司马懿来势汹汹恐难守城,就大开城门,坐城楼上抚琴饮酒,镇定自如。司马懿恐有埋伏,不敢进城草草退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c070b8b24c67f303c8a34ef1e1943f23.jpg)
丙吉问牛
画片特征:以山野为背景,画片中必有牛、农夫和丙吉丞相,丙吉身后通常绘随从数人。
典故:西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经常外出考察民情。一次外出,见一群人在斗殴,他没有过问,更不去制止。而看到一头牛在吃力地拉车时,却停下叫仆人前去询问牵牛的农夫,下属不解问他为何这般,丙吉解释说路人斗殴自有专门的官员处置,如今是春季,牛却气喘吁吁,唯恐是节气不正常,会影响农事。以此赞扬官员关心百姓事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2f8c387c8af56352247b743371fb33bd.jpg)
郭子仪拜寿
画片特征:郭子仪夫妇端坐于堂中,慈眉善目。周围数人拱手而贺,或站立交谈,气氛喜悦。
典故:唐代名将郭子仪七十寿诞,子女全部前来拜寿,唯独六儿媳自恃公主不愿前往,被六子掌掴后,怒告父皇。唐代宗教训女儿后,小夫妻重归于好,携手共赴郭府给郭子仪拜寿,郭家子孝父荣,合家欢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4051e48057638fd9b8ab998d9471643c.jpg)
和合二仙
画片特征:画片中两位大仙,一位手执荷花,一位手捧宝盒。
典故:和合二仙是指寒山与拾得两位佛教大师,本是唐代高僧,后被民间演变为神仙。因二人一人捧盒,一人手持荷花,盒同“合”音,荷同“和”音,引申为和谐好合之意。寓意“家庭和谐,婚姻幸福美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64d5a23edaeeca96993e652b88965e7e.jpg)
长亭送别
画片特征:山野外,画面中男女数人,张生骑马执鞭(也有书童牵马的),莺莺携红娘送行。需要注意的时,有的画片中并不绘制长亭,只取分离的意境。
典故:出自《西厢记》的片段,也是西厢记最被广泛流传的桥段。崔莺莺和母亲送张生赴京赶考,十里长亭摆下宴席。崔府夫人执意让张生去考取功名才可娶崔莺莺,而张生自己本人也有意参加科举来获得功名,唯独崔莺莺不愿张生离开,却也无力挽留,只得独自悲伤,难舍难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e54e4b0dc7197fb5aa8501c732caeb8d.jpg)
八仙图
画片特征:7男一女,各持法器是八仙图的最大特征,因为八仙的故事在中国实在是家喻户晓,也就不在赘述了。
典故:道教八仙,历来说法不一,自明代吴元泰著《东游记》后才确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等八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9fac7b80eb9fab066b76ca14d0c31b8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