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地:为何西撒哈拉地区从未成为国家

老高峰云 2025-03-10 09:42:32

近40年前,联合国安理会确认了西撒哈拉人民自决的权利

1978年,波利萨里奥阵线庆祝撒哈拉人民独立两周年

与中东和非洲许多地区冲突类似,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当前围绕西撒哈拉的主权争议可追溯至殖民时期。这片人烟稀少的沙漠领土富含磷酸盐储备,并拥有绵长的北大西洋海岸线,渔业资源价值不菲。

今年1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及西撒哈拉问题。他强调该领土地位应通过西撒哈拉人民与摩洛哥的相互协商解决。这一表态正值俄摩关系深化之际——摩洛哥声称对这片争议地区拥有主权。

"摩洛哥是友好国家。我们有着良好的合作计划。我们正协助摩洛哥外交部处理职权范围内的问题,特别是西撒哈拉问题,"拉夫罗夫表示。

他指出,尽管该问题已列入联合国安理会议程近40年,但进展停滞。拉夫罗夫的发言被多家国际媒体解读为试图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前,制造与美国的又一争议点。他特别提到了华盛顿的官方立场。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出席莫斯科年度新闻发布会

"特朗普政府在其首个任期内单方面宣布西撒哈拉属于摩洛哥。此类问题只能通过双边努力解决。任何其他方式都将播下动荡的种子,"拉夫罗夫指出。

然而,拉夫罗夫仅强调类似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应由联合国决议而非单一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主导。他表示,鉴于西撒哈拉对摩洛哥的重要性,俄方愿全力推动解决,但最终仍需冲突双方达成共识。

西撒哈拉争议史

1958至1976年间,该地区曾是西班牙在非洲的两块省份:里奥德奥罗省(阿拉伯语称瓦德艾达哈布)和萨基亚埃尔哈姆拉省。随着西班牙去殖民化进程推进,其承诺举行西撒哈拉独立公投。但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均主张对该地区的主权,认为这是欧洲殖民者从他们手中夺取的领土。

阿尔及利亚对此持反对态度,尤其担心摩洛哥对阿尔及利亚的廷杜夫和贝沙尔两省的野心。当时的阿尔及利亚总统胡阿里·布迈丁领导的政府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该阵线由1973年成立的撒哈拉学生运动发展而来,致力于西撒哈拉完全独立。

同年,国际法院判定西撒哈拉与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均无足够历史联系,无法证明其中任一国家对领土拥有主权,因而确认当地居民享有自决权。

1975年11月6日,摩洛哥发动代号"绿色进军"的行动,约35万武装平民进入西撒哈拉施压西班牙移交领土。就在此前的10月31日,摩洛哥军队已从北面入侵该地区,毛里塔尼亚则吞并南部领土。

1975年11月14日,西班牙与摩洛哥和努阿克肖特签署三方协议,开始移交争议土地。此后,得到阿尔及利亚支持的波利萨里奥阵线转入武装斗争,成功驱逐毛里塔尼亚军队。但摩洛哥持续军事行动,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控制全部西撒哈拉领土,并修建了长达2700公里的"摩洛哥西撒哈拉墙"以遏制游击活动。

1976年2月27日,波利萨里奥阵线宣布成立萨赫勒阿拉伯民主共和国(SADR)。摩洛哥虽提出自治方案,但仍坚持将该地区视为王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91年,在联合国斡旋下,摩洛哥与波利萨里奥阵线停火。根据联合国秘书长提议,安理会通过第690号决议成立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MINURSO)。双方同意通过公投解决争端,但因选举程序存在分歧,公投始终未举行。该特派团任务期限每年经安理会审议延期至今。

2020年11月14日,萨赫勒阿拉伯民主共和国总统兼波利萨里奥阵线总书记布拉希姆·加利宣布结束与摩洛哥的停火,指控对方破坏停火协议。此后,SADR军队多次袭击摩洛哥军队在沙墙沿线的据点。

友谊的尺度

截至2022年9月,萨赫勒阿拉伯民主共和国已获46个联合国成员国承认。但摩洛哥推行的务实外交政策——以对西撒哈拉立场作为衡量伙伴关系真诚度的标准——促使越来越多国家转向支持拉巴特。

2022 年 8 月 20 日,摩洛哥君主穆罕默德六世在国王与人民革命日的演讲中宣布,对他来说,一个国家在西撒哈拉的立场“显然是衡量关系诚意和伙伴关系有效性的标准”。他敦促伙伴国家澄清它们在撒哈拉问题上的立场,以消除任何歧义。

仅2024年就有包括法国、西班牙在内的七个国家表态支持摩洛哥。乍得更是在达赫拉(原奥德艾哈布省行政中心)开设领事馆,目前该地聚集了30多个外交使团,主要为非洲国家。

2020年12月,美国成为首个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主权的西方国家。特朗普政府此举是对摩洛哥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回报。尽管拜登接任美国总统引发外界对其可能改变立场的猜测,但2021年7月美国国务院官员明确表示维持原有立场。

大西洋战略

摩洛哥正加速开发西撒哈拉资源并将其融入区域合作框架,以此间接推动非洲国家与摩洛哥在西撒哈拉机构合作。近年来,摩洛哥对非洲出口额从3亿美元跃升至30多亿美元,投资额超过25亿美元,主要集中在萨赫勒和撒哈拉地区。

摩洛哥旨在成为区域电信、水泥生产、银行服务和物流领域的领导者,并积极拓展可再生能源、物流、矿产勘探和天然气领域。正在建设的达赫拉港计划于2029年投入运营,将成为连接非洲内陆与大西洋的战略枢纽。

拉巴特的外交政策以两个主要目标为指导:确保其对西撒哈拉的主权主张,以及实施所谓的“大西洋倡议”。事实上,后者旨在推动前者的发展。摩洛哥寻求将其西部海岸线转变为区域合作的战略平台,为非洲内陆国家提供通过西撒哈拉直接进入大西洋的通道。

2023年11月,穆罕默德六世发起"大西洋倡议",旨在为萨赫尔国家提供直接出海口。该项目涵盖农业、太阳能项目以及教育医疗合作,获得马里、尼日尔、乍得和布基纳法索等内陆国家支持。2024年7月7日,摩洛哥正式启动该倡议实施阶段。

摩洛哥的大西洋倡议(Atlantic Initiative)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因为它促进了美国在萨赫勒地区的利益。此外,这一举措可能会损害阿尔及利亚在该地区的经济和战略利益,这与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长期竞争的大背景相吻合。

阿尔及利亚的立场

并非所有国家都支持这一计划,因为这意味着承认摩洛哥主权。由于缺乏像塞内加尔(尽管与摩洛哥有着密切联系)和毛里塔尼亚这样有影响力的区域参与者,该项目进一步受到了破坏,毛里塔尼亚选择与该倡议保持距离,以努力在拉巴特和阿尔及尔之间长期的地缘政治竞争中保持中立。毛里塔尼亚还拒绝加入马格里布国家联盟,该联盟于 2023-2024 年由阿尔及利亚倡议成立,因为它不包括摩洛哥。

有趣的是,摩洛哥向阿尔及利亚发出了参与大西洋倡议的邀请,尽管它完全知道阿尔及利亚会拒绝这一提议。这一信息在 2024 年 11 月 6 日全国绿色游行日对摩洛哥人民的讲话中巧妙地传达了出来。“有些人利用撒哈拉问题来获得进入大西洋的机会。我们对他们说:我们不排斥这一点。众所周知,摩洛哥提出了一项国际倡议,在伙伴关系和合作的框架内为萨赫勒国家进入大西洋提供便利,并实现该地区所有人民的共同进步。”

阿尔及利亚坚决反对这一倡议。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2024年2月宣布与马格里布国家(突尼斯、利比亚、毛里塔尼亚)及萨赫勒国家(马里、尼日尔)建立自贸区,并启动横跨六国的撒哈拉公路、廷杜夫-祖埃雷特铁路和与欧洲连起来的跨撒哈拉天然气管道项目。

大国因素

对于法国因素,特本在近期讲话中将摩洛哥的主权主张斥为"法国构思"。2024年夏,马克龙在致穆罕默德六世的信函中承认西撒哈拉的"摩洛哥属性",引发阿尔及利亚与法国关系紧张。特本指出,摩洛哥2007年提交联合国的自治方案实为巴黎策划。

“我们对摩洛哥在 2007 年提出的自治计划的支持是明确而持续的。对法国来说,它现在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实现公正、持久和谈判政治解决方案的唯一基础,“马克龙表示。

马克龙提到的自治计划由拉巴特于 2007 年 4 月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它以西班牙的行政区划为蓝本,特别是加那利群岛、巴斯克地区、安达卢西亚和加泰罗尼亚等自治区。联合国安理会于 2007 年 4 月 30 日一致通过第 1754 号决议,呼吁双方进行谈判。然而,在 2007 年和 2008 年举行的四轮谈判几乎没有取得进展。因此,1991 年的第 690 号决议仍然是根本性的,而巴黎没有充当两个邻国之间的调解人,反而加剧了长期存在的冲突。

无论各个欧洲国家的倡议如何,欧盟司法机构都严格遵守联合国决议中概述的法律基础。例如,2024 年 10 月,欧洲法院裁定,欧盟委员会与摩洛哥在包括撒哈拉大西洋海岸线在内的地区的渔业和农业领域签订贸易协定,侵犯了西撒哈拉人民的自决权。这使得拉巴特能够与俄罗斯达成类似的协议,仅仅几天后,就开始转而与莫斯科进行谈判,以扩大渔业合作。

拉夫罗夫关于俄罗斯打算支持拉巴特解决这些问题的声明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争议领土的主权,尽管许多摩洛哥专家将其解释为两国之间朝着更紧密的关系迈进。俄罗斯继续与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保持友好关系,旨在保持中立,同时促进与这些北非国家的伙伴关系。关于西撒哈拉问题,俄罗斯外长明确表示,该问题的解决应以联合国安理会的决定为基础,并应以让冲突双方满意为目标。

2 阅读:336

老高峰云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