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不是两只黄鹂?真正的答案来了

锵锵文史局 2023-11-14 09:50:22

当“两个黄鹂”和“两只黄鹂”掀起一场关于教材改版的讨论时,有人甚至在网上发问,是否是出现了所谓的“曼德拉效应”,结果一大片网友回复,恐怕不是曼德拉效应而是差生效应,令人啼笑皆非。

从90后、00后所能查到最早的教材中也能发现,最早的教材书中也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两只黄鹂”的谣言。

甚至有文史专业学生站出来说,杜甫的“两个黄鹂”一直是他诗中所用俗字的代表,怎么到现代就被人篡改了?

一、“两个黄鹂”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彼时官场并不得意,远离政治中心,正在从长安前往奉先探亲的路上。

当他听说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在一个诗人看来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杜甫还不曾把这场灾难当成多么严重的事情,他坚定认为灾难虽急,朝廷一定能很快压制住。

可是没想到他和亲人待在奉先将近半年,安史之乱还是没能平静下来,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杜甫带着家小四处奔波,寻找一方安定居所。

直到太宗逃出长安前往四川一带,太子带领势力在灵武即位,号召天下义军,共同讨伐叛军。听说了这个消息,忧国忧民为己任的杜甫实在是很难不站出来。

于是他孤身一人前往了义军招募地,没想到在途中竟然被叛军抓住,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就这样第一次被带进了叛军侵占过的首都。

在那里,杜甫看到了昔日王侯沦落在街头,平民百姓苦不堪言,也正是在此时,他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名句。

一个小官,在乱世虽然被圈禁,但到底用处不大,杜甫还是找到了机会逃跑,一路跑到了玄宗所在地,玄宗想了很久终于想到这个几乎不曾在他的记忆中出现的小人物,但还是出于感念他的忠诚,玄宗封杜甫为拾遗。

这也是杜甫一生中做过最大的官。

二、乱世造英雄,乱世出好诗

盛唐时,当朝有李白、王维、崔颢等一系列大人物,这些人不仅在诗文中受到皇帝赏识,官职也远在杜甫之上,而杜甫似乎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却逢乱世,被封了一个七八品的小拾遗。

也许在杜甫看来,他的经历有点可笑,甚至带着戏剧色彩。可他是一个写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人,他不可能走趋利避害那条路,于是,他带着皇帝的期许,带着他毕生的渴望,一次又一次履行自己拾遗的职责:进谏。

忧心的事有那么多,皇帝怎么可能顾得上区区一个左拾遗的谏言,尤其在安史之乱始终不能平定,最终持续了将近8年的岁月中,杜甫也被磋磨够了。

终于,他还是选择了辞官。

公元762年,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看似是色彩鲜明,充满了蓬勃轻快的气息。

但同一首诗的后半句却是“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他仿佛透过自己的小窗,看到了西岭千秋雪,千万船只过境,是否已经踏上了前往战争前线的征途?

是的,杜甫还在牵挂着天下,即便他已经住在远离战火硝烟的浣花溪草堂。

相比名闻天下的诗仙李白,相比官至宰相的王维,杜甫似乎在那个时代岌岌无名,直到很多年后才有人发现,原来盛唐之下,除了李白王昌龄王维等,还有一个杜甫。

杜甫的诗经常透露着一股忧国忧民的悲怆,以他的财力物力,似乎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唯有写点诗句出来,聊以慰藉心中的愁苦之情。

杜甫的诗中多用俗字,风格独特,元稹曾评“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例如“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癫狂”,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也是俗字的代表。

三、诗句有诗句的玩法

其实“两个”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指代,“两只黄鹂”似乎更加合语法,但在古代并没有很多语法的讲究,而是更讲究诗句的工整对仗。

凡是五言诗、七言诗,都要讲究平仄相对,更何况杜甫这首“两个黄鹂鸣翠柳”又是七言律诗,更加注重诗句的工整。

平,指平声字,主要包括现在声调为阴平、阳平的字,就是今天所说的一声、二声;仄,指仄声字,主要包括现在声调为上声、去声的字和古代的入声字,简单说就是今天的三声和四声。

平仄相对来看,杜甫这首绝句真的是很工整了: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杜甫的诗句格式始终很严格地遵循诗的要求,这首绝句除了色彩巧用之外,还有很多具有深意的艺术手法,为了整首诗的美妙,换掉一个量词又有何妨?更何况,这个量词本身也没有必须使用的必要,他的诗中出现“两个鸟”也说得过去。

今天引经据典,所能找到杜甫的俗诗也有很多,他的诗句立意从来都不俗,只是偶尔善用地方方言,让整首诗看起来透露着一股雅俗共赏的味道。

除了杜甫,其实唐朝还有一位更俗的诗人白居易,但从他的名字就能知道他是个“俗人”,因为长安米贵,所以取名“居易”,希望你能生活得容易些。白居易写的很多诗句更是妇孺都能读懂,用词谈不上什么高大上,但立意和内涵都很深刻。

因此,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并无不可,俗中有雅,工整对仗。今天出现在教材书中,也同样魅力不减,传达着千年以前的忧思和哀愁。

0 阅读:124

锵锵文史局

简介:欲穷千里目,锵锵文史局。欢迎关注哈