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之一,他被后世称为诗王、诗魔。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大众喜爱。
在白居易众多的诗歌体裁中,五绝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的特点,别具一格。
白居易的五绝,往往用最质朴的文字,描绘出最真实的生活场景,编织出最动人的诗篇,抒发最真挚的情感。
他的五言绝句恰似一扇扇明净的轩窗,推开便是满目青山,转角就遇清风明月,倒映出市井巷陌的炊烟、仕途沉浮的慨叹、山水园林的闲趣。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白居易十首经典的五绝作品,从中去品味他的诗意人生。

【1】
《醉中对红叶》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深秋的枝头,红叶如火焰般燃烧,但在白居易眼中,这抹醉人的红并非春日生机,而是生命晚境的隐喻。
"醉貌如霜叶"的比拟堪称绝妙,酒意醺然的面庞与经霜红叶形成双重意象,既道出岁月流逝的无奈,又暗含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2】
《江楼闻砧》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人们缝制寒衣的时间比较晚,到了十月才开始听到捣衣声,诗人站在高楼上望着明月,听着捣衣声,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的心早已飘向万里之外的故乡。
白居易没有直抒胸臆,而是让砧声成为打开记忆的钥匙,让月光成为传递思念的信使,在动静交织间完成对乡愁的诗意编码。

【3】
《秋夕》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在这个夜晚那声音如同下雨一般,月光洁白如霜,洒在大地上。
落叶如雨,月色似霜,诗人用通感手法将听觉与视觉交融,营造出寒凉的秋夜氛围。
夜深了独自躺在床上,不禁发出感慨,有谁会为自己拂去床上的灰尘呢?
后两句突然转入静默的独卧场景,既是现实孤独的写照,又是精神洁癖的隐喻。
【4】
《池上二绝・其一》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在茂密的竹林中,两位山僧正在下棋,竹林的阴影映照在棋盘上,由于竹林茂密,旁人难以看到他们下棋的身影,但时不时能听到棋子落下的声音。
白居易通过描写山僧下棋的场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白居易像一位高明的画师,以声音为笔触,在寂静中勾勒出禅意盎然的意境。

【5】
《池上二绝・其二》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去采白莲,他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船在水面划过,留下了一道浮萍分开的痕迹。
"偷"字的运用堪称诗眼,保留孩童的顽皮天性,当浮萍划开水面,那道痕迹不仅是行船的轨迹,更是生命最初的本真印记。
【6】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西风卷起落叶,友人渐行渐远的背影融入暮色。连续五个"一"字的运用堪称绝妙:的叠字运用,"看一次,断一次肠",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把握,将抽象情感具象化为可感的秋风,精准复现了送别时刻内心的涟漪荡漾。结尾的劝慰之语,把离别的苦涩酿成了醇厚的深情,将离愁别绪浓缩成一幅水墨长卷。

【7】
《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坐在山泉边,舀起清凉的泉水来泡茶,茶叶像尘土一样在水中翻滚,慢慢煎煮,煎好的茶香气四溢,诗人想将这一碗茶寄给同样爱茶的人。
碗中荡漾的不仅是茶汤,更是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让我们懂得真正的美好值得被分享,正如月光总是慷慨洒向人间。
【8】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寒夜里准备睡觉的诗人惊讶地感觉到被子和枕头变得冰冷,又看到窗户格外明亮,才知道外面的雪下得很大,因为时不时能听到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
白居易没有直接描写雪花纷飞,而是通过温度、光影、声音的次第呈现,让读者在想象中完成对"雪重"的感知,侧面烘托出夜雪的寒冷与厚重。

【9】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还未来得及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旁边是烧得正旺的红泥小火炉,傍晚时分,天气阴沉,似乎要下雪了,在这样的氛围中,怎能不邀请友人来共饮一杯。
诗中不见任何华丽辞藻,但炉火的暖意、酒香的醇厚、友情的真挚,都在短短二十字中自然流淌。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平凡而又美好的瞬间。
【10】
《友人夜访》
檐间清风簟,松下明月杯。
幽意正如此,况乃故人来。
清风拂过竹簟,月光浸满松杯,前两句营造出透明的诗意空间。诗人正享受着这份清幽的意境,没想到老朋友在这个时候前来拜访。友人的到来,为这份清幽增添了一份惊喜和温暖。
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让我们体会到友情的珍贵。
--END--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