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还会再次暴涨吗?”这个问题如同扎在许多人心里的一根刺。
2017年,知名企业家马云曾大胆预言“未来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在当时,这一言论引来了无数人的嘲笑。
然而,8年时光匆匆而过,这句看似荒诞不经的预言,如今再看,似乎也并非毫无道理。
那么,当下的楼市究竟处于何种状况呢?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5%。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呢?相当于少卖出了30个深圳面积的房子。
销售金额更是直接蒸发了3万多亿。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实实在在的数据就摆在眼前。
走在街边,不难发现,不少房产中介店面都已关门歇业。

空置房的情况又如何呢?
统计显示,全国空置房数量已达7000多万套,这些房子足以容纳3亿人居住。
夜晚漫步在某些三四线城市的小区,许多房屋漆黑一片,无人居住。
一边是大量房屋闲置,另一边新房却仍在不断建设,住房供需失衡的问题愈发凸显。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老年人手中的房子又该如何处置呢?
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的21%。
这些老年人大多拥有房产,不少人甚至有多套住房。
随着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房屋可能会逐步流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住房供给压力。
在一线城市,年轻人买房的难度有多大呢?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着实令人咋舌,每平米七八万起步。
年轻人的工资增长远远赶不上房价的涨幅,买房的压力如泰山般沉重。调查表明,许多年轻人开始转变观念,宁愿选择租房生活。
人口减少又会给楼市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去年我国人口减少了85万,今年预计减少100多万。
到2025年,这个数字可能会攀升至200多万。
作为购房主力军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其对楼市的影响不容忽视。
开发商的处境又如何呢?
2025年是房企的还债高峰期。前100强房企需偿还的债务高达3万亿。市场遇冷,债务高筑,去年已有数千家房企宣告破产。
不少开发商开始谋求转型,涉足养老社区、科技产业、文旅地产等领域。
政府在稳定房价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房住不炒”的基调始终坚定不移。政府通过限购、限贷、限价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同时,为避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也在持续优化房贷政策,对刚需购房者给予大力支持。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情况怎样呢?
未来5年,我国计划建设600万套保障房,覆盖近300个地级市。租房市场也在不断升级,全国租房人口已达2.6亿。
“租购同权”政策的推行,让租房者的权益更有保障。政府还在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以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楼市还有哪些新变化呢?
土地供应正在进行调整,重点保障刚需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给。
同时,对开发商的资金监管愈发严格,严格防止资金被挪用,确保房屋能够按时交付。
房地产税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正式实施。
那么在2025年,购房者和租房者该如何选择呢?
对于打算买房的人来说,需要谨慎考虑以下几点。
要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收入。每月房贷月供最好不要超过月收入的一半。
预留足够半年以上的储备金。要仔细看准地段和配套设施。选择正规的开发商和优质的物业。
对于选择租房的人而言,要注意以下方面。
寻找正规的租赁平台。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了解房屋周边的配套设施和未来发展规划。仔细查看房屋的实际状况。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房源。
房子本质上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居所,而不应被当作投机的工具。
只有实现安居,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这才是买房的真正意义所在。
25年以后更加严峻!
房住不炒,快落实了!
🦊🐞贝壳易居等的挂牌价要比实际的房价要虚高的很多。 🌴贝壳上的挂牌价。🌿当地中介的真实挂牌价。🌷和真实能够成交的房价,各不相同。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地的实际的挂牌二手房,2室55㎡左右为例。[大平米房子比例相同]。装修家俱家电差不时,🐞贝壳上的挂牌价是在24万~27万之间。有的更高达30万。 🌿当地中介真实的可能成交的挂牌价应该在是18万到22万之间。 🌷真实的成交价应该在18万~20万左右。 👿即贝壳标价虚高15~25%。比真实的成交价虚高20~30%以上。还有两年多以前的挂牌价。这样的房子根本没有人看更卖不掉。有多套房子想出手,或者你想到某地买房子的朋友,你最好亲自到当地多咨询几个当地的房地产中介。你才能够得出比较切合实际的房子的卖出价和买入价。贝壳上的房价的水分有多大了,相信了它。那你手里的房子根本卖不出。如果你想买房子,你只有多花冤枉钱了。所以说我劝想买房或想卖房的朋友们多长几个心眼儿,不要被别人忽悠了。 🌷全国许多地区的房企媒体上的挂牌,大至都是如此。千万不要上当, 这就是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