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还在跌?

买房有策略 2025-03-25 12:49:08

“前几年还叫嚷着房价永远上涨,怎么如今却跌得如此厉害?”这个疑问,精准地道出了众多人的心声。

让我们借助详实的数据,来一探究竟,看看房价究竟经历了什么。

当下房地产市场的现状,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核心城市的房价防线已然失守。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同比下跌幅度超过10%。这犹如航母编队中的旗舰开始倒退,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走向。

二线城市的跌幅进一步加大。

杭州、成都等热门城市,房价降幅突破20%。一些曾在房地产市场中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房价从高位急速跌落,恰似被戳破的气球,下跌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三四线城市的情况则更为惨淡。

开发商纷纷降价促销,业主也急于抛售套现,然而却依旧难以寻觅到买家。在夜晚,部分新建小区中,一半以上的房屋漆黑一片,空置率居高不下。

那么,专家们又是如何看待未来房价走势的呢?

高盛发布观点称:预测到2025年,房价将再度下跌20%至25%,市场要到2025年底才会逐渐企稳。

到2027年,房价可能会出现约2%的小幅回升。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严谨的市场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

摩根士丹利判断:2025年房地产市场将持续低迷,跌幅约为9%。虽然相较于2023年的10%跌幅略有收窄,但市场复苏仍需漫长时日。

标普全球预计:2025年下半年市场将触底,2026到2027年房价将逐步稳定上涨。这一判断给出了相对明确的市场走势时间表。

房价为何会出现如此大幅的波动呢?

供需失衡已然成为常态。开发商手中的库存积压严重,却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买家。这就好比一个规模庞大的超市,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然而顾客却寥寥无几。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率持续降低,年轻人购房意愿下降。这些深层次的人口问题,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房地产市场的格局。

投资逻辑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房住不炒”政策深入人心,众多投资客纷纷撤离房地产市场。房子从曾经炙手可热的投资品,重新回归到居住属性,市场预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种种变化,政府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呢?

金融政策全面发力。房贷利率持续下调,首付比例有望进一步降低,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购房补贴力度加大。

城市更新全面提速。启动100万套改造项目,加快城中村改造进度,推进危旧房改造,实施存量房收购计划。

不同城市的房价走势又有何不同呢?

一线城市展现出一定的韧性。核心地段因有刚需支撑,且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高度集中,房价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不过,部分泡沫化较为严重的区域,仍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

二线城市分化明显。产业基础良好、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能够较快企稳。但产业空心化、人口流失的城市,可能会持续探底。

三四线城市则承受着巨大压力。人口持续外流,市场需求不断萎缩,部分城市房价甚至可能跌破开发成本。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负资产”现象。

房地产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呢?

短期内,调整在所难免。供需关系的根本性改变需要时间来消化,市场预期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阶段,恐慌性抛售可能会导致房价过度下跌。

中期来看,企稳仍有希望。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市场将找到新的平衡点。优质资产的价值会率先得到认可,进而带动整个市场企稳。

从长期发展趋势看,市场将回归理性。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回归居住属性,投机炒作的空间将越来越小。真正的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在此,给大家一些建议。

若有买房打算,需关注这些方面。选择产业支撑强劲的城市,关注人口持续流入的区域,注重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重视性价比和居住体验。

对于投资房地产,务必谨慎。市场预期已经发生转向,投机空间明显收窄,持有成本在不断上升,变现难度也在加大。

在这个房地产市场转型的关键时期,最为重要的是保持理性,量力而行。

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朝着更加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更适合普通人安居乐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