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留下的烂尾工程,荒废2000年,却被联合国评为“天下第一”

聪明的原野 2025-02-25 14:25:15

咱老祖宗确实牛。他们留下的物件,无论啥都能让世界震撼。就像那看似 “烂尾” 的,竟被联合国称作 “天下第一”,这实力不服不行。

特别要说到的是,这个堪称“烂尾工程”的玩意儿,竟然是 2000 多年前就动工修建的。由此不禁让人质疑,有些人是不是见识太过短浅了。

被称作“天下第一”的“烂尾工程”,说的便是秦始皇修筑的阿房宫。当时这项工程名气极大,却最终未能完工,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

【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初衷】

记得小时候,电视上播过一部剧叫《秦始皇与阿房女》。剧里讲,秦始皇之所以修阿房宫,是因为一个叫阿房的女子。

那时我实实在在就信了。等年纪大些才察觉,压根儿不存在阿房女这么个人,而且秦始皇修阿房宫的缘由,跟电视剧所讲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秦始皇给后世留下诸多珍贵财富,功绩影响深远。回顾各朝各代帝王,在这方面,没有谁能比得过他,其对历史的贡献独一无二,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皇帝”这名号从他开始叫起,郡县制也是经他推广开来,书同文、车同轨更是他的举措。毫不夸张讲,后来各朝代施行的很多制度,都是秦始皇当年用过的。

种种迹象表明,秦始皇具备卓越的才能与远大的谋略,称得上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

这类人的眼界与心胸,绝非一般人能相提并论。他们看待事物的视角独特,心中所装的格局广大,和普通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在见识与胸怀上远超常人。

实际上,秦始皇在攻略六国期间,每打下一个国家,就会在咸阳城仿照该国王宫建一座宫殿。待六国全部被灭,咸阳城里就新增了六座仿照六国建造的王宫。

这六座王宫跟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器铸造成的12个金人作用相同,目的都是为了镇住四方,让各地安稳,起到威慑的效果,保障统治秩序。

他称帝后,扩建秦王宫这事就急不可待。那时秦国一门心思四处征战,觉得修王宫对打仗没啥用,不太重视。一直秉持节省的想法,秦国王宫都好些年没修过了。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察觉自家皇宫规模和奢华程度,都比不上六国的王宫。为了彰显皇帝地位高于诸侯,压过六国王宫的气势,他便打算对王宫进行大规模扩建。

过了好些年,那项扩建工程终于是完成了。这完工后的建筑,便是日后大家所知的咸阳宫,历经岁月,它也成为了一段历史的见证。

但秦始皇瞧不上咸阳宫。为啥呢?秦朝建立后,六国贵族、富户都被迁到咸阳城,这地儿变得拥挤不堪,即便多次扩建,还是人满为患。连人都快放不下,哪还有大片空地来修宫殿呀。

本打算接着扩大咸阳城规模,可渭水与泾水横在那儿,成了阻碍,这种想法实际操作起来完全不现实,扩建计划难以实施。

秦始皇对咸阳宫的规模极为不满。不过他通情达理,晓得这事强求不来。所以改变了主意,打算在咸阳之外另建一片宫殿,作为秦朝君臣上朝、处理国家政务之所。

后来闻名的阿房宫,其实最初指的就是这片宫殿建筑群。它承载着特定历史记忆,其前身便是这片宫殿组合,历经岁月演变成为广为人知的阿房宫。

【阿房宫是如何烂尾的?】

帝王下令,大臣们旋即忙活开。没多久,好些适宜建造皇宫的地点信息呈到秦始皇跟前。秦始皇反复斟酌后,最后决定在丰、镐这两处的中间地段动工修宫殿。

周文王那时候,丰是都城;到周武王时,都城变成镐。秦始皇觉得丰和镐这俩地,有王者之气聚着,就挑在它们中间的地方,动工修建阿房宫。

地方确定好后,后续事儿就轻松不少。秦始皇大手一挥,大批工匠被召集过来,各种材料也纷纷运到这儿。紧接着,一项规模能和修长城相提并论的浩大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遗憾的是,工程启动没几年,秦始皇便离世。秦二世登基后,碰到个棘手状况:秦始皇陵仅完成了一多半,后续的修建工作亟待他来定夺。

要是皇陵没修好,秦始皇就没法入土。秦二世登基本就不合规,为了塑造孝子形象,他把修阿房宫的工匠和材料都调走,加速秦始皇陵建造,导致阿房宫的修建一时间陷入停顿。

众多工匠和刑徒日夜加紧劳作,秦始皇陵第二年终告竣工。收尾工作安排部分人负责,其余工匠便被调去修建阿房宫,投入到另一项浩大工程之中。

鲜有人知,阿房宫并非单纯的宫殿集合,实际上它还是一座城,名为阿房城。阿房宫不只是宫殿群落,从某种意义讲,它具备城池的范畴,此城即阿房城。

细想这挺合理,阿房宫本是秦朝规划的皇宫,其选址之地会成为秦国日后都城。所以在营建阿房宫期间,同步开展筑城工作,这也是符合常理的。

阿房宫工程进度迟缓,原因在于筑城这件事得同时兼顾。一边要搞阿房宫建设,一边又不能落下筑城工作,如此一来,阿房宫的修建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

没多久,这次开工后,“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了。眨眼间,各路豪杰纷纷起兵,战乱不停,秦朝的局势一下子变得危急起来,仿佛随时都可能崩塌。

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根本原因是那时老百姓承受的负担实在太重。生活毫无出路,横竖都是死,倒不如豁出去拼一拼,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左丞相李斯很快察觉到关键问题,随即拉上右丞相冯去疾和大将冯劫,一同向秦二世进谏。他们提议暂停阿房宫工程,好减轻百姓税赋负担,进而达到分化起义军的效果。

可秦二世这人糊涂又没主意,竟听了赵高的教唆,把那三人赐死了。与此同时,阿房宫的建造工程依旧没被叫停,继续折腾着。

如此行事的后果是,过了两年秦二世便丢了性命。随着秦二世一命呜呼,那阿房宫的建造工程最终宣告停工。

这时候,阿房宫工程大半都完工了。阿房城的四面城墙,三面已修好,就差南面那面用来让人进出、运材料的城墙,还没顾得上修砌。

刘邦带兵进了咸阳城,秦朝就此覆灭。刘邦想着把秦朝的东西都据为己有,阿房宫自然也不例外。他都已经在琢磨着以后在阿房宫上朝是啥样了。

没成想,他这美梦没做几天,项羽就到了。和刘邦不同,项羽一门心思想着把秦朝的东西全毁掉。他先是把咸阳宫等众多宫殿都给烧了,还觉得不够,又让人放火把阿房宫也烧成了灰烬。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项羽没动阿房城。阿房城因离长安城近,成了知名屯兵之处。南北朝前秦苻坚、后来唐太宗李世民都在此屯过兵。到宋朝时,阿房城被金军烧毁,从此彻底从历史中消失。

【从“烂尾工程”到“天下第一”】

项羽那把大火,把阿房宫烧得面目全非,可并非片甲不留。被焚毁的主要是木制宫殿部分,宫殿下方的地基却完好无损,历经岁月留存到现在。

伴着考古技术进步,阿房宫宫殿群范围得以明确。只瞧那地基面积,就能想见往昔阿房宫的雄伟。这地基长1320米、宽420米,达55.4万平方米,差不多顶78个足球场大小。

1992 年,联合国专门派人考察阿房宫遗址,最终宣称其为“世界最大宫殿基址”。它堪称人类历史奇迹,论规模和地位,“天下第一”实至名归。

得亏秦始皇啊,秦朝虽只传两代就没了,可他给后世留下好多珍贵财富。“千古一帝”这名号,对他来说那是实至名归,完全担得起这份赞誉。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